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南墙(70)
那赵母却被先前赵父喝醉了酒之后讲的话,先入为主的以为沈明珠的家产商铺已经是他们赵家的囊中之物了,自然也觉得高人一等。
她虽懂些礼数,但依旧骨子里是个捧高踩低的性子,不屑的开口道:“别管你弟弟了,煮熟的鸭子飞不了。”
又同赵连娟讲了下沈明珠家里头的事,聊来聊去最后还是落到了那云想阁上头,毕竟那铺子里头的衣裳,到底还是叫人觉得眼馋,她们两个妇人还是喜欢的。
要说赵家其实也算得上勉强叫赵温连着他父亲经营的不赖了,只是发家的比较晚,到底有些市侩抠门的习惯在赵母身上。而这赵连娟虽嫁给了一户秀才家里头,手头上到底也是亏着点,老爱回娘家拿些东西补贴家用。
左右一琢磨,两人合计,既已敲定快成了自己赵家媳妇,那这云想阁里头的衣裳还不任由她们两个去挑选了。赶巧这几天她们左右无事,打算去瞧一瞧。
反正她们两个要是真去挑了衣裳,那沈明珠还敢真收她们两个未来小姑子和婆母的银钱?
天底下哪里是有这样道理的。
到时候大家戳脊梁骨也能给她的小气劲笑话死。
却说谢清霖这边,他前几日收到故人的信笺,本来有些苦恼之事竟迎刃而解,难得解了他这几日对江家之事的烦忧。
这信笺是当初的彗寂大师,如今该称作王昌平送来的,信上写了的是长乐公主想要光明正大地出嫁,要谢清霖替他这个师兄想想办法。
确实,当初的九王爷能够改名换姓成了王国公家中的嫡次子王昌平,已是圣人在盛怒之下替自己的爱女留有的余地。
如今长乐公主提出这个要求,可以说的上是难上加难,其中的关窍问题,应当是皇后娘娘松口了。
不然按照曾经的九王爷那稳妥的不能再稳妥的性子,定不会贸贸然开口要他帮忙的。
只是要帮忙倒也不算很难,他这几日也有一件烦心事要长乐公主帮忙,之前他谢清霖替这两人背下黑锅派到蜀地中去的人情就算了,但这次的人情他已经想好办法叫他们夫妻俩怎么还了。
谢清霖想着自己的谋划,又听到外头传递消息的暗探递了新的进来,他叹息了一口,只得继续伏案忙碌起来。
毕竟能够求娶长乐公主的话,待自己那九王爷师兄前来江南,将私盐处理之功劳拿出来一部分,叫他也掺和上一手。
正好借他改换门庭的王家,乃是皇亲国戚,分上这么一份功劳,也好替他谢清霖所在的谢家抗上一部分来自世家贵族的声讨。
想到圣人那张对士族颇为忌惮的神色,谢清霖晦涩莫深地摇了摇头,明面上削的是江家,其实已经在敲山震虎般叫他们几大世家都打起十万分的小心来,生怕再生出事端来。
只是这事必须得自己那师兄亲自来一趟江南,但按照长乐公主的性子,定然是这两人绝不可能分开,所以谢清霖谋划的事也正好由此来。
他想叫长乐公主认下沈明珠作义妹,请求封她作个县主,并且要拿着皇后娘娘亲自封赏的旨意来江南,权当是来江南的由头。
贸然请封一个县主,除非那女子的父兄又什么大功绩,但这一条,当初谢清霖在蜀地所为足够了,倘若他开口要入内阁圣人都是应允的。
况且其中还有更多的考量,那就是沈明珠如果成了长乐公主的义妹,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皇亲国戚,日后就算她再开铺面,抑或是在外头行事。
便再也不会有人说她沈明珠,背后无人,随意可欺凌了。
而那长乐公主赶巧带着王昌平赶在年节之前回宫看望母后,她伸出手看完谢清霖递过来的信笺不由得冲身边人嗔怒,戳了下那人含笑的眉目道。
“喏喏喏,你这谢师弟可真是个人精,刚求到他头上点事,这就有事情安排到我们头上来了。”
此时名换做王昌平的九王爷宠溺的拉住那纤细的手,放到怀里暖了暖,这才道:“他这事,其实倒是好办。”
“你到时候这般同皇兄,”他一时说顺口了,不由得低声笑了一下,“同皇上说,定然可行。”
到底是当初惊才绝艳的九王爷,他看出了自家师弟对未来政局的担忧,将名义上是王家嫡次子的自己拉到这私盐案子里头。其中的功绩虽能够叫他求娶长乐,只是却将王家也拉下了水。
况且,只要这沈明珠真成了长乐公主的义妹,名义上也算是皇亲国戚,日后这谢清霖再求娶,也算得上弥补当初拒婚皇家的事情。
真是一箭三雕,不愧是谢清霖。
而这个时候,在京城里头的谢侯府里,谢夫人也在焦急的踱步。
她听闻自家那混小子递过来的家信里头写了,说是沈明珠不愿意回来,又听自家夫君说,沈明珠的父亲被判了十年劳役。
现在自己养大的心肝女儿孤零零的一个人在江南,真是急的她坐立不安。
“你说说,明珠从小就听话,也鲜少出门的,要是在江南那里头有什么人欺负她,那可该如何是好啊!”
“哎吆,我生的这混小子有什么用啊,连我的女儿都哄不回来,早知道就丢野地外头叫狼吃了算了!”
谢夫人来来回回走了好几圈,一扭头,看见自家夫君偷偷摸摸地给笼子里头养的那对画眉鸟喂了把小米,不由得嗔怒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