我在大秦基建两百年[第四天灾](415)
淡泊。
这是吕不韦对阿一的印象。
可要是有人因此将他当成软柿子,随意拿捏, 或者从他身上捞好处,那就完了。
被设计撸官都是小事儿。
严重的,莫名其妙丢了性命也不一定。
对方好像只是,并不把那些听起来就很绝妙的点子当成是自己的东西。
阿一停住脚步,看向吕不韦:“相国有事?”
“是。”吕不韦收起自己的思绪,揖礼道,“有关科考的事情,想向仙使请教一二。”
阿一伸手,往旁边指去。
这是不要在中间拦路的意思,也是同意的意思。
吕不韦赶紧请他先。
阿一也不客气,往那边走去,站定等他说话。
“是这样的——”吕不韦知道仙使都不喜欢客气,最忌别人长篇大论客套寒暄,便直言,“仙使书令有写,科举要举百业之士,不知为何?”
要是说去墨家、儒家、道家等等弟子,不限制学说,他还能理解,可为何还要举百业。
难道如同木匠那般人,也能算在科举之中?
他略有疑问。
“相国以为‘科举’为何?”阿一这次倒没有直给。
直给,那是对愚钝之人。
聪明人更适合抛砖引玉,将对方的思绪引出来,散发开,才会有新火花,也更能适应这个时代。
众人之智,比一人智治更重要。
吕不韦沉吟道:“自然是给我大秦物色治理国家的人才。”
阿一又问:“那么,相国以为,治理国家都要什么样的人才?”
难以避免的,吕不韦也陷入了传统的思维中。
“如同商君、张子这样的人才。”
可论政,也可论兵。
阿一轻笑:“如同樗里疾这样的将军呢?”
吕不韦不假思索道:“自然也要。”
“好像太医令这样可以治病救人的人呢?”
“这……”吕不韦有些犹豫。
太医令固然重要,可要是放在科举中,是不是有些儿戏了。
“如同司空手下那样,可以修建城池建筑、水利工程诸多工程的人才呢?”
吕不韦更犹豫:“……”
他深思。
阿一再接再厉:“如同许行、农署诸多研究所需要的人才等,又是否需要呢?”
吕不韦抬眸,嘴巴微张。
阿一笑:“如同如今还戍守的将士那样,可以上阵杀敌,护卫家国的人才呢?”
吕不韦开口:“可——”
这些人,不是随便都能找来,还要专门在学室学习,参加科举选拔吗?
“相国是个聪明人。”阿一背着一只手,另一只拍拍他的肩膀,“乱世所需要的人才,与平治之世本就不一样。且程序式的选拔,可以更快传达下去,也能将奖罚明晰,严明律令,则百业可顺矣。”
安定世道,要的不就是这么一个“顺”字。
“天下的安定,关乎每一个黔首。”阿一提点道,“相国若是能从‘民’之一字出发,制定新律,制定科考百业之律,则万民可定也。万民定,则国定,则天下大定。”
说完这些话,阿一也就不再说话了。
他要前去商会一趟,找一个叫“清”的人,对方是秦国商会会长,是个了不起的女娘。
自行车的生产一事,他想要交给对方进行拍卖。
要是分配得当,就直接交给对方来办。
若有所思的吕不韦,回到自己府中,就开始给门客分配任务,编纂字典和修改拼音的人不用动,负责科举的人分了几批,分别对应百业。
“秦国要的是多方面的人才,可是人才的选拔不是古板的,你们去民间找,去寻,去访问,瞧瞧百业人才都能用在秦国什么地方。”
“百业之师,可聘为老师,将可传达后世万万年的手艺记录下。”
“……”
……
吕不韦将负责百业的门客全部派发出去,让他们实地调查完,再做好每一个行业科举要教授、考核的内容,并且帮助学子将随后能从事的行业都做出详细罗列。
在这些行业上,国家又是如何招聘,要达到什么要求云云,根据不同行业,专门制定独属的规则。
等这些规则修订好,再编纂统一的规则。
最后,呈现到嬴子楚桌上的,便是一套完整的章程与百业培养、举荐计划。
初初看到这份东西,嬴子楚是震惊的。
“竟如此完善。”他笑着看向垂手立在一旁的吕不韦,“相国果真巧思。”
这一点,吕不韦倒不敢冒领功劳。
他不是短视的人,既然阿一是真的有本事,交好自然比一次利用要有更多好处。
本是商人的吕不韦,在事关利益的事情上,从来不会犯浑。
“回我王,这并非不韦的功劳,而是仙使一给臣下的建议而成。”
嬴子楚的笑意淡了一些,呢喃道:“仙使一……”
怎么又是仙使。
看出他些微的不悦,吕不韦赶紧道:“我王不必忌惮此事。仙使若是想要谋夺秦国,在先前就已经有机会了。”
嬴子楚抬眸看他:“相国的意思是——”
“既然仙使真有本事,不妨用之,横竖所得俱是秦国所有,何乐而不为?”吕不韦道,“我王只需要像历代先王一般,不将仙使放在重要职位上便好。”
在正式与仙使接触之前,他也曾疑心,先王从来不给仙使坐在重要的位置上,恐怕是想要取用,又怕对方岁月漫长,想要谋夺秦国再轻易不过。
是以,才有这种又防备又重用的矛盾行径。
现在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