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黛玉外传(106)
不如你也让一步,做姨娘也未必不好!你也该为我想想,各退一步大家好相处”
史湘云听后,心如死灰:“宝玉,你终究还是负了我……”
说完,她掩面痛哭着跑了出去,直奔邢夫人的住处。
薛宝钗看着刚才发生的一幕,心中虽有不甘,但她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
她心里明白,强求的爱情不会幸福。便抱起孩子,默默地离开了。
宝玉站在原地,目送着史湘云和薛宝钗离去,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痛苦。
这场情感纠葛,究竟该如何收场?宝钗说的没错。
贾府是讲规矩的大家族,若想在这个家里生存,就要对传统严格遵循。
礼节是家族内部秩序的象征,我们太悠闲随意了。
所以,跟宝姐姐的行事作风格格不入,宝钗劝自已,应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说贾环和侄儿贾兰,正准备科举考试呢,贾宝玉不知自已该如何做才好。
回想薛宝钗的语气,含有威压之意,自已的心里怎么如此的不舒服?
可转念一想,以后的吃喝用度来源,确实成了问题?
总不能靠变卖产业过活吧!贾宝玉有些迷茫…
这时,珍大嫂子尤氏过来探望宝二爷的婚事,见贾蓉也在…
恰巧宝钗和湘云不在,继母尤氏少不了对贾蓉的抱怨和教训…
“蓉儿,你也不去科举考试?别整天游手好闲的,整天见不到你人影。
你也该好好学着,处理家族事务的能力了,娶一方妻氏好好过日子。”
贾蓉本来想找宝二叔出去玩,听见继母的一阵数落,便也没有了兴致。
“我知道了,这不是帮宝二叔操办婚事嘛!”贾蓉有些不耐烦的回道。
尤氏看了一眼宝玉,顿觉儿子对自已的不尊重,她回问道:
“我说错了吗干嘛都用这种眼神看着我”这时邢夫人拉着史湘云走来。
尤氏看见史湘云,便想起了老太太,对她史家的孙女还是要给薄面的。
于是,她便和邢夫人一起,劝合宝玉和湘云的婚事…
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湘云,名份不重要、人心最重要,此事赶早不赶晚。
史湘云终于找到了台阶下,就这样两人的婚礼如期进行。
邢夫人和珍大嫂子尤氏,又找宝钗勾通此事,说明宝玉只纳姨娘而已。
在两位长者面前,薛宝钗不情愿地答应下来。
宝玉为了讨好宝姐姐,竟然勤奋起来,他开始就读攻课准备科举考试…×
而林黛玉这边,林虎爷爷并未找到弟弟林豹,搜寻打听了半个多月,仍然没有消息…
老管家林虎也只能遵循天命,没有消息弟弟才有希望活着回来。
林虎十分珍爱林豹弟弟五岁的长女林如烟,还不时地传授武艺给小如烟…
若兰姑姑感受着家庭的温暖,坚信爱人林豹肯定能回来…
望着自已的两个女儿,牵手林子墨姗姗学步,一家人其乐融融…
若兰姑姑和香菱相处的,也非常融洽,她们感受着有家的幸福和依托…
林虎爷爷经常到潇雄爷爷的画像前发呆,有时喃喃自语…
诉说着他们离别之苦,和一些过往琐事。祈求他保佑林氏一族,子孙昌盛再无凶险。
他每天都督促少主林雨浓练习剑术,将林氏潇雄的英烈传承下去…
而科举考试临近,林雨浓下定决心,准备步爷爷林潇雄后尘~拔得文武全才。
然后再打开林府,让林家再现往日的荣光。想到这些林雨浓就喜不自禁。
惠兰君林黛玉更是翘首期盼,姐弟俩探讨学问,回味过去、无话不谈。
姐弟二人都信心百倍准备应试,姐弟俩形影不离亲密无间…感受着亲情爱意的温暖…
黛玉思绪万千,她想找机会把爷爷林潇雄的小金库,告诉弟弟语浓。
可眼下科举在即,不能生出事端,只能让林虎爷爷,在纪叔父那领取府中用度。
等科举考试回来,和弟弟一起去拜祭潇雄爷爷时再说,给他个惊喜…
林语浓见侄子小子墨高兴得不得了,一有空就扛在肩上…
天天喊着,“卖公鸡了…”林府庄园处不时传出欢声笑语。
就这样,姐弟俩结伴而行,在去京都的路上,林黛玉感慨万千…
她回忆着,曾经在船上度过的一幕一幕,尽管过去了多年…
可贾宝玉的身影和音容笑貌,在黛玉的眼前永远磨灭不掉…
她多想知道,贾府特赦后是一番什么景象,没有官家的供养了,宝玉他过得好吗?
是否为了柴米油盐去奔波,像小市民一样?想到这,一丝爱意浮现在脸颊。
黛玉突然想起了北静王,如果能设法结识北静王,也许会知道宝玉的现状。
惠兰君打开摇扇,单背手伫立在船头,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湖水,潺潺后移…
她试问苍天,“我和二哥哥宝玉还会有结果吗?
望老天垂怜,让我看一眼二哥哥宝玉吧…”
这时,弟弟语浓端着酒菜,用东洋语躬身邀请道:
“惠兰君,可愿与小弟一酌,共赏明月?”黛玉恭维还礼。
林黛玉接过酒杯,与弟弟一同举杯。月光洒在湖面上,银光熠熠。
“科举之后,若是有机会,我想去拜访一下北静王。”
林黛玉轻抿一口酒,说出了自已的想法。林语浓点点头,
“也好,或许他能知晓宝玉的近况。”黛玉宛尔一笑,面颊绯红…
姐弟俩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谈论着往事。船渐行渐远,消失在夜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