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婆忽悠成卷王的咸鱼(193)
端木帝兴奋的难以言喻,他走去天坤宫,“我们的女儿打了打胜仗,这一仗以后,想要作乱的藩王都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了。”
皇后也很高兴,不仅是国事,更是因为她心爱的长女马上要平安回京了,“陛下削藩之事可等景儿班师回朝。”
军队在手,无所畏惧。几乎是同一时间,在定川王府的小王爷也收到了长公主的战报,他当即安排下去,旗下所有食铺全部半价,庆祝长公主平叛大捷,普天同庆不过如此。
长公主派人把鲁城的王侯全绑了,对于这些人不需要仁慈,抄家灭族就是对他们兴兵谋逆最好的回应。不过她没有立马杀人,这些人应该送到帝京,让那些阴暗角落里的魑魅魍魉好好看看。
这鲁城当真是富,随便抄了个小王侯的家,就能拿到百万两文银,更不用说那些文玩、首饰什么了。将士们都到军监处去报自己战功,但凡有贪他人战功的,一经发现,严惩不贷。活到现在的都不是傻子,大家仅凭自己的真实战功,就能得不少的赏赐,何必再去冒险呢。
小白将军带着自己的兵去收缴战利品,笑的见牙不见眼,“长公主殿下真大方,兄弟们回去该娶媳妇儿的娶媳妇,盖房子的盖房子。”
“可惜的没活下来的兄弟们。”
这话有点沉重,小白将军踢了一脚说话的兵,这是他的亲随。说起来谁不心疼自己的兵啊,但是打仗有不死人的吗,他们的死伤够少了,“混说什么呢,牺牲的兄弟,家里都收到了朝堂的抚恤银,这次可没人敢贪墨,长公主殿下还拿自己银子给这些兄弟多给了一份儿抚恤银。”
这事儿好多人都知道,不管多少,这都是长公主对他们的心意,所以战场上他们才会那么拼命。死了那也是命,但是他们死了,他们的家人有长公主照看,这日子不会差的。
那亲随扇了自己两巴掌,“是我嘴臭,其实咱们能活下这多兄弟也是难得。”
这话,周边的人都赞同,要不是新的武器,要不是长公主指挥的好,鲁城可不可能这么容易就拿下。活下来,还得了前程和银子,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这军功核定、赏赐发放,都被长公主安排给军监去处理了,她在写折子,为这次出征的将军们请功。本来以为与鲁城的战争,自己这边会损失惨重,谁能想到有了小王爷的加入让战局发生了逆天的反转。所以长公主的请功折里,也包含了小王爷。
好多年以前,小王爷就在说杂学的好处,她一直以为这些就是能让更多人找到份儿工,能养活一家老小,如今看来是她狭隘了。这些手艺人能带来什么,主要看掌舵者想要他们干什么。长公主建的书院是学史书、学明法一类的,她在想是不是应该学小王爷那样建些专门学杂学的书院。
等到端木帝派来的人,长公主就可以回京了。来时寒风凛冽,回时春暖花开,长公主直到此刻才感觉她的心定下来了,这些多年过去了,她有时候都在想这一世是不是她虚构幻想出来的,但是经过这一战,她总算是新生了。
还剩下一个李丞相,不急,少承还小,可以等他长大了,慢慢收拾。而她总算能弥补上辈子的遗憾,好好享受一下自己的人生了吧。想着想着,她就想到了小王爷,那个白玉书生一般俏郎君,莫名的她有点脸热,这次回到帝京应该就要大婚了。
长公主尚未回京,帝京的风向已经变了了,那个能参政、掌兵权的长公主要回来了。
李程祥明显有些急了,“父亲,我派去的人打听到,那鲁王把他与其他的往来书*七*七*整*理信都给长公主了。”
李丞相毫不怀疑,这些书信中,必然有他与鲁王的书信,只是这东西已经到了长公主手里,他们又能怎么办呢?暗杀长公主后毁去书信,想都别想,“长公主眼下炙手可热,谁能动的了她?程祥,你觉得这些事儿,到如今陛下还不知道吗?”
不可能,长公主肯定在第一时间就把消息送给端木帝了,但是到现在,也没见端木帝对他们做什么,“父亲,儿子不明白。”
“陛下大概选择了暂时退让,鲁城这战虽然赢了,但是国库却空了。无论我们手里的底牌是怎样的,陛下都不愿意再起战事。”但是,等国库缓过来就不好说了,好在他李家权倾朝野,动了他们就是动一发而牵全身,如此端木帝才会至今按兵不动。
“长公主的四海钱庄已经让我们少了很多进项了,如今她又有了军功,日后恐怕更是难以对付。”李程祥感觉他们的路越走越艰难,总不能就这样等着被端木帝清算吧?
比起长公主,李丞相觉得更麻烦的是长公主与定川王的结合,长公主在朝中的威信空前的高,而定川王也不是个好相与的,层出不穷的花样,能赚钱、能得民心,“比起对付她,不如捧着她。”
李程祥一眯眼,问“父亲是说捧杀?”
“你说一个为长成的皇子会不会忌惮一个大权在握、又野心勃勃的长公主。”便是现在没这想法,他们也能让他有想法。与其与长公主硬碰硬,不如让她与四皇子分化、内斗。李丞相看着桌上的战报,有些庆幸,他没有一冲动就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