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婆忽悠成卷王的咸鱼(311)
“岚城是你封地,你这是嫌弃岚城太远?”
长公主无奈地开口,“父皇,儿臣与瀚海王一样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不该有封地的存在。”
前几日,瀚海王上折子,请求交还封地。长公主也是知道后,才决定上朝的。她若早于瀚海王交还封地,无论瀚海王交还是不交,都将被人非议。
一直默不作声的荣亲王站了出来,“儿臣有本要奏。”说着,他就将怀里的奏折递给了王公公。
长公主看着他目不斜视的样子,感觉有点不太对,这折子怕不是因为她吧?
端木帝看着荣亲王呈上来的折子,一脸的似笑非笑,“荣亲王奏请加封长公主为镇国长公主,准她上朝听政,享亲王权利。”
话音一落,满朝哗然。长公主之前虽然可以上朝,但是这只是个例,若是等同于亲王,岂不是说长公主也有继承权了?
宗正岂能允许一个女子压在他们头上,“陛下,长公主参政本就不符纲常,如今长公主自愿卸下一身权利,回归后院,何不如了长公主的愿。”
这话着实挂念堂皇,小王爷听完感觉自己的脚有点想不受控制的踹出去。“殿下何时说过什么回归后院?再说,本王乃是长公主殿下的驸马,若说回归后院,那也该是本王才对。”
宗正被小王爷一噎,他哪能想到小王爷会如此厚脸皮的说自己才是内眷。“定川王慎言,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何曾有过女主外、男主内。”
“有啊,除了本王以外,这样的也不少,我定川百货内有不少事女子当差,她们赚的可以她们丈夫多的多,不让她们主外,是说家里不缺钱吗?”
“男子岂能由妇人做主?”
“宗正怕是不知道,这百姓一年到头出去吃喝,手头甚至存不下几两银子,难不成为了这莫须有的理由就不顾家里的生计了吗?”生死面前真的有人去顾忌男女吗,让女子能赚钱,才能让她们有底气去说“不”。
“好了。”端木帝打断了正准备反驳的宗正,“孤的长公主,功在社稷、德协股宏,区区一个镇国长公主有何不可?”
五岁保护皇后顺利产下嫡皇子,九岁开始处理朝政,十一岁与定川王奔走四方为救民于旱灾中,十三岁在各地修建抚孤院救助孤儿,十五岁与定川王一起为天下学子寻求明书典籍,十七岁开办四海钱庄,先后为平叛大军筹集数十万两白银,十八岁亲自率兵平定鲁城叛乱……
这一桩桩一件件,满朝文武谁人可比?
“册封长公主为镇国长公主,享亲王权利,赐免死金牌一枚,赏黄金十万两……”端木帝收回了岚城和四海钱庄,但是给予了丰厚的赏赐,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弥补。
看着一旁与有荣焉的小王爷,端木帝接着说,“赐定川王皇商身份,其旗下所有商铺的*七*七*整*理税额减半,其爵位可传七代,另赐免死金牌一枚。”
定川王的功绩并不低于长公主,甚至还要高出一筹,但是一个外姓人能得到免死金牌,这份殊荣可以说是前无来者了。
小王爷一呆,没想到还有他的赏赐,本以为最多只是加个称号,没想到端木帝这般大方。
今天大概是个好日子,端木帝又连发两道升职,一是册封皇四子端木少承为皇太子,二是册封皇四子之妃澹台惊鸿为太子妃,并将其所著的《女子传》列为端木国女子必读书目。
如今端木帝膝下只有一个嫡子,这太子还能有什么争议,如今不过是一切尘埃落定罢了。
下朝以后,长公主、小王爷,还有太子一同随着端木帝去了后宫。皇后自然知道前朝的事情,但是她不关心那些,她只是关心她的宝贝女儿是不是又要离开了。
“景儿,父皇的免死金牌都给你们了,你们还要走吗?”
长公主依偎着皇后,“母后,儿臣想去到处走走,这天下这么大,我都还没有机会好好地看一看。”
太子看着皇姐,眼中也流漏出了不舍,连母后都明白皇姐这是要离开了。“皇姐,朝上一堆事情,你总不能就这样不管了吧?”
“无非就是吏制变革,要不是父皇一直拖着,这事儿早就解决了。”
端木帝毫不掩饰他的厌恶,“孤对着那群人的蠢脸几十年,实在看腻了。说说看,你们是什么想法。”
“父皇,有些官员还不到罪无可恕的程度,不如给他们个机会将功折罪的机会。”
这说法比较委婉,其实就是为了新老过度。一次性换掉现有的全部官员,很可能让有人些人伺机闹事,何况这科举选出来的人也不够填满这些空缺。
“科举,孤打算每三年举行一次,等这些人换的七七八八了,又要如何是好?”若是二三十岁考中,还可以在朝为官二三十年,但是这官位可不是能随时新增的。若不是考虑新人的安置问题,端木帝本来打算头几年,年年开恩科。
长公主看了眼一旁的太子,问“你觉得左辰彦、闻人瑾、澹台晓博、徐耀辉四人如何?”
太子很看好这几人,也知道端木帝对他们几人后续的安排,但是长公主这问题,他灵光一现,“皇姐是说让举子先去各城池,从小官做起?”
不是官大官小的问题,而是实务经验的积累,这四人锻炼了几年再回来,绝对不可与当年同日而语。考过了科举的书生,也依旧是书生,并不代表他们就是合格的官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