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向皇帝骗个娃(302)
她现在名为陈芳瑞,二十四周岁,潭州人士,是个早年间父母双亡,因身患重病,被夫君抛弃的寡妇。
她决定暂且在这间村落安置下来。
一则如今朝廷管控太严,去的城镇越多,受的盘问也就越多,还不如就在此处暂歇,待建立起新的人脉关系后,再从长计议。
二则,此处往来商旅者众多,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探听到京城的消息。她到底还是心忧辰哥儿,想要听到他被确认为皇长子的消息,才能将心头大石落下。
几乎所有与过往相关的物件,都被她抛却在了京城,唯将四年前男人送的那根钏金丝钗,带在了身边。
若无太后助益,她原想好好利用此钗逃遁,虽说后来没有它的用武之地,可她极力说服自己,这好歹算得上是件防身之物,所以留了下来。
出门在外,一分钱也会难到英雄汉,徐温云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特在临行前,悄悄备了许多细软,再加上箱屉中的那些,已足够下半辈子衣食无忧了。
可她一个弱女子,出门在外不能露富,只赁了间小小的院落,养了条看家护院的大黄狗伴在身边。
洒扫除尘,添置家具,移植花草……无需看他人脸色,一切都是随着她自己的心意布置的。
身体确比以往在荣国公府做嫡长媳辛劳许多,好在内心丰盈,精神愉悦,十分充足。
除了夜晚,会握着枕下的那根钗辗转一阵,其余时候,日子可以说过得极为平静安宁。
约莫七八日的时间,将院子收拾好,且对周遭环境熟悉得差不多之后,她便想着鼓捣出些什么营生,用来遮掩身份。
出于兴趣使然,她决定在村口通往京城的官道上,向过往商旅,兜售自制的辣椒酱。
她本就是个厨艺上佳的,在京中的这些年,又常与妹妹在后厨研究家乡特色小食,多年下来,手艺早就获得荣国公府的那些妯娌长辈一致赞扬。
于是村口三岔路口处,多了个外地来的,专做腌菜的女娘。
酸豆角,萝卜丁,腌咸菜,辣椒酱……全都被放置在个小陶罐中,但凡有歇脚的旅客来了,她就拣几样腌菜,置在干净的荷叶中,赠给别人吃。
其实北方嗜辣者不多,可奈何赶路嘴里淡出鸟来,这些个腌菜又能为馒头面条增香提味,放在竹筒中又能放置好几天,所以倒也算得上有销路。
初初做生意,徐温云原也不敢做太多,只简单做了六七样小试牛刀,谁知半天下来,那些腌菜几乎就全都售罄了。
徐温云望着空底的陶罐,抬起手背,擦了擦额间的汗渍,脸上的笑容比任何时候都要灿烂。
原以为,日子就会这么无波无澜过下去。
直到那日,个身着锦袍的男人,站在了摊前……
第一百一十二章
这天。
眼见腌菜差不多卖空, 徐温云准备打道回府。
每天出摊,徐温云都要将装满腌菜的夯实陶罐,由木质的板车上搬挪下来;待收摊时, 再将几乎空置的陶罐,搬娜回板车上。
这连续半月来,都是如此。
快到人膝盖高的陶罐,就算是空的,也异常沉重,每次徐温云都要使尽浑身气力, 才能将其搬挪移动。
或者是久坐起猛, 又或者是连日劳累……徐温云当时只觉两眼一黑,脚底趔趄着, 蒲柳般的瘦弱身姿,往官道旁的农田中斜斜倾去。
眼瞧就要仰面摔倒, 陶罐碎裂……摊前黑影闪现,个锦袍男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在后头稳稳搀住她的身形。
徐温云似是心有所感,掀起眸子抬眼望去, 只见暖黄色的夕阳西斜,映照在张英武非凡,不怒而威的侧脸上。
——正是那个曾与她抵死缠绵过无数次的男人。
她眸光剧烈震动, 受惊之下,陶罐由指尖滑落, 几乎就要掉落在地的瞬间, 男人脚尖前伸稳稳接住, 而后将其置放在身侧的板车上。
过于出众的相貌,鹤立鸡群的领袖者气质, 以及干净利落的身手……此等人物,一看就知不是凡夫俗子。
而徐温云因伪装得过于完美,那张寡淡平庸的脸,与天姿国色没有半文钱关系,以至于二人站在一处时,有种引人注目的剧烈反差。
“陈娘子,这位郎君是谁,怎得从未见过?”
“是啊,瞧着与陈娘子甚为熟稔哩。”
男人面上无甚表情,也不说话,只定定望着她,那双眸子清明剔透,仿若能够一眼看穿她的灵魂。
或许他出现在此只是意外,又或许他其实并未认出她的身份……徐温云原本还有万分之一的侥幸,可她实在太过心虚,伪装的人皮面具下,连唇瓣都在颤抖。
正在她心慌意乱,不知该如何是好之时,男人眉眼略沉,眸底闪现出些锋芒,用仅能二人才能听到的声音,沉澈问道。
“翻脸无情,扭身就走。
……朕亦想问,在你心中,究竟将朕当作什么?”
当作什么?
徐温云闻言,心头酸涩无比,险些就要落下泪来。听得这句,她便明白死遁之事已经败露。
可她宁愿他气急之下杀了她,又或者雷霆暴怒斥责她一顿……也不想见他如此沉冷疏离,诘问不休。
她哽窒了会儿,而后稳住心神,腾然转身,朝伸长脖子往这头观望的摊贩,颤着声线高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