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黛玉外传(37)
这丫头的行事作派呀,还确实得了我们林家的真传。做起事来雷厉风行,倒像个男人模样,我真真是喜欢的很呢!”
贾敏惭愧的低下了头,“只叹小兰儿生性娇贵多病,没能裹足成为齐全的大家闺秀。不知她长大后能不能怪我?”
林老夫人微笑的叹道:“世间礼仪本由心性而定,不是做表面功夫。无防无防…
我和你婆母难道就不是大家闺秀了吗?哈哈哈,瞧你说的…”
林如海见女儿黛玉醒来,欣喜不已。他也不喜欢那些陈俗乱规的,也许是受母亲和祖母的影响。
不过他听了夫人的话后,对着贾敏说道:“我也不在乎这些陈俗乱套,只要保得这双儿女一世平安就好!
我今天也想和你们商量,眼下黛玉已经七岁了,我想遵循父亲的遗命,把黛玉和语浓一起送进学堂。”
贾敏顺口回敬道:“官人,这丫头的野性不加收敛,你再把她送去学堂,让女孩子入学堂,是何道理?
作为母亲,我只是阐明我的看法和观点,决策权还是你们定吧!”贾敏脸上明显挂着不愉快。
为了摆脱尴尬局面,她走到祖母面前,帮祖母捏肩揉背…老夫人爱抚的看着孙媳。
林如海心想,不能埋没了这个孩子的奇才。心想,你自已不出风头,哪里来的京都第一才女的称誉。
不过他没有说出口,只是笑而不答的看了一眼夫人。然后,郑重的宣布道:
“其实,我已考虑了很久。以后,小黛玉化名为珠兰公子,和语浓一起进学堂学习。命他们准备就是了。”
母亲和祖母没有说什么,夫人贾敏也没有作声,此事就这样定了。
在看现在的林黛玉,一点病怏怏的气息都没有了。她左手牵着甄英莲,右手拉着弟弟贾语浓…
一溜烟儿似的,来到了畅游山下的绿草地。和一些王公贵族们的子孙一起,放起了风筝。
一个小王爷打扮的男孩,看着黛玉调笑道:“喂!我看你头上的大发簪,和你的小脑袋一点都不配,送给我如何?
我们交个朋友吧!我是北静王。”说着便去抽黛玉的发簪,小黛玉挥手就抽了那小王爷一巴掌。
小语浓在一旁见姐姐要打架,伸出两只小手也拉开了架势…那个小王爷见他们姐弟的装束,便知道惹不起!
就向林语浓一探头,用鼻子哼了一声走开了。此时已太阳偏西,玩了一会儿,众人散去。
可这三个任性的小孩子,不顾下人的催促。打秋千爬木马,玩的津津有味…黛玉觉得神清气爽。
直到甄大善人来寻找女儿英莲,仆人们的劝说,他们才意欲离去…
可就在这时,山脚下走过来了一个跛脚道人和一个癞头和尚。跛脚道人用破草扇子,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第 34章 命里有时终须有
另一个癞头和尚悠闲的吟唱道:“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
赤条条的来,光秃秃地走…缘消后劫尽缘空怨无声…罢了罢了…”
那个癞头和尚吟罢,用破扇子指着黛玉和英莲,宛尔地惊叹道:
“两位小仙女留步,我看你二人煞运缠身…敢问?可愿与本僧消灾历劫,度化升仙啊”
小黛玉嘴一嘅和甄英莲对视了一下,两人都觉得这和尚好生奇怪。说出这不着边际的话,但她们并未害怕。
小黛玉斜眼看了和尚一眼,嘻笑着反问道:“请问大师,何为煞气煞气又能奈我何为何要造化升仙我不要…”
和尚捋了捋胡子,笑道:“所谓造化升仙,便是脱离尘世苦海,登上仙家极乐之境矣。你可愿意前往?”
小黛玉听得此话后,不禁想到了,自已在梦幻仙境中的经历,心中不禁一动。
她的耳畔突然回响起仙女的告诫…
她伸出手指,尽力的抠捏掌上的安神穴后,心有胆怯地摇摇头。然后镇定的回道:
“多谢大师的好意,但我还是更喜欢留在人间。尘归尘,土归土有何不好。”
甄英莲也附和道:“是啊,大师,我们小小年纪为何要剃度出家?
承受那清修之苦呢世间有许多快乐等我们去玩味呢。嘻嘻嘻…”
赖头和尚对着英莲微微一笑,“小可怜真乃尤物矣;也罢。
一切皆有缘法,诸事因缘生也因缘起。信则有,不信也无妨…”
跛脚道人来到甄大善人面前,看了他一眼后道:
“机缘巧合普渡众生,大善人行善事必尊天命,凡事要三思而后行…无量天尊…”
这道人彬彬有礼又念法号道:“福生无量天尊…
善人行道以登峰造极,逆袭后方得因果…尘埃必生烟…走了,走了…”
癞头和尚双手合十,对着两个小女孩轻轻的摇了摇头,叹道:
“既然如此,两位小仙女日后就自行福报吧…”说罢,他和跛脚道人转身离去。
甄大善人有些不解,两个女孩小小年纪,为何要剃度重生
我年过花甲才喜得一女,怎舍得让她去剃度?荒唐…真是荒唐”
于是,甄大善人朝着这一僧一道的背影骂道:“遇上这两个愚僧妖道,真是晦气…英莲!我们回家喽!”
说着甄大善人就把小英莲抱在怀里,顺而又扛在肩上,父女俩乐颠颠的向家里奔去。
甄老员外不求功名,拥有万贯家财,只恨家族子嗣凋零。故施善举感动一方…
老员外夫妇,也曾吃斋念佛。至到了六十五岁方得一女英莲,并视之如珍宝。
心想要女儿清修剃度,还不如要自已的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