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乖”夫郎(105)
徐钰虽不清楚缘由,却也没多问,只道:“大哥,一路小心,到了驿站就写信。”
这是他们早就约好的,府试结束前的书信都寄往西城驿站,府试结束后书信直接送往淮南县。
“知道了,你俩小心,客栈不清净,让王伯带着你俩找个宅子。”
闻言,一旁安抚马儿的魏景行微微挑眉。
目送车队走远,徐钰拱手跟一旁的学子行礼,“学兄,就此别过。”
马青云回礼,背着书篓往主街去。
徐钰回头与两位镖师商量。
王镖师握拳道:“小东家放心,东家已经吩咐过找个僻静且离府衙近的宅子,我们对西城熟,找个单劈出来带灶房的小院不成问题。”
徐钰一直琢磨着马青云,他大哥明明捎人上路,却从不要他和人去搭讪,甚至有意无意隔开他们。
心如猫抓,可惜忙糟糟找院子,一直没顾得上问。
待小院定下交了房费,收拾屋子的间隙,徐钰才找了机会打听。
王镖师满脸为难,道:“小东家,眼看就要开考,你得沉下心看书。”
“我不知道缘由沉不下心。”徐钰一本正经。
第58章
见小东家如此执着,王镖师生不如死,早知道,早知道他就出去买菜了。
魏景行拍打着衣袖进门,见两人僵持,眼神微不可见的在王镖师身上多停留了几息。
王镖师垂在腿侧的手不自觉捏紧裤子,东家明理和善,小东家也宽厚,就是这小东家的夫郎,貌相文文弱弱,可盯着人看时,眼神总是凉飕飕。
“王伯,说说吧,我也想听听。”
王镖师恨不能跪地上,东家明确交代,不能将马学子的事儿说给俩小的听,可现在······
因着弟弟自小就盼着念书,早先因着家穷,弟弟的求学之路可谓是难上加难,因此现在虽发家了,但徐茂对读书人尤其是贫苦人家的读书人,格外多了一份怜惜。
不为别的,就想着若自家没发迹,没魏家鼎力相助,弟弟也能遇见惜才之人拉一把。
因此,车队在驿站修整时,对同住大通铺的学子给了些照顾。
也就分了点干粮,买来的热水让人自取自用,这点小事,在他看来真没什么。
有人相助,马青云自是感激,就着徐家额外添的油灯看书时,见徐茂竟还识字,特意聊了几句。
一来二去之下,徐茂也就知晓他来自西乡县,二月县试名列前茅,家里咬牙借了银钱做盘缠让他来府城一试。
顺道说了自家情况,尤其介绍了三弟,想着同为读书人,两人肯定说得来。
只是,到午夜时分,徐茂彻底歇了让人跟弟弟相交的心思。
驿站大通铺是炕,冬日里会添柴烧炕,但床铺费也贵,一人三十文,其他三季,都是二十五文。
按说开春后夜间也不会多冷,更何况,这些人挤在一个炕上,一人一条被子,再如何也不会冻着。
未免镖师们晚上动手动脚,徐茂专门将靠墙的位置留给马青云。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马青云夜半会钻到他被窝,要给他······
出门在外,最忌沉睡,何况徐茂还有些拳脚功夫,即使歇息也极为警惕。
被子刚动,眼睛还未睁,已经握住伸来的胳膊一扭。
“啊~”
一炕的镖师被一声惨叫惊醒。
点油灯后就见徐茂坐在炕头,马学子抱着胳膊缩在墙角处,“我,我冷,想拉徐大哥你的被子······”
王镖师清楚地看见,东家的脸色黑的如同锅底,他走镖多年,也算有些见识,见此情形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只是,有人主动投怀送抱,为什么要拒绝?
他不是很理解东家,却也开口帮忙解围,主动邀请马学子换床位,免得两人尴尬。
徐茂没允,只是这次熄灯后,暗暗警告马青云安分些。
当然,这些王镖师是不知道的,他只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猜测娓娓道来。
徐钰瞪大眼睛,马学兄竟然勾引他大哥!
不对,是马学兄主动献身,可是,为什么呀?
“我猜可能是半夜下雨马学子冷,见东家有两床被子起了心思。”王镖师说着自己的猜测。
魏景行挥手,示意他去忙,待王镖师出了正堂,说道:“别想了,你俩注定不能成为朋友。”
同科之情,那是考中之后才有的,自然是为日后同朝为官相互照应,否则,就只能是对手!
徐钰仰靠在椅背上,喃喃道:“难怪大哥临时改变计划,还特意点明让我们租个院子。”
是担心马学兄缠上他吧,毕竟因为半夜天冷,为了一床被子就出卖自己的人,底线太低,不值得深交。
不过想到大哥出门一趟,有这么一段不大光彩的桃花史,徐钰坏笑道:“大哥惨了,这个黑历史必须得给封口费。”
不然,他就去告状,嘿嘿,现在有的是人治大哥!
已经出了梁州地界的徐茂,连打三个喷嚏。
他揉着鼻尖琢磨,末了心中暗喜,定是流风在思念他。
西城作为梁州新设的府城,繁华自是不在话下。
找好未来一个月要住的小院安定下来,徐钰才有心思和魏景行游逛。
第一次见到堪称繁华的古代城市,他很是新奇,当然,最感兴趣的还是学子文人最喜聚会的酒楼——文昌楼。
只看这店名,就能知道学子们为何喜欢在这里聚会了。
也不知是为了响应“文昌”二字,还是酒楼东家喜好风雅,文昌楼设立了多种文雅活动,填诗作对,破解残局,诗会辩经、当筵歌诗······吸引文人墨客聚于一堂,或高歌吟诵,或阐经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