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黛玉外传(82)
为了显示两大家族的默契,淳静王妃收探春为义女,准备代嫁阿番国老番王为妃。
贾老太君以为,淳静王妃亲自为儿子北静王,来求娶外孙女林黛玉,便直接把话封死。
她说:“你看巧了不是,正好我们荣国府双喜临门那…
嫡孙宝玉和林姑娘婚期已近…还望淳王妃赏脸才好!”
贾母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王夫人插嘴道:“老祖宗,贤德妃已经给宝玉和宝钗赐婚了,还望母亲三思…
我做事,还轮不到你来插嘴,不行就把我的脑袋摘了去…”
贾母眼露凶光,用拐杖狠狠地敲了敲地,生气地回道。
老人家是个明白人呀,心里暗暗骂王芙蓉,这个不识好歹的东西。
人家淳王妃,都骑在你脖子上拉屎了,你还去帮人家递纸…
老太太为了儿子贾政在朝堂上,不受排挤和孤立—
只能把敲碎的门牙往肚子里咽。
就这样,探春为了南海止战而远嫁它国——少不了亲弟弟贾宝玉陪送…
赵姨娘哭得肝肠寸断,带着贾环前来相送,但限于级别,只能遥遥相望…
直到女儿探春转身离去,赵姨娘不顾一切地挣脱束缚,忘我似地奔扑过来…
探春被搀扶到船上,那双水灵灵的大眼,回眸一望成为家人们永恒的记忆——
临别时那不舍的一瞥,已成定格…勾起人们无尽的酸楚…
看着她那双,水莹莹含泪的大眼,让人们心碎如泥~~~
离别的悲戚之苦写满在泪里…
探春已明了自已悲惨的命运,尽管自已拼命的努力,不断的伪装自已、远离娘亲…
还是没有逃脱这悲惨的命运,她内心的遗憾和愦慨可想而知。
临别时,她终于见到了生母赵姨娘…她凄厉的喊了一声:
“娘,娘!您多保重!儿去也…”
一番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抛闪。
唯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探春乘船远去,泪水模糊了双眼,她知道这是与家人的诀别。
她回忆起在贾府的点点滴滴,心中满是无奈和悲伤。
船渐行渐远,探春的心情也愈发沉重;她不知道面对的是怎样的未来。
与此同时,贾宝玉站在船头边伫立,目光紧紧追着着家人的远去。
望着探春妹妹凄楚可怜的脸,他心中有着说不出的痛楚,却无法表达。
赵姨娘和贾环也在远处默默目送,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悲痛和绝望。
探春的离去,让整个贾府都沉浸在一片哀愁之中。
大家都为这位聪明伶俐的三小姐感到惋惜。然而,生活还得继续。
贾母总觉得王芙蓉有什么阴谋,她心里更清楚林家与王家的世仇与纠葛…
老太君心里冷笑道:“在我永生之年完成女儿贾敏的愿望。
给宝黛二人成亲,也就去了自已一块心病。”
老祖宗也怕金玉良缘成真,一旦元春请下圣旨,那一切就都晚了…
贾母命鸳鸯叫来薛姨妈,又差人叫来黛玉,说明了自已的意图。
贾母把黛玉托付给薛姨妈,让林姑娘在薛姨妈家待嫁…
只能一两个月的行程,宝玉回来就让她们玩婚。黛玉羞涩的点头道:
“那就有劳薛姨妈了,代我问候宝姐姐好!”
黛玉斌斌有礼道。
贾母这事情做的,让薛姨妈不知所措,这让她很是为难。
本来薛姨妈一家住在梨香苑很好的,被他们赶到了蓬湖嘴。
贾政说淳静王家的戏班子要寄住在梨香苑…所以,薛家得动一动。
薛姨妈无奈,一家搬到大观园另一处住所,蓬湖嘴贾家老宅。
薛姨妈在鬼画符,心想,贤德妃元春不是给宝玉赐婚,把宝钗嫁给宝玉了吗?
这贾老太太竟敢忤逆皇妃是何道理?可薛蟠不争气,惹上官司。
一家子人,都眼巴巴的寄居在,人家贾老太太的院子里。
老太太求到她,薛姨妈又不好回绝,只能点头应下…
王夫人知道后气吐了血,一激动,病情越发严重了。
姐妹俩开始商讨如何化解目前危机。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转瞬间两个多月,史湘云也来贾府大观园小住…
知道林姐姐和薛宝钗住在一起,她便也凑了过去。
三姐妹在一起谈天说地,偶尔去李纨嫂子家玩,这时间过得也快乐些。
正如宝玉所说,薛蟠大哥确实没有冒犯过黛玉,而且待林妹妹毕恭毕敬的。
他去苏州采购货源时,还帮林妹妹带了一些苏州特产,还有稀有的补品…
说林妹妹身体弱,要出嫁的人了,即然是母亲认下的女儿,总归是他薛蟠的妹妹,骄傲。
可巧的是,薛蟠买回来一个妾室,眉清目秀,相貌可人…
此女让人引人注目的是,眉间有颗红色的朱砂痣。
一双会说话的杏核眼,让薛蟠薛大爷目不暇接,如获至宝。
薛姨妈和宝钗见薛蟠回归正途,非常高兴,其实薛蟠是受黛玉的影响…
他心里暗恋着黛玉,知道自已配不上人家,可是能做林姑娘的哥哥也是一种骄傲。
宝钗见到哥哥带回来了女孩,不仅人长的精致,嘴巴还甜…
一口一个母亲妹妹的叫着!
薛宝钗给女孩取名叫香菱,母女俩非常高兴。
薛蟠能把女孩带回家,证明他已收心了。
可没过多久,衙门就找上门来,将薛蟠押了下去…
领头之人正是信天府知县贾雨村。
黛玉在楼阁的窗内,看得真切。
原来,这个女子香菱是她失散多年的英莲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