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婆忽悠成卷王的咸鱼(288)
简单的照面,无果的结果。拓跋色勒想要的可不是这样的结果,他看了眼身旁的青衣谋士,见他没有反对,就开口说,“本王子听闻端木国人才济济,想来讨教一番。”
“你想讨教什么?”端木帝就等着他们开口呢。
“文臣比比学识,武将比比功夫。”
这听起来很正常,但是北蛮的文臣,有拿的出手的吗?朝堂上的官员,很多都是一副看好戏的样子。端木帝做在高位欣赏着下面这群蠢而不自知的官员,也许他该谢谢这位三王子,虽然茶叶降价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增加销售量啊,国库可是缺银子的。
李丞相也没有出声反对,在他看来,北蛮此举就是为了试探军力,不止北蛮人想看看,他也想看看。
于是这你情我愿的文武比试就此定下。文比诗词、算学、经义,武比射箭、单人比武、马术。北蛮的文比只有一个人,就是那个青衣谋士,看着他风轻云淡的样子,好似胜券在握,让很多朝臣心有不满。
比试规则并不复杂,先文后武。北蛮国的青衣男子,无名一对三,分别是王博学(宗正的女婿)、刘林海(大司马刘世贤的侄子)、李程祥。
拓跋色勒对自己的谋士很有信心,一脸挑衅地看向端木帝,“本王子愿意拿出500匹战马作为比试的奖励。”
端木帝对朝臣并没有什么信心,他可不想当冤大头,但是眼下不给出对应的奖励也不合适,他看向小王爷。小王爷看到端木帝的眼神,自然明白他的想法。
第82章
“区区500匹战马?三王子是没有信心吗?”北蛮的战马可是好东西,小王爷对文臣没信心,但是对武将有信心啊。
拓跋色勒看着俊秀的小王爷,恨恨地一笑,回道“500匹一场,今天三场就是1500匹,就是不知道你们泱泱大国准备那什么出来奖励胜利者?”
“我端木国好东西还真不少,不如这样,文比、武比,你们每场都出500匹战马,我们出对应价值的食盐、茶叶。”小王爷可不做亏本的买卖,这些东西价格高、利润也高,虽然都是北蛮国的刚需物品,但是不会影响增强他们的战力。
无名看了眼小王爷,“对应价值是多少?”
果然是个聪明人,可惜了。小王爷本也不指望在这小细节上能坑到北蛮国,他要的是战马,“你们给出的战马是什么品质,我们给出的食盐、茶叶就是什么品质。至于对价,可以现在就定下,只要三王子有权利签订这国书就行。”
无名想用中等战马换下等的食盐、茶叶,因为量大,可以满足更多人的需要,但是他心知这是不可能的。这些东西首先要满足的事贵族的需求,所以至少是中等换中等,上等的战马是不可能给端木国的。
他选择背弃端木国,是因为他在北城被陈王的幼子祸害的家破人亡,投奔北蛮也不过为了报仇罢了。哪个国家的贵族都一样,都是只顾一己之私的败类,若非是为了报仇,他又怎么会屈身于北蛮。
“本王子自然有权利。”三王子不知道无名的想法,但是他的决定正如无名所猜测的一般,只考虑贵族。他给出的战马都是中等的,但是其中300匹兑换的却是上等的茶叶、食盐和布料,余下的部分才是中等的茶叶和食盐。
小王爷与端木帝会心一笑,这结果再好不过,希望文臣稍微有用一点,要是能赢一场就好了。
小王爷已经想好了,等比完,他就派人往北蛮国去散步谣言,就说三王子用战马给他们北蛮贵族换了好些金贵的宝贝,甚至不要普通百姓生活所需的粮食、食盐、茶叶。
正式的比试第二天就开始了,北蛮的人,水平最高的在参加比试,其他的人也没什么资格担任裁判,但是全由端木国的人当裁判自然也是不合适的,于是双方的约定就是比试后,由北蛮的人誊抄,再由端木国的人来做评审。
无名不愧是被北蛮国倚重的谋士,以一敌三,丝毫不落下风,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出现了,端木国的文比,三场全败!
最可笑的是刘林海,一个主管税务的官员,算学差到出奇,二人对弈的题目是鸡兔同笼的题目,即: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这刘林海急的满头大汗,却还是算不出来,众人等了一炷香后,他给了各答案,名曰“数只”。再看无名不过心下一算,就得出了鸡有23只,兔子有12只的正确答案。
李程瑞的经义更是早就忘干净了,他本来不想下场,可惜被端木帝点名参加,压根儿就没问他要不要参加。别说辨析了,就这原文他都不记得出处了。
端木帝的黑着脸看着下面的文臣,果真一群废物。拓跋色勒则是张狂地笑着,“多谢陛下慷慨。”
端木帝自然不会反悔,只是有些人总该为自己的无能付出代价,无能之人岂能占着官位。
小王爷看着无名,连胜三场,未见他有丝毫的动容,似乎这样的取胜对他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他昨天晚上已经从玄字部那里知道他的过往,这般人才确实可惜,但是这人也确实偏执。他欣赏他的才华,可惜只能为敌,再见面大概就是在沙场了。
隔日便是武比,拓跋色勒派出了两位他们北蛮国的勇士,单人比武的环节,他对小王爷发起了挑战,“定川王,可敢与本王子一战,若是你输了,就要将长公主让于本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