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巧呈窈窕(127)
常清念似乎陡然蔫了许多,蜷在软榻里,怔怔道:
“谁说不是?本宫还以为自个儿能遇喜呢……”
承琴耳尖听到此言,不由惊讶地转过身来:
“娘娘不是还吃着那药吗?”
见承琴追问,常清念烦闷地抿抿唇,解释道:
“上月有一回忘吃了。”
但她是故意忘吃的。
其实当日她也没怎么想清楚,只是一时冲动,想着若真有了,便当送个生辰礼给周玹。
“幸好来了月信。”
常清念垂睫轻叹,心里却不由自主地浮起个念头:
旁人都能一次怀上,为何她不行?果然还是身子太差了吗?
承琴悄悄打量着常清念神色,总觉得她不像是庆幸,反倒有些失落似的。
第62章 继后
说话间,锦音已去箱笼里寻出护甲,悉数捧来常清念面前。
趁着常清念垂眼挑选之际,锦音见缝插针地说道:
“奴婢从前听嬷嬷们说起,在先帝爷那朝,宫中主子们还会往护甲上缀流苏铃铛。娘娘若喜欢,回宫后可以吩咐司珍司,教她们也给您置办一套。”
常清念听罢,顿时惊讶抬眼:
“那这一动弹起来,岂不是叮叮咚咚的?”
思及周玹是个极喜静的主儿,常清念闷声发笑:
“若教皇上瞧见,他估计恨不得将本宫连人带甲,一同扔出去干净。”
“那不是正合娘娘的意?”承琴笑颤着打趣。
“对,回头就该弄一套来烦他。”常清念哼道。
话音刚落,便听帘外传来崔福的声音:
“奴才崔福,给贤妃娘娘请安。”
常清念笑容一顿,差点没闪了舌头,抚着心口扬声道:
“进来。”
崔福立马躬身入内,笑得像只眯眼老狐狸,显然听见了常清念方才所言。
常清念心里发怵,不禁扭头轻咳两声,安慰自己罪多不压身,周玹又不能真拿她怎样。
“崔总管怎么过来了?”常清念故作淡定地发问。
崔福托着白玉汤盅上前,谄媚道:
“回贤妃娘娘的话,今儿个天热,皇上怕您背书背得心焦,特地命奴才送来这白荷花露,为娘娘清心涤暑。”
只说天热便罢了,还非要提“背书”二字,谁听不出周玹话里的揶揄之意?
常清念原本还不觉得热,见这解暑汤送来,反倒蹭地一下冒火。
“有劳崔总管替本宫回话,就说本宫谢过陛下。”
常清念咬牙谢恩,眼神示意承琴给赏银,勉强笑道:
“崔总管当差辛苦,回头吃盏茶解解渴。”
“诶哟,奴才多谢娘娘恩赏。”
崔福噙笑躬身,心里更是要乐开花:
“娘娘放心,您的话奴才都会带到的。若无旁的吩咐,奴才便先告退了。”
急着将这趣事讲给皇上听,崔福脚底抹油,立马作揖开溜。
瞧瞧,皇上和娘娘都惦记着互相添堵,这可真是……心有灵犀!天作之合!
待崔福退下后,常清念再也撑不住笑容,羞愤啐道:
“承琴,快把这东西给本宫泼出去。”
承琴慌忙笑着“不敢”,舀起一勺送至常清念唇边,细声细气地哄道:
“娘娘息怒,这白荷花露最是清甜解暑,皇上是知道您喜欢,才巴巴命人送来呢,泼了岂不可惜?”
见常清念虽低声骂骂咧咧,却也不耽误将甜汤咽下去,锦音促狭眨眼道:
“昨儿宫女们刚把瓜果拿去泉水里湃了湃,原本还说要取回来。可眼下娘娘来着月事,恐怕吃不得冰的。
“你这丫头也跟着气本宫?”
常清念拍案瞪过去,让她二人不许再偷笑。
见锦音立马配合捂嘴,常清念这才满意,大方地摆摆手:
“今晚去捞回来,你们看着分赏给大伙儿罢。”
低头尝了口白荷花露,常清念心思便又飘去周玹身上,忍不住娇声咕哝道:
“不专心批折子,净想着怎么调风弄月。”
承琴本还死抿着唇憋笑,听见常清念埋怨,却忽地想起件事来,忙正色说与常清念听:
“说来今儿一清早,朝臣们便呼啦一下子全聚来行宫。打头的是相爷,后头还跟着好些穿紫着红的大人,也不知是出了什么大事?”
锦音也立马被提醒起来,点头附和:
“奴婢去采凤仙花时也瞧见了,那阵仗可真不小。后来一打听,说是大行皇后孝逾期年,大臣们来劝皇上早日选立继后。”
承琴倒不知这内情,闻言顿时咂舌道:
“这便开始奏请了?不是说至少要满二十七月,才能另立新后吗?”
忽然想起前一阵子看的书,常清念心中一动,扬眉问道:
“三辞三受?”
锦音正欲解释,却被常清念抢先,不由拍掌笑道:
“正是,看来娘娘知道这个。”
承琴仍旧一头雾水,忙追问她们在打什么哑谜?
“承琴姐姐有所不知,这是宫里传下来的老规矩。譬如新帝为表悲痛之情,在听罢先帝遗旨后,都会先固辞不受。非要众臣反复哭求几回,这才肯接旨践祚。”
“同样立后之事,即便众人奏请,皇上头几回也都是不应的,大臣们只好隔一段时日再奏。况且朝中各家皆会为此角力,待到彻底定下人选,怎么不得折腾个半年出去?”
待承琴恍然大悟,锦音这才觑着常清念,压低声音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