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婆忽悠成卷王的咸鱼(123)
他借着瀚海王来京的机会,想要亲自问问小元宝,平日里除了一双儿女与他交往颇多,他是尽量不把对他的恩宠放在明面上的,免得让这位炙手可热的定川王遭遇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日子。他可从来没有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想法。
小王爷知道他的一些未尽之言,长公主是听懂了的,她也没有逼他。但是今天,皇帝的问题,已经把一切都放到了明面上,他只能选择说或者不说。
长公主知道父皇是有些安奈不住了,毕竟作为皇帝他已经忍耐了太久了。她看了一眼小王爷,眼里的暗示很直白。
小王爷收到长公主的眼神,心下一叹,起身行了一礼,说“陛下,臣有两策可解相权之盛。”
瀚海王听到这句话,眉头一跳,这小元宝又要搞事儿了,还是大事儿。他面色不改,继续坐在椅子上,等着听儿子的话。
皇帝注视着下方的定川王,你能否给我带来更多的惊喜?
“第一策,科普文化、教化万民,此策意在打破功勋、世家的教育资源垄断,当天下有无数读书人,陛下何愁无人可用?第二策,改察举制为科举制,此策意在拿回丞相手中的官员选拔、升迁的权利。”没错,造纸也好、印刷术也好,最终的目的都是将察举制变更为科举制。
“何为科举制?”
“人人皆可参加考试,考试合格者进入下一轮筛选,直到最后一轮,殿试选出可用之才。所有参加殿试的学子,均为天子门生。”这简短的一句话,道尽了科举的意义,由皇帝选人、由皇帝任命,人事权利握在皇帝手里的时候,相权还会像如今这样霸道吗?
“细说。”
“陛下,臣提科举制是一个构想,并非已经成型的想法。因此与长公主殿下所说的也只是造纸、印刷、普及书籍。科举制理应是固定时间、成体系、公平的考试制度,并且要严格考试,杜绝泄题、舞弊的情况。无论科举制最终是什么样的,造纸、印刷、普及书籍都是必要的,若无这些,就没有除了功勋、世家之外的人能参加考试。”
端木帝看着小王爷,隔了好久“孤给你十年时间,十年后可能让这天下有志之士有能力参与这科举?”
“臣定竭尽全力。”小王爷内心翻了个白眼,怎么一来就给安排了个十年起步的工作,他总不至于十年都不能回瀚海城吧?
此刻的他还不知道,他何止十年没法回到瀚海城。未来改变端木国的科举制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启,不止是官员选拔制度的改革,还有朝堂架构的改变,蝴蝶效应总能把最初的想法扩大无数倍,也许就连始作俑者都未曾想过。
与天佑宫画风截然不同的是皇后的天坤宫。一对闺中密友好多年没见,有着说不完的话,皇后本身出自武将世家,若非当年与皇帝两情相悦,她哪里愿意被束缚在这深宫大院里。
两个人聊着儿女的趣事,孩子们都大了,也快要到婚嫁的年龄了。“你可给小元宝相看了?”
韩海王妃立马嫌弃说,“这蠢小子压根儿没开窍,我们准备先给梦儿相看。”
听到云梦郡主,皇后第一反应就是小王爷写的那本选姐夫手册,“听说小元宝写了一本的要求?”
“是一本,也不止一本,满足这要求以后还要他亲自去看。我本来以为就我家王爷会是梦儿婚事上的绊脚石,谁能想到最大的绊脚石是这个混小子。”瀚海王妃当然想给自家女儿选最好的,但是她看着那对父子的样子,感觉挑谁都不行。
“慢慢挑,这天下总能选出来合适的二郎的,我也愁景儿的婚事。”
“长公主殿下还用发愁?”瀚海王妃有些猜测,不过不好直说。
闺中密友,谁不知道谁啊,皇后看她一眼,说“和你一样,在母亲心里,自家女儿都是最好的。但是景儿的地位太高,又被她父皇推着参了政,这人可不就难选了。”皇后没说的是,长公主自己也看不上一般人。
瀚海王妃哪能不知道皇后这意思,“殿下可有意中人?”
“应该是看上了某个年轻有为的,不过这傻孩子,哎。”没经历过感情的人,总是有些迟钝的,皇后看在眼里,哪有道理不推一把的。
“只要你情我愿,这就是佳偶天成。”皇后的话字里行间都是暗示,瀚海王妃自然明白,她其实也看好这两人,但是这两个孩子都不一样,能不能走到一起,还得要看他们自己的心意。
“咱们做父母的倒是都想的开,孩子长大了,你我都老了。”皇后也明白瀚海王妃的意思,她只要确定瀚海王夫妇不排斥就够了,对于旁人来说,尚公主有天大好处,对于他们家来说只不过是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
“那不能,我还等着和你赛马呢。”两人年少时,没少约着一起出门游玩,一晃眼这都过去十几年了。眼下再见居然在谈儿女亲事,不过两人都有心促成就是了。
瀚海王一家在皇宫用了晚膳后才被送出来,不管小王爷多不情愿,还是只能和父母告别,回到自己的定川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