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秦基建两百年[第四天灾](60)
阿一直接问开始督促几人练金刚功慕朝云。
慕朝云也没想到,秦魏交境处,居然这么多事情,顺手薅了一把系统的羊毛,给两人发布驱逐流匪的任务。
“简单。不要被对方牵着鼻子走,闹一出请君入瓮的空城记,把重要的东西都收拾起来,引流匪入套,瓮中捉鳖。”
琢磨了一下的阿一,将回答发到公频,再附上一句:“你就当在玩牧场游戏,现在要抓一些畜牲。”
旁人看不见的游戏面板,在三三面前发着微光。
他再三确定公频上的“畜牲”两个字,总觉得对方有点儿深意。
似乎,指桑骂槐。
为了阵营里的黔首们能过上安生日子,三三和小五凑脑袋密谋一番,确定了瓮中捉鳖的步骤和需要物料。
“我们想到好办法了!”
趁最近两日,对方不来,先把作案,呸,反击工具准备好!
第044章 哪里来的傻子
孟子舆虽不喜欢秦国苛政,可黔首没做错什么。
他主动询问三三,有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帮得上忙,他也能够出一把力,不必与他客气。
开玩笑,玩家怎么可能客气。
送上门的劳动力,不要白不要。
“来来来,渔网会编织吗?”三三当即把人拉到旁边坐下,不等对方回答,就将手中砍来的藤条,放到孟子舆手中,“不会也没关系,我们不拿去捕鱼,只要把它们随便绑在一起,变成一片就好。”
孟子舆提起手中不到手指粗的藤曼,不清楚这到底能干什么用。
这东西,但凡力气大一点的人,都能徒手撕烂吧?
他不懂对方。
正想问,几个六七岁的孩子,背着背篓跑来:“使者!你看!我又找到了藤曼!”
孩子们都长得很瘦,衣不遮体,露出胸前两排骨头,形销骨立不外如是。
然则,他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好似为自己能做点什么事情,感到格外开怀。
再看坐下编织细藤条的,几乎都是同年岁的手巧女娃,她们神色认真无比,比他们一群及冠成人还要专注许多。
孟子舆忽地说不出话来。
与他截然相反的是杨老先生,对方万事不管,坐在树下举着竹简,悠然自得看着,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几个字贯彻到底。
见对方如此,孟子舆的眉头再一次蹙起来。
三三时刻关注着自己的任务目标,见两个人又差点儿要怼起来,他抢先开口:“杨老先生年纪大了,让他歇着,我们来就好。”
学者有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学说自己会贯彻到底,杨老先生的学说大概就是“管好自己,不要造孽别人,也没必要损害自己的利益去挽救天下”。
在能够为知己豁出性命的时代下,的确会有很多人说他凉薄。
可三三倒是觉得,这种学说也有它存在的必要性,要是每个人动不动就去死,没有人顾虑到自己,从个体而及集体,那么兼爱天下,只是个空白的口号。
集体很重要,一个人也很重要。
这种话他倒是没有拿去规劝孟子舆,同行的日子还长着,与其靠一张嘴巴劝说,倒不如让他们自己碰撞出火星时,自己慢慢悟。
忙忙碌碌两天之久,在第三日暮色降临时,山林里冒出些灰蒙影子来。
是时,天色已收,只剩下枯枝高树林立,勾勒出一条条黑色崎岖的线条来,像张牙舞爪的怪物挥动触须。
天边山岚缠绕,青灰色天光只剩一线,沉入山坳之间。
三三看着冒出人头的方向,示意安排好的人,全部有序动起来。
经过白日演练,握着家伙什的黔首,都默默矮着身体,藏在路边杂树中,藉着苍茫夜色隐藏身形。
使者说得对,夜色既然可以是对方的保护色,也可以是他们的。
大地窸窸窣窣发出轻微的响动,流寇舞动着手中式样不同的各色农具,自暗色里显身,渐渐靠近。先是有两个猴子一样瘦长的人影,矮身贴着地面行走,似乎要先去最靠近的里巷打探消息。
他们的动作也跟猴子一样,蹦跳着,警惕着,攀上并不算特别高的垣墙,往里面看去。
一连看了好几户人家,都没能瞧见人影,对方似乎有些疑惑。
便在此时。
“轰——”
火把自里门顶上亮起,照亮一个站在里门上方,双手高高举起,瞧着像是要拥抱苍穹的人影。
人影并不是别人,正是显眼包玩家三三。
“嗨——”三三垂眸,向爬墙的两个流匪招手,又向远处等着的流匪们招手,“我亲爱的朋友们,别来无恙啊!你们的使者——三三,向你们致以最温柔动人的问候:how are you?”
流匪:“……”
哪里来的傻子。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三三将手收到胸口,“也不要问我到哪里去,你们只需要问我,都准备了什么厚礼招待各位!”
厚礼?
流匪嗤笑:“秦国穷成这样,有什么厚礼可以招待?”
就那些挂在桑树旁边空地晾晒,黄唧唧的东西?
狗都不吃。
“各位不信?”三三叹气一声,朝身后的人喊道,“厚米!开锅!”
站在里巷中央的小五,面无表情把盖在几个瓮盖上,防止香气泄露的布巾揭开,再把瓮上方的盖子掀掉,放一边去。
与此同时,两个不停咽唾沫的孩子,用力扇着手中的叶子,努力把香气送到对面的流匪那边。
霎时间,一股浓郁的香味,好似有形状一般,伸出触须,慢慢越过里门,穿过布满凹凸不平石头的路,飘到流匪鼻子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