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婆忽悠成卷王的咸鱼(251)
回到长公主府,小王爷还是把这事儿给长公主说了,他总觉得荣亲王这情绪不是太对劲儿。
“阿谦可知这中原城的守将曾是少承的武学师傅。”
一记惊雷,小王爷是压根儿没注意过这些,但是怎么会这样?
看出他的不可思议,她最初的时候也是不敢相信,但是事实就是这样。玄字部人几经周折,算是搞清楚了这原因,最初的时候这胡将军其实是想将嫡女嫁给荣亲王的,可惜他们完全没有这个考虑。
胡将军自然心里有口气,李丞相他们不知从何处得了这消息,然后就去游说胡将军,没成想还真叫他们成功了。
小王爷摇摇头,这种人留不住,也不必留,只不过荣亲王少不得多了一些被背叛的感觉。“这人除了性子被诟病外,能力如何?”
起初,他觉得中原城的兵没什么实战的本事,但是若这领兵的人很有水平,或许就要重新考量一下了。
“他武艺不错,不过也确实没上过战场,这将军之位是当初父皇看在他已故的父亲面子上封的。”老胡将军是在边城守城的大将,最后战死沙场,唯一的独子自然没有再去沙场,可惜这唯一的血脉怕也是保不住了。
“这都是命,他自己选的路,也怨不得别人。我今天提了一下农学和土木学的事儿,想来明日就能传开了。”
长公主点点头,“委屈你了。”她不担心弟弟,因为他总会遇到许多这样的事情,胡将军的背叛并不是坏事,何况这是个不会对他们产生威胁的背叛。
“我只怕委屈你。”
朝堂上的众人依旧在攻讦小王爷,似乎这天下事都没有李程瑞一条烂命重要。不过几日时间,李丞相看起来倒是越发老态了,白发都多了许多。
端木帝似乎也觉得这事儿差不多该做个了解了,“李程瑞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此等小人无节,弃本逐末;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定川王行事虽然鲁莽,但并无过错。”
这是一锤定音了,众人没想到端木帝会给李程瑞这样的评价。还不等他们再辩驳什么,端木帝继续开口到,“孤听闻定川王在皇家书院提及的农科、土木科,此事乃国之大事,需得太玄门鼎力相助方可,孤命你在三年内完成这两科的教材编撰。”
天下间除太玄门外,谁敢说自己懂这些,所以这事儿除了定川王还真没人能做。不过选在这个时间点,恐怕也是因为这次的事情。
能把长公主和定川王逼离帝京,这事儿是很多人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些人都将目光移向了李丞相,只要他认下李程瑞的罪,这事儿就成了。
李丞相何尝不知道这是端木帝给他的下饵,但是他能不上钩吗?可以这代价却是要让他的嫡幼子背负一世的骂名,甚至是永生永世都不能翻身的骂名。他眼前一黑,险些晕了过去。
朝廷上突然的安静,不过几息时间,却像过了很久。李丞相最终还是站了出来,“老臣代不孝子谢恩。”
这话说完,他阴森森地盯着定川王,眼里流露出的恨意似乎要化成实质,恨不得穿透小王爷的身体。
被盯着的小王爷好似毫无感觉一般,回视着他,似乎在告诉李丞相,此事不止他不想罢休,他亦然。李程瑞一条贱命就想就此了解,怎么可能?
小王爷和长公主离京的事情就此定下,好多百姓只以为他们这是为了修书,为了造福百姓;但是朝堂内外不缺聪明人,已经猜到这是他二人主动求去,端木帝接着这机会允了而已。这三年,会发生什么呢?
澹台夫子是第一个到访的,他其实并不担心什么,相处了这么久,他难道还不了解这两位吗,没有做好准备,他们又怎么离开,区区一个李程瑞也配逼的他们离开吗?
“荣亲王的诸多事宜就劳烦澹台夫子多费心了。”长公主很客气的开了金口。
“荣亲王殿下哪里需要我等费心,不过臣子当做的事情罢了。”
小王爷说话可就直白多了,“澹台夫子看这些学子多久可堪大用?”
澹台夫子摇摇头,“都是有本事的,但是都是清高的。”要出仕,清高可是不行的,牛鬼蛇神你都要与之打交道,不然这心中的抱负要怎么变成现实。
“那就有劳夫子多费心了。”小王爷对这结论并不意外,便是隐世世家,也是世家,这些人高高在上太久了。不会弯腰怎么蹦高呢,难不成要直挺挺地往上跳?
“本宫与王爷不日就要启程,送予惊鸿的礼物,就劳烦夫子转交予她。”澹台惊鸿是长公主难得的、除了云梦郡主外的一个好友;只不过很可惜,他们大婚时,他们必然不在帝京了。所以她提前备了些礼物,祝贺他们大婚,也祝福他们的未来生活。
澹台夫子自是笑着应下,“王爷,老夫有一个问题,不问出来,这颗心总是得不到平静。”
“夫子想问特科?”
“正是。”
“其实没什么,特科给了更多人机会,端木国不该是一盘散沙,也不该只有一类人能够施展抱负。”
这个问题,早有端倪,但是没几个人看出来。小王爷不意外澹台夫子能发现,他说了一半、遮掩了一半。这事儿他还没有考虑周全,但是以后是势在必行的。一个国家要长久的发展,就必须进步,包括思想、也包括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