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八零路人甲美食暴富(109)
“这……这点心肯定好卖,味道咋这么好?香啊!我得给我闺女带两个回去才行。成本核算了不?我拿工资买两个。”
刘厂长一边说,一边蠢蠢欲动地想要再偷偷摸摸拿一小块。
秦欢笑着把盘子挪开,道:“成本算下来大约六分钱一个,毕竟又是咸蛋黄又是猪油的,还加了糖,肯定不能便宜了。”
刘厂长点头,“是,这个成本能接受,和五仁也差不了太多。里头还有咸鸭蛋,算是半荤的,说不定在大伙眼里比五仁里头的松子核桃橄榄仁划得来呢。”
听刘厂长的口气,像是已经决定要生产这几种新式月饼了一般。
“这个还是去供销社做了试吃再决定,万一有人就刚好不好这一口呢?”秦欢笑着说道。
“那不会,我的舌头都算挑的了,这蛋黄酥保证有市场,我看没人会不喜欢吃,我先找人去收购咸鸭蛋,你们到时候看试吃结果多做一些,我还要预定一些送我那几个老朋友呢。”
刘厂长一边看着蛋黄酥蠢蠢欲动,一边把准备带回去给闺女的两颗仔仔细细用油纸包好,细心极了。
“那好,我争取早些把大家都教会,后面赶起工来也没那么忙。我也带四个蛋黄酥回去,价钱就从工资里头扣吧。”秦欢看了一眼厂房的表盘,已经快到中午,她也该下班了。
张姐招呼着大伙儿把烤好的月饼拿出来晾凉回油,显然也准备下班了。
刘厂长索性摆摆手,提前给大伙儿下了班。
张姐把月饼都用纱布盖上,防止落灰,这才招呼大家解散。
剩下的十四个蛋黄酥也不好分,索性就让点心组的人一一认购了,这刚出炉的漂亮点心,能用成本价买下来,她们倒是占便宜了。
秦欢带着四枚珍贵的蛋黄酥赶回店里,正是用餐高峰期,大伙都在忙着营业。
秦欢先吃了饭,也赶紧加入了收钱打饭的队伍。
等用餐高峰期过去,秦欢才神神秘秘地掏出了那四个蛋黄酥。
店里的六个人一人分半个,再给佳豪单独留下一个,正正好。
大伙儿也习惯了秦欢时不时带好东西回来,熟门熟路地围坐过来,看着秦欢切点心。
蛋黄酥丰富的口感和味道自然很快就征服了几人。
得知这是食品厂中秋要推出的新品,大伙儿都笑着承诺到时候要照顾食品厂的生意。
第61章
刘厂长说了要办试吃就是真的要办试吃,这两天他让销售部跑了不少个供销社,本县几个镇里的,附近县城的,市里的,甚至还有省城的一家供销社。
这么多家供销社搞免费试吃活动,食品厂也是下了血本的。
下了这么大的血本,成效自然十分不错,甚至比刘厂长想象中还要好。
办了这一场试吃之后,有不少单位都点名要购买他们厂的月饼作为节日福利。
许多供销社见大家的反响都那么好,也纷纷下了订单。
一时间,各处的订单奔涌而来,工厂的电话就没有消停过。
这下子食品厂可要忙起来了,点心组十五个员工天天忙得昏天黑地,水都顾不上喝一口。不过她们都忙得很开心,忙起来才证明厂子的效益好呢,她们这个月的加班工资和奖金是稳了。
和点心组不同,罐头组最近倒是闲散了不少。
自从立秋以后,葡萄、桃子、苹果和梨等本地常见水果就陆陆续续下了市,橘子和柿子又挂在树上还没有熟,没有足够的原料,罐头组每天只需要花一个上午就能把所有事情都干完。
萧萧索索的工作让大伙儿都有些心慌,即便每年都是这么过的,但今年在红火的点心生产线的对比之下,罐头组的人还是有些心头发紧。
就连那拌饭酱生产线,都还是安安稳稳地生产着呢,每个月都有不少新订单,原料也没缺过。
一时之间,一个工厂的三条生产线,两条都在火热地忙着生产,就只有罐头组闲闲散散的,两相对比之下,罐头组不少人都有些后悔,要是当初能咬咬牙去新的生产线,红火的就该是她们自己了。
刘厂长眼看着点心组忙不过来了,新订单又源源不断地涌上来,只好和张姐、秦欢商量了,让罐头组上午忙完,就去点心组帮忙,奖金按帮忙的天数另算。
有活干有订单就意味着有奖金拿,但是订单没有生产完,不仅赚不到钱,还得扣违约金,张姐自然不会拒绝罐头组的加入。
至于罐头组的员工,大多也是愿意的,毕竟奖金是实实在在的钱,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月饼的制作流程很容易分割成流水线作业,在张姐的培训下,罐头组的人都分到了团馅、和面和磕咸鸭蛋一类的简单工作。
林婶作为罐头组的组长,自然是要打头阵,第一批上手学和面。
只是月饼饼皮是加了糖浆、食用油和枧水的,搅拌起来很难,想要混均匀确实需要费一番功夫。
而且做好的饼皮还得分成均匀大小的小剂子,每个都得上称,保证面皮和馅料的比例合适。
林婶本来就不熟悉白案,往年都是穆师傅带着大伙儿干,她仗着自己组长的身份,并不亲自动手做,自然比其他员工都要生疏得多。
现在轮到她上了,光是和面就得花不少时间,面剂子更是要加加减减捏不少次才会合格。
其他工人都进入状态了,一组一组地进行流水线作业,她还在和身前的一盆面团较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