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美人带球跑(38)
“小朋友,你打算卖多少钱?”
“二十。”
小男孩说完忐忑的望着她,看她许久没说话,他又忐忑开口:“要不,十六也行。”
看来是急用钱,孟又灵已经打算买下。“是拿钱给妹妹治病吗?”
“嗯。妹妹咳嗽,还发烧。”
“好。”
二十块,一分不少。她买下了这把大刀。翌日买了猪棒骨,她一个人在屋里抽刀出鞘。
从未学过的女孩子,拿刀都不知道该如何。换了好几个姿势,最后用了个简单的上劈姿势,举刀往下砍。
如果这刀真的锋利,那骨头自然不在话下。如果是把空有其表的玩意,那她二十块打了水漂。
没关系,如果那真是宋星,她这回应该给他解了燃眉之急。怀着这样的心理,她铆足了劲儿顺势而下。预想中的卡巴停滞完全没有。只听轻轻一声响,骨头应声而断。整齐的断为两截,切口非常平整。
“好刀。”
她轻轻叹一声,含笑抚摸刀身。将刀鞘清理的一尘不染,还刀入鞘,将它也放进了中转站。
真好的运气,居然弄到了这么好的刀。这刀在古代绝对是宝刀级别,这时期没落了,否则可不止这个价。
那天太晚了没法打听,也不确定到底是不是宋星兄妹。前世被批的时候是他明里暗里维护她们母子,才让她们在许康南去世后平稳度过。如果真的是他,她不能让他今生依旧孤苦。
自己得了这么好的刀,哪怕不是宋星她也打算帮一把孩子。晚上下班,她驮着一小袋子粮食去了那边。
屋里男孩刚给妹妹吃了药,看到是她,神情一瞬间非常紧张。“姐姐、我、钱都给妹妹看病了。”
“我不是来退货的。”她开口说明,男孩顿时放松下来。“你们家里还有其他大人吗,平时吃饭怎么弄?”
“有姑姑,姑姑会……”
“姑姑给你们送粮食?”
男孩咬着唇不说话,视线转到她手里提着的袋子上。沉默一瞬后才开口:“姑姑只给一点点,家里已经断粮好几天了。邻居大娘给了我点儿玉米,那些钱我给妹妹看了病又买了玉米面。”
“这是面粉,你会做饭吗?”
男孩点点头,道谢接过后发现居然白面。他原以为这么多,也许是黑面,或者高粱面。万万没想到居然是白面。
“姐姐,这个太贵重了。”
“妹妹病着,得吃点儿好的。”看着孩子干瘦的模样,心中一软伸手摸摸他发顶。“你几岁,没去念书吗?”
“十三了,五年级没念完。”
辍学了,这时期还未实行义务教育。虽然收费不高,可奈何这时期人们太穷。尤其他失去双亲,能活着已经是难事。
“街道的工作人员没说怎么安排你们吗?”
“调解了,姑姑养。”
“姑姑多长时间来一次,住的远吗?”
“在城东,走路得半小时。她、半个多月来一次。”
“你们的房子是公房?”
“不是。是爸爸单位分的,好像是属于个人的。”
距离成年还有五年,那这五年怎么过?孟又灵看着这俩瘦弱的孩子,想着前世听到的关于他们兄妹的话。目前来看都对得上。
前世,宋星的大刀没卖出去,妹妹也没得到及时治疗。因此双耳失聪,慢慢的话也不会说了。
“我在一中教书,要是遇到什么难事儿可以到那儿去找我。我姓孟,你就说找初二教数学的孟老师。”
一听她是老师,而且还是教中学的,男孩对她更加尊敬。“谢谢孟老师。”
她看到了墙上贴着的奖状,这孩子连续几年的三好学生。进门的时候他手里拿着书,好像是五年级的课本。
看她在看这些,男孩有些局促开口:“借的书,也不知道写的对不对。”
她看了眼他写在桌子上的数学题,几个知识点全都对。她含笑点头,男孩终于笑起来。
“你有石板吗?”看他点头后她继续说:“可以自己先学,有不会的晚上到我家去,我教你。”
“真的嘛?”
“真的。”
“谢谢孟老师。”男孩郑重给她弯腰道谢,满脸都是感激之情。他很喜欢读书,可后来家里出事小学没读完就辍学了。
告知男孩她家里地址,三天后下班男孩背着书包蹲在她家大门口,同行的还有那个小女孩。兄妹俩看到她回来齐齐站起来,怯生生的望着她。
“外头冷,来了好长时间了吗?快进屋,进屋暖和。”
她这样的态度让孩子心神一松,跟着她进了屋子。男孩非常懂事,进屋放下书包就提着桶出去,很快捡了柴火和煤进来。屋里炉火熄灭,孩子手脚麻利的捅开,将柴火有序放入引火。
孟又灵也不拦着,他来是有所求,让他做些事儿他心里能坦然些。孩子生了炉子,又点燃炕灶。锅里加了水。
“孟老师,您还没吃晚饭吧?你要吃什么,我来做。”
“熬粥,我泡了些菜,做菜窝窝吧。你会吗?”
“会,我七岁就会做饭,基本的都会做。”
“好,那你多做一些。”
孩子听话的做了两人份,可孟又灵又往里加了一勺面粉。他看了一眼没说什么,将面加入野菜碎,和面蒸了一锅窝窝。
孟又灵不用做饭,自己在家里将换下来的衣服洗了。冬天外头会冻硬,她就耷在了火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