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要臣死,臣寿与天齐(39)
但是也有不愿意出征的。
只要战争,就会有伤亡,有伤亡,就会有生死别离,就会家破人亡,能够活着的,都是从阎王手中抢回命的人。
我不怎么想要看到这些,但是无奈。
这分分合合的天下,势必是要经过战争才能统一的。
晚上我等了武英帝很久,他没有回家,连子车弓良也没有回来。
天气有些凉了,风吹来的时候头有些疼。
直到深夜,我知道武英帝今晚是不会回来了,有些忧心的睡着了。
这段日子武英帝估计也是事务繁多,要取得明朝的信任带兵出征并非难事,而且还是北方这一块肥土,是个皇帝都要担心一翻是否武英帝会拥兵自立。
我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这些都是武英帝在处理,我能给出的意见不多。
第二天一早我就头疼,想来是昨晚有些受寒了。
武英帝直到第二天傍晚才回来,脸色看不出发生过什么,倒是子车弓良脸色有些难看。
我也想因为我的事再给武英帝增加烦忧,只能安静的在一旁。
当初武英帝之所以能够带兵出征,是因为自己的亲人被扣留在了明国,而自己的亲妹妹则是嫁给了大将军何田,这才让明国有了几分信任,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做出不仁不义的事出来。
但凡武英帝要收服人心,就不可能放任自己的亲人不顾,不然如此不孝之人是不会取得民心的。
事实上,武英帝当时称帝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将自己的亲人接来北方。
这其中曲折太多,人是接出来了,可却也死了。
当时尽管明面上没人议论,可暗地里谁不是猜测了几分,是不是武英帝狠心杀害了自己的亲人,防止被明国威胁呢?
但我知道,武英帝是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所以,当初的事蹊跷得让人疑惑。
我倒是猜到了几分,可却也不敢明说。
好在这一世,武英帝的双亲均不在明国,而子车妙禾……
秋意更浓,我却开始咳嗽起来。
深夜的时候甚至发烧了起来。
还是武英帝发现的,他摸着我的滚烫的额头神色有着我从未见过的慌张,他去请了大夫,打了热水来给我擦拭,府里的人睡着也被他吵醒,现在没有热水,只能烧,他手忙脚乱的,为了一盆热水折腾得自己够呛。
我本想笑话他,却又是一阵咳嗽而出。
我身子骨是一向不好,之前有些不适也忘了去抓药,所以说,做人啊,还是不能懒。
那大夫被人请来的时候还有些迷糊,估计也是在床上被人吵醒的。
是个有些年迈的老大夫,给我把脉了,又问了我的症状,开方子了。
说我感染了风寒。
风寒这事,可大可小,严重的能要人命,轻点的,捂着被子睡一觉出身汗就好了。
大方揉了揉眼睛,开完药方就走了,估计还想回去继续睡一会。
武英帝说要出去抓药,我失笑,这么晚了,药铺早就关门了。
他说不管,非得给我去抓药。
我摇摇头,握住了他的手,说不用,明早去就好,况且抓完药还要熬药,这个时辰了,何必再去折腾人。
武英帝看着我,握紧了我的手。
“是我没有照顾好你。”他这么说道。
我能够清楚的看到武英帝眼中的深情,原来,武英帝对我早已情根深种。
可是我不明白,武英帝喜欢我哪点呢?
后半夜武英帝非要抱着我,我怕风寒传给他,他也不在意,只是有事没事就摸摸我的额头,看我的烧退没有。
其实我没什么大事,之前发烧的时候还有些迷迷糊糊,后来就好多了,连烧也降了许多,是武英帝太小题大做了。
这导致武英帝一夜未睡,一早就给我抓药去了。
我叹了一口气,有些复杂的看着房顶。
我生病了,总是咳嗽不好,武英帝干脆向朝廷请假了。
估计这段日子他因为那些事情也被弄得烦闷,还不如在家待着照顾我。
而这举动,却恰好得了明国皇帝的赏识。
以退为进,或许比激进更加有用。
这是我被武英帝连续喂了一个月药后默默发出的感想。
我不喜欢吃药,从小不喜欢,很苦,非常苦,我觉得,如果武英帝是第一个希望的快些好的人,那我肯定就是第二个了。
我病好后的第三天,武英帝接了圣旨,他终于,要北上了。
去北方,建立一个更大的,更强大的国家。
作者有话要说:
诸君,元旦快乐,同庆。
第28章 鹰击长空03
我一直记得徐家的事。
灭门的悲痛虽然已经淡化了大半,可那些残留下的童年记忆却一直深深的存在脑海之中。
就像手中的流沙,明明真实的存在着,然而用力握紧的时候,却什么都没能留下。
我记得父亲总是抚摸幼时的我头顶,慈爱又带着期望,我记得母亲会为我置办新衣,看着我越渐长高的身体欣慰,我也记得兄长总是为我寻来各式各样的新奇玩意儿,总是循循教导着我。
那时徐府很大,春夏秋冬,总是其乐融融。
偶尔母亲会担忧外出做生意的父亲,偶尔哥哥也会气恼我的无法无天,偶尔父亲也会教育我为人之事,一家四口,生活无忧。
上一世,我活到了武英帝登基,又活到了武英帝南下,我与武英帝之间,却总是隔着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屏障。
就像,我明知徐家被灭门是因为他而起一样。
我是一个懦弱的人,也是一个没什么主见做大事的人,只是白生生的得了几次重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