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重生,萌宝奶凶奶凶夺回气运(81)
毕承志听他这么说,放心不少:“那行,我明天晚上差不多这个时间来接您,您看需要我们准备点什么?”
钱老爷子想了想:“其他倒是不用,你要是方便的话,可以帮忙准备一套银针,要是有金针更好。”
毕承志点头:“弄应该是能弄到,就是需要时间。”
“那没关系,毕兄弟的身体应该还需要再调理一段时间才能下针,我明天看过之后,给他写个药方,吃上十天半个月再看情况。”
……
赶集是大事,村民之前上山捡的那些山货,正是出手的好时机。
除了山货,家里的粮,菜干,柴火,自家做的木工活,竹编活,草编活这些都能交换。
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换给公社吃商品粮的那些人。
那些人有钱有票,和村民互取所需。
当然,更多的是以物易物。
冬天天亮得晚,即便六点了,还是灰蒙蒙的。
不过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已经准备好出发赶集了。
团子还迷糊着,就被塞进了背篓里,裹着棉被倒也不冷,被毕承志背着,半点没有醒来的迹象。
毕爷也坐上了轮椅,一家人浩浩荡荡出发。
苏姥姥还是第一次赶这样的集,挺新奇的,一路上和毕奶聊得欢实。
苏怡陪在旁边,时不时补充一句,娘三好得跟三姐妹一样。
毕木森推着爷爷,在人群里寻找周燕。
不过周燕和周家爷奶早早的就去占位置了,存了不少交换的,必须早点,晚了没位子,这会哪里看得到。
毕家没有往外换的东西,不用去太早,这会已经算晚的了。
毕木森有些担心周燕的伤,本来说去帮忙的,周燕不让,他也没办法。
路上的雪因为走的人多,只有浅浅一层了。
危险倒是不危险,就是泥泞不好走。
寒风呼啸,冷得人流鼻涕,不过多走一会就暖和了。
一行人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到公社。
临时大集就在公社外的林子里,这里宽敞平坦,再多都摆得下。
南丰公社管辖七个大队,每个大队大约千人。
加上公社人口千多人。
全汇聚在这里,可见有多热闹。
团子是被喧闹的嘈杂声吵醒的,揉着眼睛发现自己在一个逼仄的小空间里。
睁开眼,头顶是浅灰色的天,没下雪了,也没太阳。
不见爸爸妈妈,小人有些害怕委屈。
“爸爸妈妈?”带着哭腔的小奶音低声呢喃。
“木芽醒了?”毕承志一直关注闺女,在嘈杂的人群里,也把闺女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
团子听到爸爸的声音,瞬间不委屈了。
从背篓里站起来,扑在爸爸背上,搂着爸爸脖子贴贴:“爸爸,木芽醒了。”
毕承志笑:“乖,坐回去,冷。”
苏怡听到动静走了过来,亲了口闺女红扑扑的小脸蛋:“妈妈抱木芽下来。”
团子张开胖爪子,搂住妈妈的脖子。
苏怡用小被子把小人裹起来:“要嘘嘘吗?”
“要,”团子羞涩的往苏怡怀里拱了拱,苏怡笑得不行。
找了个偏僻的地方,帮闺女解决完大事,又给擦干净小脸小手,然后往她手里塞了个捂着没冷的鸡蛋。
又裹好小被子,被毕承志抱在怀里。
第66章 换东西
团子小口小口吃着鸡蛋,喝着奶粉,大眼睛咕噜噜转,看什么都好奇。
“爸爸,这个是什么?”
有人换山里采的草药,但这人好像不太会处理,各种草药乱七八糟的堆在一起,卖不了好价钱。
不过因为便宜,还是有人去换。
毕家不需要这些,需要的时候他们可以自己去山上挖,品质比这个好。
“药药,治病的。”
团子有些怕吃苦苦的要,赶紧转移了视线:“爸爸,这个是什么?”
毕承志一时间没认出来。
换东西的老乡笑道:“山里找的野果,晒的野果干,酸酸甜甜的,味道不错,要换点吗?”
能吃的?
团子有兴趣。
毕承志问:“能尝一颗吗?”
“能能能,”老乡很大方,他卖的这些野果不值钱,即便职工家庭也很少有舍得花钱买的。
但野果找到了,他们自己也舍不得吃,晒干了放着,能换一些算一些。
毕承志挑了颗看着不错的擦干净递给团子:“木芽尝尝,喜不喜欢。”
团子龇着小米牙咬,扣扣弹弹不是很甜,有一点点酸,很开胃。
“喜欢。”
“都换了吧。”
老汉大喜,苏怡用一毛钱将差不多两斤野果干换了回来,给团子拿了一颗在手里慢慢啃,其他的放在毕承志的背篓里。
一家人继续逛,苏姥姥看到野蜂蜜,惊喜异常:“这个怎么换?”
“一毛钱一斤,用票也行。”是个黑脸的中年汉子,脸上有好几个包。
弄这些野蜂蜜,是费了不少力的。
苏姥姥不缺钱票,想到乡下人家缺票,就用布票换了。
那人自然高兴,乡下人想买布,仅仅是票都要存上好几年才能够买做一件衣服的。
所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就连碎成渣的布都舍不得扔。
十多斤带蜂巢的野蜂蜜,闻着就香。
一家人一路看,一路买,两个大背篓都快满了。
遇到周燕家的摊子,又停下闲聊。
周燕家要换的是家里晒的菜干,还有周爷编的草席草鞋草篮子。
东西很好换,毕竟现在什么都缺,城里买什么都定量要票,平时换不到,只能等这样的集市,可不就是看见什么都要囤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