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影视之予君一梦(249)
美人轻言妙语,直让人耳根发软,何况确实有道理,宇文觉拍板。
“准了!”
不封小官,他要封大的!
这次他提拔的是皇室,他的亲兄弟,不是什么无名小卒,看那宇文护还有什么理由不准!
一想到宇文护难看的脸色,宇文觉心中抑郁怒气一扫而空,心里得意。
般若也很满意,第一个小目标成功达成。
总之这次交流双方都很愉快。
至于宇文毓?
宇文毓全程当了一个合格背景板,负责心里为媳妇鼓掌,也很优秀。
两人空着手进宫,出宫的时候还带了不少赏赐。
——当然,对城外上万流民来说是不够的。
一个城市容纳的人口有限,京城虽然是皇城,天子脚下,可一下放这么多流民进城风险依然大得很,不说什么疫病,就单说人数,八大柱国所能养的府兵不过四千,皇宫禁军也才五千,护城军一万,京城就这点兵马,其他都在蕃地,在北疆。
经历了上百年战乱,人口早就被打的差不多了。
这上万的流民一听是小数,处理不好就会酿成大祸,这些流民一路走到京城,沿途郡县都不敢接,到了京城若是还不被接纳,情绪一旦被点燃,不堪设想。
况且那可是人啊!
诸葛亮宁愿冒空城计风险也要偷回蜀国的人啊!
人才是国之根本。
般若早已经有了想法,在独孤府多有掣肘,如今行事却方便多了。
宇文毓有些发愁,“现在我们怎么办?”
般若,“先把大婚我们收的贺礼全换成银钱和粮食。”
宇文毓,“现在秋收刚过,收粮食倒是不难,只是怕有人趁这次大灾,趁机抬价。”以前这事也不是没有。
这次黄河决堤,受灾范围实在太广,一部分人逃难来京城,一部分人故土难离,还在本地,也不可能不管,肯定是要赈灾,国库粮食还要留一部分,和齐梁两国一旦开战,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所以肯定是不够的,要买。
而一旦市面上粮食买多了,肯定会粮价动荡,民心不稳。
另想他法的话,谁屯粮最多?那肯定是世家大族了。
“不着急,慢慢来。”般若眸色沉静,“现在先去城外看看。”
她的镇定自若也感染了宇文毓,心稳了不少。
这其实是个烫手的山芋,没人愿意来接的那种,一个弄不好就会惹一身骚,这两天早朝就是在说这事,只是一直没个定论。
独孤信倒是有心,可他之前只是个武将,又是个谨慎的性子,所以还在迟疑,怕到时候弄巧不成反成拙,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宇文护又出幺蛾子称病不朝,那哥舒领着一群人当众给圣上没脸,圣上一怒之下退朝,事情又晾下了。
不曾想刚回家没多久,就得知这事情被他那刚出嫁的女儿和新出炉的女婿给揽下了,顿时急的头顶都要冒烟了。
“这不是胡闹嘛!!”
第217 章 独孤天下-般若16
宇文毓持圣令行事名正言顺,也方便了许多。
最重要的是分流。
人数统计分册登记,疾病预防救治,还有城外那些尸体,必须得及时处理。人多容易生乱,秩序得维持好。
相关官员忙的团团转,宁都王府的人般若拉出来大半,伽罗听说后也带着济慈院的人来帮忙,不容易才将场面稳定。
兵甲林立,手里刀剑寒光冷冽,守卫两侧。
粥棚井然有序搭起,一口口大锅冒着热气,粮食不断下锅,不一会儿粥香像炸弹,炸得人群躁动,可碍于刀剑威慑,只能老老实实先排队登记,只那个眼神一个劲儿忍不住的往粥棚瞟,张开大嘴使劲吸带着米香的热气,好像这样就吃到肚子里了一样。
队伍里一个瘦骨嶙峋的孩子眼神全是渴望。
“阿娘,我好饿。”
“快了快了,狗蛋再坚持一下,快到我们了。”
“阿娘,是米,那锅里全是白白的米,我看到了。”
他咽了一口口水,黑瘦的脸上一双眼睛大的吓人,又深吸了一口空气里浓郁米香,忍不住笑,又忍不住担心,小心翼翼的抬头问母亲,“阿娘,这些大米粥真的是给我们吃的吗?”
那可是大白米啊!
他们家以前种大米,他也只生病喝过一次大米粥,又香又浓,狗蛋舔舔干涩的嘴唇,他看见了,有好多好多米,山一样堆的高高的。
干瘦妇人摸了摸儿子的头,愁苦的脸上终于露出一点笑来。
“是啊,我们遇见贵人了。”
队伍很长,可也走得很快,这一队很快轮到他们。
“户籍哪里的?”
“长垣。”
“叫什么名字,多少岁了?”
“我叫李三娘,今年二十六,我儿子叫张狗蛋,今年虚岁八岁了。”
般若飞快记录,抬头看这布满劳苦沧桑,带着小心翼翼怯弱的脸,又低头看她腿边依偎的瘦弱孩子,顿了一下撕下半张纸,又在上面写了什么,递给她。
“拿着这个去一号粥棚领粥吧,然后去医棚给自已和孩子看看,”见她激动又迟疑,补充道,“不用担心,不花钱。”
她弯着眼亲切的笑,衣衫是红的,唇是红的,温暖又灿烂耀眼,在充满苦难的世道像一束刺破黑暗的光,也像云端之上的仙人闻见人间苦难,温柔垂目。
有多久没看见这样的眼神,李三娘也不知道了,或许从有记忆就从没有过,仿佛她也是被珍惜的,李三娘鼻头一酸,忙低下头,“多谢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