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婆忽悠成卷王的咸鱼(275)
小王爷那游记,他也眼馋了许久,磨了皇姐许久,才得了两本拓本。其他还有些靠枕个、抱枕、拖鞋,反正就是让孕妇坐着、躺着、走路更舒服的东西。在照顾妻子方面,他比起姐夫,那是拍马也不及。
澹台惊鸿温婉一笑,收下丈夫的好意,虽然不是他想出来的,但是终归是他费了心思了。这天下除了定川王,也没谁能想出这些。“那些书呢,我刚才随手翻了一本注解,写的很有意思,这些东西从未在帝京见过。”
“这是西南的某个隐士所写,因为姐夫的印刷工坊,许多名家、隐士都喜欢找定川百货去印刷自己的著作,但是这些书一般传播的范围比较有限,若不是我刚好在中原城,恐怕也要与这些书失之交臂。”
澹台惊鸿若有所思地问,“定川王大可将这些书分散到各地售卖,定川百货何处不在?”
“姐夫说天下人尚且不是人人都有判断力的,不是他们所熟知的名士所著的书,很少有人问津。”这些书放在中原城,都算是畅销书籍,若是放在帝京,恐怕堆起了灰都无人问津。好东西,还得要有识货的人才行。
澹台惊鸿不是不通庶务之人,稍一思量就明白了,“王爷此行可还顺利?”
荣亲王开心道,“顺利的超乎想象。中原城有康王在,胡将军就翻不了天。”
下午进宫,荣亲王在宫门口遇到了刚巧出宫的恭亲王,兄弟两个从来没熟悉过,彼此行了一礼就各自忙去了。去到天坤宫,给父皇母后请安,然后就说起了这次的差事。
“不错,你这差事办的比孤预想的还要好。”
“多亏了皇姐和姐夫的帮忙。”不然他可没那么铜币、货物的支持。不得不说,比起他这个荣亲王,百姓更信任定川百货,这大抵就是小王爷说的口碑吧。
“你属意左辰彦?”
“这人进退有度,满腹经纶,且很懂变通,儿臣看好他。”他安排去瀚海城的不过几人,这几个人都是他看好的,而这左辰彦则是其中之最。他之前也从五舅隐晦的话语中,知道皇姐的打算了,皇姐要做的事情,他拦不住,那他就把这些放到皇姐面前,让她亲自挑选。
无论岚城还是瀚海城,以后主管一方的官员自然是由皇姐亲自定下。左辰彦无论身份,还是才干都是最符合要求的。
“今年朝拜,你媳妇儿就不要进宫了,府里你自己安排好。”
想到刚才遇到的端木少商,他自然明白这是为什么。“父皇,今年可要再开特科?”
“不必,农学的几本书还需要些时间让他们消化,再等等吧。科举太频繁,选出的人太多,眼下没那么多空位去安排。”
恭亲王从皇宫离开后,径直去了李丞相的府上,李丞相被气吐血不是戏言,而是真的,自那以后他身子一直不好。恭亲王从各处寻了名医送去李府,就希望能治好李丞相。不说他们祖孙的感情有多深,但是没了李丞相,他基本与大位无缘了。
“祖父,你放宽心,银子的问题总有办法解决的。”官员的升迁都握在他们手上,民脂民膏不都是银子吗。
李丞相这一年来接连挫败在长公主与小王爷手上,底下的人都有些人心涣散了,毕竟这是赌上全家身家性命之事。这次又损失了一大笔银子,让那些出银子的人家怨声载道。
“王爷可知那铜矿在何处?”这是李丞相一直想不明白的事情,先不说端木国数十年都没有找到新的铜矿,便是真的有铜矿,端木诺翰他们是怎么在三个月里造出那么多的铜币的呢?
铜矿不易开采,开采后还需冶炼、铸造,这绝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
恭亲王也不清楚,但是他的人没有查到任何信息,他不仅想知道,更想得到,可惜了。“祖父,这事儿父皇做的很隐秘,除了端木诺翰他们无人知晓。”
李丞相叹了口气,这银子损失的可太不是时候了,今*七*七*整*理年雅城和扬城因为种植不善,粮产颇少,本就需要用银子去采买粮食,以保证私军的用度。到如今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还要想法子去善后。
恭亲王是知道李丞相眼下缺银子的,他来也是为了这事儿,“祖父,这是一百万两银票,是本王眼下能拿出来的全部了。”
李程祥没想到这外甥居然是来送银子的,一百万两倒也不是小数目了。
“王爷有心了。”
从丞相府出来的恭亲王倒是松了一口气,本以为李丞相会问他庶长子的事情。不过,这事儿他是白担心了,任谁都可能劝他,唯有李家人不会劝他。因为他端木少商,也是庶子,若是连他们都认为庶子低人一等,那么这大位还要争吗?
何况这胡元香做得来恭亲王妃,却不一定做得了皇后,过个几年他李家也就有了适龄的女儿了。
千百年来,嫡系为正统从未改变,只不过登顶之路一路血腥,胜者为王罢了。
端木少商并不是不想要嫡子,他与王妃行敦伦之事次数不少,可王妃一直没有怀上。但是端木少承的王妃却怀上了,比起膝下无子,庶长子便算不得什么大事儿了。
手里的筹码总是感觉不够,端木少商抬头看看天空,他是不是该与那人合作,但是那人可是有着狼子野心之人,与之合作不就是与虎谋皮吗?那人身上也流着端木家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