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少爷他柔弱可妻(167)
祝云骁给自己这块虎符是做什么呢?居然还假死回京,祝云骁没死这件事,太子知道吗?文王知道吗?这可是欺君的大罪。
带军统帅擅自回京,可不只是一个人掉脑袋就算了,说不定还会连累整个国公府,大少爷有些生气,祝云骁总是这样,有什么计划从不与他说,莫名其妙。
大少爷去找了卫国公,对方脸上仍然是一脸的悲伤,见到大少爷时眼中悲伤加重。
林茂勋伸手掩盖眼中情绪,强行扯了个笑意,“瑾儿可是有事找爹爹?”
“爹爹,祝将军他……还下落不明,您怎么也要离开京城呢?”
林茂勋脸上皱纹密布,仿佛一瞬间苍老了许多,他背着手,低沉着声音道:“朝堂之上风云诡谲,岂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
大少爷心中愈发沉重,被这严肃的氛围感染,他觉得好像要发生什么大事,所有人都有所行动,祝云骁偷偷回京,卫国公却被调了出去,京城暗流涌动,一种即将天下大乱的恐慌感袭来。
“不去不行吗?爹爹若是走了,瑾儿害怕。”
林茂勋望着这个从不会在他面前撒娇的儿子,如今满眼都是委屈与惊慌,他却感受不到被依赖的喜悦,唯有无力。
“圣上近几日免了早朝,推脱说身体不好,一连几日朝臣联名上书请求御书房议事,全都被文王驳回,文王的心思已经昭然若揭,这次更是指明要我前去镇压流民之乱,怕是文王对我一直以来从未坚定站队心生不满。”
“这次文王调了一整个南营的兵力前去平乱,大材小用也不过如此,大军全在西域,京城只剩下西北东三营防守,实在是不妥。”
当亲儿子养大的孩子不能接班,亲生儿子如此优秀却又传来噩耗,许是接二连三的震惊消息令林茂勋心理防线溃败,他对着这个懂事理却未出仕的孩子讲起了如今的形势。
说完又觉得自己可笑,竟然与一个孩子抱怨自己的苦楚。
但大少爷完全听进去了,不过是去平灾民之乱,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因为吃不上饭不想被饿死才决定反抗,如何犯得着动用整个南营的兵力?
这么大规模的调兵,但凡皇帝清醒都不会同意,早在宫中时就听闻当今圣上身体欠佳,一整日都要卧在榻上听人读奏折,如今看来恐怕是文王干的也不一定。
他思索再三,抬眼道:“我也去吧,灾民也都是可怜人,我不去前线,只想着帮爹爹多救济一些灾民,多个人也多份力,早点解决饥荒与叛乱,我们也能早点回来。”
林茂勋一惊,连忙拒绝:“你腿脚不便,还是留在京中吧。”
大少爷神色骤然黯淡,眼眶霎时通红:“爹爹也嫌弃我腿脚不好吗……”
“……”林茂勋哑然,许久才说:“好。”
阿季知道了大少爷也要去兖州,坚持也要跟着过去,林怀瑾拗不过他,只好让他一起。
有了阿季收拾东西,他还乐得清闲。
祝云骁只出现了那一次,第二日晚上大少爷还以为他会偷偷摸摸过来,等了好久都没等到人,最后迷迷糊糊着睡了过去,在梦里好似被人亲了,醒来又一阵空落落的,好似没人来过。
大少爷又开始怀疑那晚的色鬼到底是不是祝云骁了。
兖州比起西域近了太多,一天时间便能到达,大少爷与林怀玉一同坐在轿子里,跟着南营兵马一同出城,路过城门时,见守门士兵在严查过路行人。
没有接应人的,一律不准进京城。
林怀玉仍然用着那副阴森森的表情,笑着说:“这是文王的命令,严查每一个进城的百姓,确保没人能溜进去。”
大少爷不想搭理他,但听到他提文王还是忍不住阴阳怪气,“文王什么都跟你说,你们关系挺好啊,什么时候封个郡王玩玩?”
林怀玉笑了一声,径直盖住了窗帘。
早晨出发,午时便已行至一半路程,带着兵士走的路都远离村庄,安营扎寨之地旁边正好有一处茶馆,大少爷下了轿子想点杯茶,被老板问住。
“军爷,这是做什么去啊?”
林怀玉放下碗,冷笑着说:“不该问的别问。”
老板讪讪的笑了两声,不再言语。
大少爷看着林怀玉的模样,反骨又立了起来,也放下茶碗,乐呵呵的与老板说话:“老板,听说南边有个地方闹饥荒啊,没影响到咱们的茶生意吧?”
“饥荒?这年头还能闹饥荒?种地的比我这做生意的还有钱,我都想去种地喽。”
林怀玉脸色一变,大少爷与卫国公也觉察出不对劲来,京城一切信息来源都靠各地官员上的折子,文王应该不敢伪造军情吧?
再次启程走了两个时辰,进了兖州地界,林茂勋特地又派人去问了几个庄稼汉,得到了结果全都是粮食充足,城里也处处张灯结彩,准备着过元宵。
情况愈发异常,直到天黑,才联系上当地官员,听说卫国公是来平乱的,还带着整个南营的军队,兖州府带着大大小小的官员吓得跪倒了一地。
“国公爷,自小官上任以来,税收与征粮完全是按照国家政策,从不敢多收一锭银子,不敢多收一粒米,百姓虽有贫苦,却能维持温饱,何至于去起兵造反,本府以这顶官帽子担保,确无饥荒,确无叛乱啊!”兖州府说罢,抬起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