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婆忽悠成卷王的咸鱼(162)
李丞相等人不清楚,是因为每次长公主离京,都有替身在宫里,毕竟她与贵妃母子不往来,这替身也就不可能被拆穿。端木帝不知道的是,长公主这些安排都是为了让她擅兵的事情合理化,重生什么的怎么能说呢?
四皇子有些挫败,是他自以为是了。
看着垂头丧气的儿子,端木帝拍拍他的肩膀“记得你现在这份想要保护她的心情。别为了这把龙椅,迷失了自己。你皇姐说的有句话很对,你必须要好好的。”
传承是任何帝王都要面临的事情,端木少承是他唯一的嫡子,如果他出了事情,他也不打算考虑贵妃之子,届时必定天下大乱。所以为了国、为了家,端木少承都必须要好好的活着。他也许做不了开拓之主,但是做个守成的帝王应该是没问题的。
四皇子在这一天以后,变的更加努力了。小王爷看在眼里,“四殿下,可由兴趣随我去庄子里看看,今年的油饼肥更多,我在帝京的庄子里也用上了。”
四皇子早就听过油饼肥的大名,但是他还没见过,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应下。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四皇子差人回宫给父皇告假,自己直接跟着小王爷去了郊区的庄子。
夏末的天气还有有点热的,两个人骑在马上,小跑起来,微风吹过反倒要凉快许多。骑着马跑了一下,四皇子感觉心里那种压抑都要好了很多,小王爷看他表情要松快一些才放心。
这段时间四皇子太拼了,他资质是不差,但是比起长公主还是有距离。小王爷怕他用力过猛伤了自己,更怕他求而不得后心态失衡,巨大的失望会迷失一个人的信念。
未来的帝王,心里上出现问题,那杀伤力可就太大了。小王爷很清楚,长公主殿下并不恋权,甚至打算以后把手上这些财、权都交给四皇子,所以他们姐弟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免得最后演变成卸磨杀驴的情景,他还想以后和她到各处去走走呢。
两人到了庄子上,把马交给一旁的侍卫,然后直接走去了田地里。他们到这都是下午了,但是田间地头上依旧一副繁忙的景象。赶在新一轮的播种前,这地要先肥好,有些地是直接烧了秸秆然后去松土,有些就用上了油饼肥。
“四殿下,世人皆说是我发明了油饼肥,但是事实上,我只是想到了这样的方法,最后实际制作出来全靠那些个能干的匠人。”小王爷这话,话里有话,他是臣子,只能引导他自己想通。
四皇子知道小王爷今天请他来肯定有他的用意,可能也是与皇姐有关,但是他不明白他的话是什么意思。“我记得皇姐说过,你给底下的匠人的赏很丰厚,所以他们才会更努力的干活儿吗?”
“厚赏是激励的手段,就像将军们给前线的将士许诺打了胜仗以后可以加官进爵、封妻荫子。不过,奖惩永远要并行,不然人都会懈怠的。我说的不是这个,而是信任和分工。”
四皇子看着小王爷,“我从来没有不相信皇姐,但是她是我嫡亲的姐姐,也是唯一的姐姐,虽然你们都不说,但是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她是代替我上战场?”四皇子明白他父皇给他讲的道理,但是他依旧过不了心里那道坎儿,是他把皇姐推到了战场上。
小王爷听到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觉得他老丈人养孩子是真的有水平,在皇家这种地方,居然真的养出来了这样一双儿女。
“四殿下,你担心殿下,同样的,她也担心你。其实,比起你替代长公主殿下亲自去领兵打仗,臣觉得,更好的方式应该是由一个能征善战、又得天家信任的将军来替代长公主殿下。”
事必躬亲未必就是最好的选择,上位者要做的不是事事做到最好,而是能够统御那些有能力的人。长公主亲自带兵出战,更多就是因为可信的、能用的人有限。
四皇子沉默了许久,他很早以前就开始慢慢接触朝政了,他知道如今的朝廷中,文官都是听从丞相的,而不是听从他父皇的,武官因为他外公的关系,还算有可用之人。但是朝廷没钱,养不起更多的兵,除了前几年那一次外,日常都是守城,而非攻城,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出色的将军。
“眼下,我也找不出这样的人。”四皇子有些丧气,他带了兵,也找不到能带兵的人。
长公主这次亲自去前线,可不仅是因为可用之人少,更是因为这次的对手是鲁城的藩王们,这些人同样是端木家的后代。所以她才要亲自出战,不仅要出战,更要取得大胜,向天下宣告他们才是正统。所以即使有徐家人,她依旧选择亲自带兵。
不过这些话就不必再告诉四皇子了,“四殿下,现在没有,是因为现在出现在你眼前的人都不是有足够才能的人。您可知,殿下的崇文书院?”
“自然知道。”四皇子不明白,这打仗与书院有何关系。
“书院教化学子,这些学子的资质不同,有些人会脱颖而出,如果有机会,甚至会走上朝堂,进入陛下和您的眼里。不久以后,也许就是战争,同样的,也会有战士、将军脱颖而出。”
四皇子沉默了良久,问“就不能在战争前找到这样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