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乖”夫郎(43)
刘强刘壮押着一众狗腿子登门道歉,嗷嗷叫着要认徐钰为大哥!
当时魏景行就很不乐意,徐钰还哄他,“这是知识的力量,哥哥永远是你一个人的哥哥。”
就这样大小长幼齐上阵,耗时三个月,最窄处都有四尺的山道正式修成,沿着长柳村后山蜿蜒而上。
为防路面泥泞瘫软陷车,魏良还贡献出自家的马,拉着石碾子结结实实地压了几趟。
这几年,来往商队从山道入山后官道走捷径,长柳村及附近人家或是推车或是挑担去官道做小买卖。
日积月累之下,山路光滑齐整,下山不小心还有可能滑倒呢!
就连村里小孩子,都在山上野果成熟后摘了去卖,也不贵,一篮子换几文钱自己买糖吃。
现在树顶上的野山桃红了,吃着虽有些涩,可也能解渴提神,商队的人也乐意买了打牙祭,村里孩子一窝蜂似的跑山上摘果子,林子里天天有人声。
柳箭正颤微微站在树干上够山桃,看着又大又圆,一准汁水多。
底下的小孩紧张地看着他,不时吞咽口水。
指尖都碰到了,可就握不住,柳箭泄气,甩着胳膊四看。
这一看,就瞧见山道上的人影,兴奋道:“秀才公哥哥,来吃桃。”
徐钰循着声音看去,只看到郁郁葱葱的枝叶,好半响才从疯狂晃动的枝叶中看出个人头。
他笑着摆手:“站稳了,你们自己吃。”
见人不来,柳箭大声喊道:“你们去官道啊,我一会儿去了找你们。”
魏景行看着树叶中讨人厌的笑脸,道:“别影响人,万一踩空掉下去······”
徐钰连忙喊着:“你们注意安全啊,我们先上去了。”
两人不知道的是,在柳箭刚出声打招呼时,一众下至七岁上至十一的孩子,已经争相爬树了。
不为别的,就想看看柳箭这么胆大是不是秀才公哥哥的夫郎没来。
结果,看着两个上山的背影,一群孩子七嘴八舌,“箭哥,你完了。”
“秀才公哥哥的夫郎都在呢,你还敢打招呼,等会儿去官道别跟我们一起。”
“就是,箭哥你自己不怕,我们可不想被牵连,秀才公哥哥的夫郎多可怕啊!”
······
看着一众叽叽喳喳,急着划清界限,嘴脸丑陋的伙伴,柳箭憋气,“你们咋恁胆小,景行哥哥又不吃人。”
一众因仰慕徐钰粘着人而被魏景行眼神恐吓过的小孩:······
是不吃人,但比吃人更可怕有没有,如果眼神能杀人,他们都死多少回了!
“不管不管,等会儿去官道你自己找秀才公哥哥,反正我们不去。”
“你不害怕你去!”
······
小孩与大人的思维是不同的!
他们只道魏景行不喜欢他们缠着秀才公问东问西,也不喜欢秀才公哥哥领着他们玩。
但在大人眼中,魏景行不喜欢别的同龄人与徐钰交好,那是人开窍了,聪明,知道护着自己的夫君,免得被外面的“猫猫狗狗”勾搭走。
这也恰好印证了成年人世界的复杂性。
徐钰虽才十一岁,也已经入赘魏家,但长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人非同一般。
当然,肚子有点墨水的人不一样,皆以“此子非池中之物”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
更有甚者,背后咬舌根:“当初入赘就是看上魏家的钱,现在徐家也不差,说不得哪一日就不承认这门婚事了。”
“是哟,以后考中秀才,多的是好亲事,若是有幸中举,说不得府城州城大户人家的闺女都抢着嫁呢!”
“谁说不是,我看这门亲事玄,再说那秀才公,看着就不是安分守己的人,在村里出门都是前呼后拥。”
······
徐钰脸都绿了,他咋就不安分守己了,他哪里不安分守己了?
再说,出门前呼后拥那不是说明他人缘好,在村里的拥泵多么!
那些同龄人又不是他的后宫!
魏景行很乐意看他变脸,只是······
“魏家哥儿也不差啊,我家小子回家就念叨什么‘陌上人如玉’,说是魏家哥儿长得好。”
“是不差,可哥儿哪有姐儿珍贵哦!”
“这话说的也是,比魏家哥儿好的哥儿咱们县也不是没有。”
这下换魏景行臭了难色。
徐钰心情好转,刚才魏景行看戏的眼神他可是没错过。
不过,未免自家小孩气坏,他忍着笑安慰道:“全淮南县没有人长得比你好看,你是最好看的。”
“相信哥哥,哥哥从不骗你!”
第30章 夏风
山道与官道连接处恰好有一片平地,又有大树遮挡,加之摆摊人搭建的简易草棚,视野不大开阔。
导致他跟魏景行已经走近了,摊主们还在话家常。
当然,如果话家常的对象不是他们就好了!
各家摊位里,坐在竹匾前低头包馄饨的,弯腰给锅灶添柴火的,或是看着蒸笼里包子的······虽手上忙活,但嘴是一点都不见闲。
在他们的谈吐中,已经有人身败名裂,当然,最大的冤种就是自己。
见身旁人脸色越发难看,徐钰连忙出声,“阿叔,今儿有三鲜馄饨不?”
说得眉飞色舞的一帮人纷纷噤声抬头,看到他跟魏景行笑着打招呼。
又是推荐自家的包子皮薄馅大,又是赞美魏景行几日不见越发精神了······总之,什么话好听就说什么。
徐钰乐哈哈应着,预定了一碗馄饨,拉着魏景行往前走。
以山道与官道的交汇点为中心,各种小摊向两侧延伸,卖什么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