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影视之重新开局(193)

作者: 钱龟龟 阅读记录

…………

而另一边的英国公府。

热热闹闹了好一会儿后张铭安成功把今天想要灌自己酒的一干人都灌趴下。

张铭安今日喝的大多数都是水酒,所以虽然喝的不少也只是半醉,还能自个儿走回喜房。

张铭安深吸了几口气后,推开了喜房的门。

屋内的喜桌上放着几道饭菜还有小点,看起来有动过的痕迹。

还好来禄几个没忘记爷的吩咐,不然明天都扔进大营里操练去。

张铭安掀开里珠帘后就看到他心心念念的心上人穿着那身他精挑细选才选出来的嫁衣,正躺在床上合眼轻休。

张铭安轻手轻脚地倒了两杯喜酒过来。

“铭安哥……”

女子的声音难免带了几分刚刚睡醒的慵懒,女子自身的清冷感被冲淡了不少。

“我吵醒你了?”

墨兰微微坐直了身子,摇了摇头:“没有,本就没打算多睡。要喝交杯酒了吗?”

“嗯。”

张铭安把手中的酒杯递了过去。

墨兰闻到一股熟悉的味道,这酒……

墨兰抬眼看向面前的男人,以往在战场上眼神如刀的人如今用着最温和醉人的目光注视她,还有眼底那一丝藏不住的紧张。

“铭安哥倒是爱酒之人,这秋棠酒我当年送给桂芬的时候就告诉她最好是放上几年才是口感最佳的时候,但我也料到她不会听我的,倒是没想铭安哥做到了。”

这杯中酒正是当年她生辰时赠给张桂芬的几坛酒其中之一。

墨兰主动举起杯,挽住张铭安的手臂。

“张铭安,虽然不知道我们能不能走到最后,但我会珍视当下的一时一刻。”

男人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心中千言万语到最后也只说了句

“好。”

如此足矣。

只要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能让你珍视,那便好。

桌上的喜烛恪尽职守地燃烧着,烛盘中堆积了不少烛泪。

直到寅时才有人掀开里床幕,拿起小剪将灯芯剪了剪,让烛火不再那么明亮,也让床上的人睡的更好一些。

一年后。

盛家老太太早前意外中风,在床上瘫了小半年后在一个下了大雪的日子里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一直在老太太床边侍疾的盛家六姑娘悲伤难忍,终是引发了儿时的旧疾,也跟着一块去了。

盛嘉半年内就办了两桩白事。

盛紘和盛长柏无奈丁忧回乡,就是不知道心里的悲伤到底是真还是假了。

这府中兵荒马乱之际,寿安堂里几个积年的老奴去了也没多少人关心,拿了银子打发了便是。

盛长枫本也应该丁忧,奈何边关急信,官家无奈夺忧命人立刻赶赴边关。

城门口。

墨兰将准备好的包袱递给了盛长枫:“哥哥,一切小心;嫂嫂那边有小娘在,我也会常去看望,等你回来的时候可不要赶不上我小外甥女或者小外甥的周岁宴啊。”

李南星有了七个月的身孕,自是不便随着盛长枫一块赶赴边关。

盛长枫将妹妹手中的包袱接过来系在身上,这包袱里肯定都是上好的伤药和解毒药丸,他此行就是为了早日到达边关,路上难免会遭受到刺杀。

“放心,哥哥肯定不会的。慕远,照顾好我妹妹。”

一旁的张铭安和盛长枫碰了碰拳头:“我自然会的,你回来后这汴京城里的跳蚤肯定就被扫的一干二净了。”

盛长枫翻身上马,带着几个亲卫策马离开了汴京。

…………

宝元七年,应宣伯奉命前往边关,迎战来犯蛮族。

同年冬月,邕王造反,意图诛杀官家,挟持太子以摄政大宋;万幸官家早有准备,命武寅都尉张铭安暗中领兵埋伏,将邕王及其派系一网打尽。

历时三月,汴京城内人人紧闭门户,史书记为冬邕之乱。

宝元八年,武寅都尉张铭安赶赴边关,协助应宣伯击溃蛮族,收复云州,大胜而归。

大宋蒸蒸日上,边贸日益兴起,各行各业百花齐放。

太子赵曦及冠之时,官家宣布传位于太子,自己同后宫嫔妃前往别宫居住,自称太上皇。

新皇登基,改号开宁。

自此大宋长达百年的兴盛和飞跃掀开了序幕。

知否 墨兰(40)】

第171章 知否 墨兰(40)

这个世界里,墨兰曾说过只要两个人在一起,便会珍视当下的一时一刻。

而说出这句话时墨兰的确做好了哪一日走不下去的准备。

但是张铭安用一生的时间握紧了她的手,结结实实地陪她走完了这辈子。

又是一年上元节时,墨兰感觉到年迈的身体仿佛又有了力量。

“铭安,十五了吧?不知道今年樊楼的灯王回落到谁家?”

他们夫妻相伴五十余载,每年上元节只要张铭安在汴京,那樊楼的灯王必定会被他亲手捧到她的面前。

只是这两年她的身体越发老迈,昏睡的时间也越来越多。

张铭安这才不去给她夺那灯王,整日的陪着她,只怕……

“嗯,放心,让咱们家的小年拿到了,那小子跟当年的我一样,都是拿来送给心上人的。”

小年是他们的小孙子,因为生在小年那天,所以就落了个这样的乳名。

墨兰费劲撑起了身体:“铭安,我们去窗边看看烟花吧。”

张铭安握着妻子已经不再白皙光滑的手,沉默片刻终究说了句:“好。”

他如何看不出来妻子如今是回光返照,这是她最后的愿望。

他如何能拒绝她。

窗外,朵朵烟花盛放在天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