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湖第一刺客诈死之后(215)

作者: 天东有若木 阅读记录

饮黄泉泛着冷芒,饮血过后杀气四溢,但拿着它的人却很平静,手只是微微一抬就压住了杀气。

“你看到了?”时玄兰未曾抬头。

秋月白:“嗯。”

时玄兰:“饮黄泉许久未曾见血,我试了,还是那般锋利。”

秋月白:“比二十四桥如何?”

时玄兰:“比二十四桥……”

他笑了一声:“都是好刀,不好比。”

秋月白在四周走了一圈,见一处窗户是刚补好的,地上的痕迹已经被擦干净,但是还能看见地板上新磕出来的痕迹。

时玄兰道:“当时他从窗户进来,风大啊,一下子就把我吵醒了。”

秋月白站在窗户前面,若有所思。

时玄兰走到他身边按住他的肩,脚尖漫不经心点了点地板上的一处刀痕:“……就是这里,我在这杀了他,可笑,三流的刀法也敢杀我?”

几乎是在挑衅。

秋月白道:“如此看来,他是伤不到你的。”

“当然。”时玄兰道:“毫发未损。”

秋月白回头看他,二人隔着面具对视,空气忽然静止了似的,过了好一会儿秋月白才慢慢摆脱他的手,往另外一边走去。

那是一面屏风,距离窗户有一段距离,并且中间还隔了一张桌子。

屏风的左上处似乎有细小的划痕,细小到几乎要看不见。

秋月白并没有做声,只是道:“这扇屏风……还挺好看的。”

时玄兰站在远处抄手问他:“是吗?”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草味,宁静,安和,轻易就能勾起人内心中的疲倦,尘埃在半空中浮动,一如芸芸众生浮沉于世间,半点身世不能自主,挣扎归来仍然做无用功。

可毕竟此间总有痴儿女,明知其不可而为之。

“当然。”

他敷衍地说了一句,尘埃从秋月白的身侧擦过,他及腰的长发轻轻晃动,看上去乌黑顺垂如名贵绸缎,和他这一个人一样漂亮。

那一张苍白的脸让人不由得想到美丽的琉璃与天边绚烂的云霞。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秋月白很想再四处找找线索,但时玄兰一直盯着他,活动不畅快,而且在这里与其起冲突并不是什么好事……

他道:“既然无事,那我先走了,义父。”

时玄兰颔首,盯着他的脸似笑非笑:“今夜有大雪,不要乱跑了。”

秋月白皱着眉点头。

衣袂摆动,回去的路上,秋月白一直在想这件事。

当日储亦尘说要为自己创造条件,这才过了一天,他便被时玄兰杀了。

——难道他所说的“条件”就是先行去刺杀时玄兰?

可看上去时玄兰确实毫发未损。

但是想着想着他又觉得不对。

窗户被破开不假,地上有刀痕也不假,储亦尘被杀更不假……然而……

面色是可以被面具遮住的,血腥味也可以通过熏香掩盖,而且那屏风上的痕迹,按照时玄兰的性格,如果是之前就有的那么这个屏风早就应该被换走了,他不会容忍任何一个有瑕疵的东西出现在自己面前。

他又想起之前去时见到那些人将尸体抬出来,乌雁雪还在储亦尘腰间。

回去的路走到一半,他脚步停住,开始往另外一个方向走。

——秋月白要再去看一下乌雁雪。

风从领口钻入衣裳,带着寒意,再华贵的衣裳也不如一场烈火更让人暖和,于是宽大的衣摆愈是容易兜风。

那几人将草席丢在乱葬岗后就回去了,因此要找到储亦尘的尸体并不困难。

秋月白爬上山坡,瞧见众多白骨与被雪冻住的腐尸,那草席太明显,一下子就被他看见了。

他跳下山坡,打开卷着的草席,就见储亦尘的尸体僵硬地躺在里面,裸露出来的皮肤泛着青紫色,脖颈与胸口皆有着非常残酷的刀痕。

秋月白很少在杀人之后还像这样仔细的观看死人的遗体,他拔出乌雁雪,见刀锋泛白,白中泛红——是沾了血的样子。

然而以储亦尘的内力,要伤到时玄兰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乌雁雪沾的是他的血,那储亦尘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只是单纯的以命相搏么??

秋月白又在回想了,回想早上见到时玄兰的场景。

——他在擦刀,然后看见自己走到窗户边就过来了,脚步声很轻,看似是在与秋月白接触,但细想时觉得他似乎是有意在隐藏什么。

不只是受伤这件事,要知道有一种人是受伤了也不能轻视的对手。

……那到底是因为什么??

风雪逼人,雪花被秋月白纤长浓密的睫毛挡住,忽然,他看见储亦尘的手指甲里似乎有白白的一条线。

他将尸体的手拉起,微微挪动身体挡住过来的风雪,背后被吹得冰凉。

——果然。

尸体指甲缝里白色的东西是一种粉末,极细,而且味道很熟悉。

秋月白一下子就想起来了。

当初在清风城,他受过储亦尘的一次暗算,其中有一味毒药就是这个。

可以令人内力暂时阻塞。

这才是时玄兰真正想隐瞒的东西。

他平时走路都如秋月白一样,是没有脚步声的,但今天早上秋月白却意外的听见了——即使很轻很轻。

……这才是储亦尘真正给他创造的机会。

储亦尘如何潜入屋子,如何下药,其过程都随着这个人的死亡而变得不得而知了,但可以确定的是时玄兰并不是在窗户边杀的他,二人最少搏斗到了那扇屏风的位置,然而药效发作之后他虽然伤到了时玄兰,但伤势必定不能算是严重,也正是如此,所以丝毫不影响他解决储亦尘。

上一篇: 这只龙得了面瘫 下一篇: 种瓜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