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婆忽悠成卷王的咸鱼(278)
小王爷心说这么说也差不多,“民间事有大有小,请诸位自行体会。”
送走了几人,小王爷想也不想的直接去了后院,也不知道那两个小崽子有没有闹翻天。抓了个阄,就好像打开了什么奇怪的开关,两个孩子一下都会走路了,虽说时不时还是会摔一下,但是完全不影响他们的行动。
能够自由行动的两个孩子变得活泼了许多,有时候奶娘一个人根本看不住他们。伺候的丫鬟、小厮恨不得两个眼珠子放在他们身上,生怕他们伤了自己。
等小王爷回去,果然这两个小团子又来粘着长公主了。要不是长公主不允许,这两个小团子是很想把小王爷赶走,他们独霸在长公主身边同吃同住的,也不知道两个一岁多点的小孩子哪学的。
哄着两个小团子自己玩的长公主抬头就看见大步流星走进来的小王爷,这不过片刻就谈完了?
似是看出长公主的疑问,小王爷笑嘻嘻地说,“都是大人了,总不能要我手把手的教,如今已经知道体察明情了,后面放到衙门里总该知道怎么做了。”
长公主可不信小王爷会这么糊弄,他比谁都看重这些人。不过有人要嘴硬,她能怎么办,自然是宠着了。“父皇问我们今岁要不要回帝京。”
刚好的是朝拜,理由也是现成的,不过长公主自己觉得时机未到。
“再等等可好,小石头和小竹子还这么小,父皇总不忍心他们受罪吧。”小王爷筹划已久的事情,已经差不多了,他可不想现在回到帝京,又要束手束脚的。
长公主点点头,这言下之意她自然明白,看看一旁玩闹的两小只,“你到底怎么招惹他们了?”
小王爷的脸瞬间就扭曲了,是他招惹他们吗,都快当祖宗供起来,还是不行,“我再准备一点新玩具,不信拿不下他们!”
“只有他们有?”
这可是送命题,小王爷立马笑着接话,“当然还有我们的,没道理只能小孩子快乐!”
长公主似笑非笑地看他一眼,那眼神似乎再说“那我就等着你做的大人玩的玩具了。”
小王爷笑着摇摇头,果断地选择了转移话题,“小景,你觉得宗族应该存在吗?”
宗族?这不是应该不应该,而是一直存在着的,她隐约记得小王爷吐槽过,细想一下小王爷的想法是对的,但是在现有的大环境下,宗族是无法替代的。
“宗族是以血脉为联系,然后凝聚起来的力量,只要有繁衍,就一定会存在。”她记得很多年以前,小王爷就吐槽过宗族势力,不过是因为宗族势大,有些地方的人只知宗族不知国法,更是以宗族利益为重,自私又冷漠。
“四舅他们在蒲村遇到个案子,娘家人、婆家人都在争夺一个女子,准确说是争夺这个女子所有的财物。”明明这是这个女子的私产,却要被所谓的“亲人”以血脉为由去掠夺走。
这女子,也就是杨李氏,也算是出自乡绅之家,父母疼爱,为她寻了门好亲事,在出嫁时给她备下丰厚的嫁妆。她所嫁之人也是良人,夫妻两个恩爱有加,生了一个乖巧的女儿。可惜飞来横祸,这杨大郎被一场意外带走了性命,留下这孤儿寡母的。
这杨家除了杨大郎,还有个杨四郎,是家里的老幺,大孙子、小儿子都是老家人的心头宝,可惜杨四郎是个被宠坏了的,一天到晚游手好闲全靠父母资助。
这杨四郎是个什么样的人,村里谁家不知道?但凡心疼女儿的,谁愿意把女儿嫁给这种人,偏杨家老太觉得自己的幼子哪哪都好,一心想给杨四郎选个方方面面都出挑的媳妇儿,拖到现在这杨四郎都没成亲呢。
早时,杨老太生怕自己和老头子走的早,长子不肯帮衬幼弟,所以他们就早早分了家,按规矩这家产的大头都是长子的,但是杨老太非说是幼子给他们养老,就把六成多的家产分给了幼子。
长子杨大郎因为只有一个女儿,族老们也就对杨老太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杨大郎和杨李氏都是会经营的,两个人没在村里守着那一亩三分地过日子,而是去城里开了个铺子,这铺子经营的有模有样的,赚了不少银钱,他们又回村里购置了不少的良田,租给佃户去耕种。小两口这日子过的有声有色的,虽说有时要应付来自杨老太的麻烦,但是一家三口都很幸福。
杨大郎外出进货,结果运气不好,遇到了强盗,别说走商的采买被抢了,便是小命也丢了。
杨老太知道这事儿以后,第一反应不是伤心,而是惦记杨大郎的家产。用她的话说,杨大郎无后,这家产自然该归属于他们杨家。但是这杨李氏还在,也生了个女儿,何况她的嫁妆也不少,这一琢磨,她就想出了个“绝妙的”主意。
让杨四郎娶了杨李氏,这样这些个财产不都归杨四郎了吗,反正杨李氏带着个拖油瓶肯定也没人看得上。
无独有偶,杨李氏的大嫂知道以后,也看上了她的财产,然后就撺掇李大哥去把杨李氏接回家,人接回来了,这财产不就回来了,等以后再把杨李氏嫁出去不就好了。前些年杨李氏的父母都去世了,如今长兄如父,谁能说他们的不是。
这李家大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被他媳妇儿一撺掇也开始搞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