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八零路人甲美食暴富(166)
秦欢知道自己这一步走得有些冒险了,但是要做生意,总要有些魄力,她相信,方便面厂一定会成功。
即便市场上已经有了这么多老牌竞品,但秦欢相信,有酱包和菜包,甚至带了卤蛋包的方便面,一定不会在市场竞争中落于下乘。
只要宣传做得好,秦欢敢肯定,秦记食品厂生产的方便面,将来一定会鲸吞蚕食一大片的市场份额。
……
很快,秦记食品厂就招完了工人,一百来号的女同志和三十多号男同志,差点就赶得上造纸厂的工人数量了。
这一次厂子倒是没有包食堂了,而是从隔壁的秦记餐馆总店定套餐作为员工餐。
这家店自从造纸厂倒闭之后就受了重创,生意萧条了一大半,如今食品厂办起来了,总算是久旱逢甘霖,又焕发了生机。
秦欢把方便面饼、酱包、风干蔬菜包和调味粉包分了不同的生产组,面饼需要的人手多,又分了四个小组,自上而下实行层级管理,各小组的组长由每月综合考评最高的员工轮流担任。
同时,全勤奖、绩效工资、组长补贴等各种奖金也都梳理明白了,让大伙儿都明白多劳多得、高质保量的道理。
员工培训完成,在几挂鞭炮声中,方便面厂就正式动工了。
……
秦欢没想到,方便面厂正式开工这一天,县长竟然又抽时间来调研了,这次刘厂长也跟着一起过来了。
秦欢得到消息的时候还在厂里盯着工人操作设备,只来得及把无菌衣匆匆脱掉,挂着笑容赶到了厂子门口。
“有失远迎有失远迎,领导怎么有时间来食品厂调研了?也不先找人递个话,我好准备准备。”
县长同志已经把厂子打量了一遍了,笑着回道:“秦厂长这厂子办得不错啊,比造纸厂干净些。”
“这厂子是做食品的,自然要干净一些。领导要不要进来参观参观?只是又要麻烦您换衣裳了。”
秦欢见过这位领导一次,自然没有头一回那么拘谨,如今都敢打趣两句了。
“走,老刘,咱们都去瞧瞧,我还没见过做方便面的机器呢,听说都是从国外进口的高科技吧?”
经过一系列的消毒流程之后,几人才成功进入了厂房。
这厂房已经完全变了个模样,连天花板上面的灯都换了一批更亮的,更显出厂房的干净整洁。
“这面粉是最好的富强粉,呦,还是大牌子呢。”县长看着工人们往机器里倒面粉,笑着说道。
“是,咱们临江县产的面粉筋性不够,用来做松软的糕点倒是合适,但用来做面条就不够劲道了,只能去外地买高价的面粉,咱们不能对不起消费者的那张嘴嘛。”
听了秦欢的解释,领导这才笑着点头,“是该这样,做生意讲的就是一个诚信为本。”
“我看厂里大部分都是女工?造纸厂这回倒闭,多了不少失业的男同志呢。”
“对,咱们食品厂重活不多,细致活倒是不少,女同志心思细一些,也注意干净卫生,这一次就多招了些女工。等我丈夫在广市的建材市场开起来了,男同志们还可以南下谋生嘛。”
“咱们临江县还是太穷了……”县长叹了一口气,“无矿产缺能源,又多山少地,咱们临江县确实是先天不足。不过正是因为这样,你们这些搞实业的能把厂子开起来,我才佩服呢!路是人走出来的,你为大家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秦欢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也是刚好有这好手艺,又有几分好运道罢了。咱们临江县虽说啥都缺,但最不缺的就是热爱劳动,努力奋斗的人,我相信,靠着咱们的努力,临江县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县长又笑了,“是,有了你们这些厉害的同志,临江县肯定会越来越富裕的。你放心,别管外头这么多风波,只要你还在临江县,秦记食品厂就一定能安稳办下去!咱们县的发展,离不开你们这些私营企业呢。”
秦欢知道县长这是要给她撑腰,定她的心了。
老实说,听说外面几个典型的私营企业家落难之后,她内心也是有过恐惧和纠结的,甚至晚上躺在床上,她还有过把厂子都变卖了,资金入袋为安的想法。
在这个历史巨变,云波诡谲的时期,或许缩进龟壳里头保全自身是更好的选择。
但是她不甘心,这一个个风口,一条条商机,她不愿意放弃。
人活一辈子,总不能浑浑噩噩地混过去了,她的上辈子已经浪费在日复一日的琐碎工作中了,这辈子,她总得拼出个人样来。
不管结果好不好,她总算是已经努力过了,将来老了也不会再后悔。
现在,有了县长的这番保证,她算是能安下心了,总算是敢放开手脚继续干下去了。
“领导放心,秦记食品厂一定能混出个样子来,将来,咱们临江县产出的方便面,会走向全国各地,临江县的人们,也都会过上好日子!”
县长欣慰地笑笑,希望他也能看见那一天吧,真是不敢想呢,一个偏远的小县城,能发展成那样吗?
但是他相信,秦厂长有这个实力,就像辣条和泡椒笋一样,秦记方便面也会顺利推广到全国的。
有了实业,县里的经济才会盘活,工人多了,大家兜里的工资多了,消费也就多了,资金流通起来,大伙儿才会越来越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