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南墙(117)
看着手里头的礼物,沈明珠吩咐梅娘一人替她送上一份五两银子的红封,除了铺面里发的年节费,这些是她个人给那些绣娘的。
梅娘应下来,见周围没有谢大人,她想要张口问,却又看到了有些失魂落魄的沈明珠,总归是没有开口。
她一个过来人,是看得出来自家的沈姑娘是同那位谢大人是互相喜欢的。
她不太明白,明明两个人是那样相配,自家沈姑娘为何总是将谢大人往外推。再说谢大人那样的风姿绰约,甚至这等年纪就已是朝廷大员,想要劝劝自家沈姑娘,到底梅娘还是开了口。
“沈姑娘,”她小心地说道,“您抬举我们这些人,愿意把我们这些人当成自己人,索性我就仗着认识您久了些,开这个口。”
沈明珠点了点头,看着梅娘,她是拿这个人作自己好友的。
“我梅娘活了三十载,也经过一些事,算是能够说,谢大人是这些年见过的最好的人了。”梅娘叹了口气,“况且最重要的是,他是真心待您的,切莫要错过啊。”
愣了愣,沈明珠默默地摇了摇头。
见她不想再提,梅娘也就不敢再多问,随后便按她的吩咐去做事了。
到了夜里,沈明珠的心情又开始忽上忽下的。
那人已经走了三日了,她亲自送他走的,想来现在应该已经到了京城里头了。
那他现在在在做什么?
京城里头冷不冷?
路上下雪了吗?
沈明珠闭上眼睛,耳边似乎还有那人离开的时候说的话。
“明珠,跟我回去。”
她在黑暗中摇了摇头,伸出手想要抓住什么,却又扑了个空。
“我不后悔,”她轻轻冲着黑暗里头低喃道,“总是会过去的。”
只是梅娘有一句话没有说错。
他谢清霖确实是她这辈子见到的,最好的人了。
可是那人不属于自己,也不属于江南。
“谢清霖······”
沈明珠在黑暗中轻轻喊出了那个名字,她忽的笑了一下,声音在夜里有种诡异的清冷。
“······我想你了。”
第63章
总算是到了除夕这一天,这还是沈明珠头回自个过年节。
一大早便听到外头有了零零散散的鞭炮声,还有一些小孩子在街上跑来跑去的声音。
沈明珠哪里也没去,就留在了小院中。年货是早就备下的,还是那人在的时候陪着她一起采买的。
和往常一样,沈明珠按部就班的做着自己该做的,看看账簿,练练字帖,然后到了时候就该用饭了。
她鬼使神差的拿出谢清霖留下的字帖,放到书案的左上角,用镇纸压好了,慢慢开始临摹。
写着写着,沈明珠沉浸在某处得意的地方,忽的顿住身形,朝着身边看了一眼。只是她很快反应过来,那人已经不在了。
在小院里待不下去了,沈明珠吩咐丫鬟们将春联贴好,索性自己出门到街市上头去看看。
外头人声鼎沸,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带着一张热情洋溢的笑脸,或是忙着洒扫房屋,或是在院门口贴上新的春联。
街面上还有那不肯放松年前最后这一日的小商贩,摆着小摊位,卖力地招呼着卖着些零散玩意。
一切都是美好而祥和的,周围的热闹却叫沈明珠一点都沉浸不进去,她淹没在自己的思绪里,不知道此时自己的心到底在想什么。
路过的摊子下头藏着一只溜光水滑的狸花猫,沈明珠路过的时候那猫朝着她叫了几声,她忍不住驻足在那里,朝着那只猫看了半晌。
原来她自己是喜欢猫的。
她看着那猫慢条斯理地舔着自己的爪子,慢慢悠悠地在那里转了一圈,然后又好奇地看了她这个古怪的呆呆站在那里的人,一跃到屋墙上头离开了。
直到那狸花猫的影子也看不到,沈明珠才默默地离开这里,转身回了自己的院子。
屋子里头新换了炭盆,她左右无事,伸手摸了放在一旁的绣棚,闲着也是闲着,不若做点针线活打发时间。
她琢磨着要下针的花样,看了许久,也没有心绪,最后还是放了下来。
这时候沈明珠才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孤独。
她回到江南之后一直都是一个人的,无论是做什么决定,只要她自己想好了,做就可以了。
想要去哪里,自己动身启程就好了。
所以不必同人商量,自然也没有注意到,其实她一直都是在自己一个人踽踽独行。
刚开起自己铺面的时候,她其实是满心欢喜的,因为那意味着她沈明珠以后可以靠着自己过上好日子,再也不必担心颠沛流离。
而且她一直都在忙碌,甚至都没有注意到,她其实一直都是孤独的。
不知道为什么,沈明珠忽然觉得自己失去了以前固执的坚持,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甚至为此感觉到了绝望。
她弄丢了自己的坚持。
同时沈明珠又觉察出了心头的恨,她恨为什么要自己来经历这一切,为什么是她自己要承受这样的苦难。
到了最后,她只觉得最后的源头还是在谢清霖那人身上。
那人最后问她,到底后不后悔,沈明珠当时没有回答,现在听着外头热热闹闹的鞭炮声,似乎有人的脚步声。
她猛地起身,就连鞋子都来不及穿上,推开门,朝着外头看去。
哪里有什么人,只是风好像挺懂了她的烦闷,打了个卷,带着冬日里江南特有的潮湿阴冷,叫沈明珠冷冷地打了个寒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