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婆忽悠成卷王的咸鱼(180)
“所以你才急着打下鲁城?”
“是,而且鲁城有铁矿,他们买粮、买煤,难保没用铁矿去换。早一天打下来,早一天安心。”鲁城拖得时间越久,国库就越空虚,长公主知道潜伏在阴影里的里丞相,打的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主意。
小王爷回忆着脑海里的地图,只要切断鲁城到帝京的路,他们的补给迟早会出问题,何况李丞相未必会倾其所有的支持鲁城,“殿下,我估算了一下鲁城养兵的耗费,他们手上的粮食支撑不了太久的。”
“围而不攻吗,我也有考虑,但是这也许是下策。再等几个月鲁城和边城的天气逐渐转暖,这两个城一年一季还是没问题的。”鲁城也是平原,虽然寒冷许多,但是一年一季都是大丰收。
“鲁城的情况未必有这么乐观。”小王爷这话可不是什么无中生有的揣测,他在鲁城的铺子大多撤出来了,留下的都是那些搭伙开的铺子,撤出来的这些人带出来了不少的消息。何况小王爷的生意伙伴遍布各地,多方的消息汇总能找到他想要的信息。
长公主疑惑地看着他。
“殿下,还记得很久以前我们聊过的人口问题吗?”
长公主点点头,怎么会不记得,小王爷那会不停地说“死循环”,都给她听抑郁了。
“鲁城想造反,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所以他们一直在囤兵,养兵是要银子的。可惜他们不知道兵农合一,所以他们这些年为了扩充军队,就增加了兵役。以前是十八岁以上的来服兵役,到如今已经是十四岁以上的了。”
十四岁以上全都征兵役?那这田间地头的人还剩下多少,长公主有些明白了,鲁王父子这是背水一战,也是杀鸡取卵。
鲁城和北城虽然土地面积颇大,但是地广人稀。靠着老弱和女子去种地,这粮食供需能平衡才怪。不仅如此,这两个城的人口其实也很难增长,毕竟连造人的时间都没有,不是吗。
“殿下,鲁城和北城打的是存量仗,无论是将士,还是粮食。这次你一口气灭了武王带来的四十万大军,鲁城守城的粮食是够了,造反的兵却不够了。”
“要不是偶然的机会发现了邱茂,后面还不一定会发生什么呢。”凉城万一被掀翻了,端木帝可就真的危险了。“但是即便这样,时间也太久了,我们消耗他们的同时,也在消耗自己。”
小王爷也沉默了,长公主说的他都明白,但是如果这样打,这场仗一定是一场硬仗,拼到最后还能活下来多少人呢?
“我会赢的,因为我输不起,因为我的大后方有你、有父皇。”
小王爷把他知道的关于鲁城的消息掰开了、揉碎了全部讲给长公主,冷兵器时代的消息更值钱,毕竟这些真的就是人无我有的珍贵消息。
他准备去鲁城赚点银子,反正四海钱庄和他铺子里的钱已经被鲁王他们给抢了,但是他们要银子没用,要拿银子换粮食、换煤炭、换布料。小王爷打定主意要帮鲁王他们好好花花这不义之财了。
此刻的朝堂上,气氛就没有这般融洽了。宗正跳出来,“陛下,这北山大营的兵远超长公主的亲兵数量,长公主这是擅自豢养私兵,论罪当斩!”
好些人听到这话,都觉得宗正疯了。太尉萧钰衡可不惯着他,“宗正,谁给你的胆子对长公主殿下喊打喊杀?何况长公主刚灭了叛军,你这是干嘛?”
“念在长公主守城有功,这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身为女子,岂能干政?若天下人皆如长公主一般拥兵自重,私制军械,那还了得?”
“胡说八道,长公主何时拥兵自重了?你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臣请陛下治宗正诬陷之罪。”
宗正久好像疯魔了一般,依旧自说自话,“臣请陛下为天下计,收回北山大营的兵权,并严惩长公主。”
“然后等着鲁王来踏破帝京吗?”荣亲王恶狠狠地问。
“北城大营,可由恭亲王接管,鲁王等人不足为惧。”
端木帝都要被他给气笑了,既要将军打胜仗,又要将军不能有功劳,还要他人伸手摘桃。“宗正,什么时候轮到你来掌管兵事了,孤与太尉都知道这新的守城利器,还不够吗?”
宗正管的是宗族事务,什么时候轮到他管军队、军械了?提名三皇子,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呢。端木帝看着那个陌生的儿子,端木少商,似乎他对自己很有信心,凭你外祖父给你的信心吗?“恭亲王,你怎么看?”
“父皇,儿臣愿为皇姐分忧。”
四皇子狠狠地瞪了过去,他嫡亲的长姐在前线领兵打仗,仗还没打完你们就想过河拆桥?四皇子接着开口,“父皇,长公主的亲卫除了她,还有谁有资格领兵?况且,战前换帅乃是兵家大忌,何况长公主明明是大胜。”
“恭亲王,你带兵的话,接下来准备怎么办?”
“儿臣以为应派人去鲁城谈和,都是端木家的血脉,怎么能相互伤害。只要鲁王他们认错,不再谋反,可以既往不咎。”
端木帝简直要被这个蠢儿子气笑了,“你倒是慷慨。那前线战死的将士呢,白死了吗?”
“比起鲁城死了四十万将士,我们的损失并不多。”三皇子是真的认为应该和谈,他还想让鲁王世子那些人以后支持他登基呢。而且长公主眼下的兵也没多少,去攻打鲁城未必能够打赢,要是输了,帝京连守卫的将士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