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融雪(195)
皇帝身边陪了他一辈子的老太监一边擦拭着皇帝身上洒落的汤药,一边拍着皇帝的胸口安抚,一脸皱皱巴巴的难看神色。
“皇上,三皇子是打着清扫叛军的名号从南方一路打上来的,现在地方上都在拥护他呢。”
“反了!现在全都
给我反了!”
偏生现在还有个跪在一旁伺候他汤药的五皇子在:“父皇息怒。”
五皇子没那个能耐像他大哥和三哥那样造反逼宫,只能在这最后关头至少搏得一道传位圣旨,这样他至少占个正统的名头。
皇帝缠绵病榻已久,迟迟不立下太子也是这个原因,自己的那些儿子们野心都大得很,只要一日不立太子,这些人都得来讨好他,只是他的盘算没能成功,事已至此,只有五皇子一个儿子愿意讨好他。
自己把云华送到南越国去,本是想打压一下老大的气焰,没想到直接给他手里送了一国兵力,竟然动了心思直接造反。
老三借着这道东风起势,明明坏事做尽了,却落了一身的好名头,世人还都当他是平反大将军。
最后搞得皇帝本人吃了个闷亏,看着这个自己早已厌弃的儿子打折朝廷的名头兵临城下。
皇帝浑浊的脑子尚还勉强转得动:
“老三没这么聪明,自从崔鸿雪死了以后,他被老大追得夹着尾巴跑。”
皇帝眯着眼回忆:“朕隐约记得,老三是什么时候开始好过起来了?”
“朕记得一年前,老大突然开始犯些蠢事,朕也未曾真的惩罚他什么,只是将他妹妹嫁出去而已,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事情变得有些不可控起来。”
皇帝爱长子,他对大皇子始终有偏爱在。
之前三皇子一党一定要跟老大争,他才痛下杀手,又将庄时驱逐出京城。
他看不惯崔家帮着老三跟老大争。
后来他逐渐病倒,局势的掌控能力也大不如前,更没想到大皇子竟直接起兵造反。
这件事情在他这里尚且还有余地,但让老三乘着东风而起,老皇帝是万万不愿意的。
皇帝伸手拽住他身边的老太监:“你说这后头有些事情是不是太巧合了。”
看着皇帝浑浊又精明的眼,老太监懂他心里在想什么,垂头小声道:“皇上,四年前的那件事情,是奴婢亲自办的,想是出不了差错的。”
事后皇帝为了避嫌,下令将崔家上下尽数掩埋,更不敢再派人去细数少了哪具尸体。
皇帝病得久了,在老太监面前露出了孩童气的一面,他抓着大伴的手,眼底露出担忧:“大伴,咱们得帮帮老大。”
皇帝果然老了,他说起这些话时,竟全然忘了一旁还侍候着一位他从不在意的皇子。
五皇子端着汤药碗的手轻颤了颤,睁眼隐晦地望向了明黄色床榻上的皇帝,事已至此,要么大哥现在就死,他还有机会争一争,大哥不死,永远也轮不到他。
老太监拍了拍皇帝的手:“皇上放心,奴婢哪里不懂您的心思呢,大皇子只是一时之间做错了事,他会改的。”
皇帝不立太子,只是想多享受一阵所有儿子伺候他的感觉,又有什么错呢。
老太监一直知道,这皇位本就是该传给长子的啊。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着急忙慌地跑了进来,跪到皇帝面前不住磕头:“皇上,皇上。”
老太监细细瞥了他一眼:“什么事?说。”
那小太监哆哆嗦嗦说道:“三皇子抓住了大皇子殿下,说大皇子殿下是乱臣贼子,就在城门口,派人将他就,就地斩杀了,现……现在正把大皇子殿下的头悬挂在城门上展示。”
第083章 皇位
顿时满堂寂静, 还没等皇帝发话,他身边的大伴一个眼神瞥下去,便有几个人上来将这位报信的小太监架了下去。
他没做错什么, 但谁让这些话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呢。
随着外面杖杀的嘶吼声传进来,老太监一下子扑进了皇帝的怀里。
皇帝的声音很虚弱:“大伴, 他说的是真的吗?”
老太监握着他的手:“不是真的,皇上, 不是真的,奴婢这就去把三皇子抓来, 您等着。”
对了,刚刚那小太监说三皇子派人斩杀了大皇子殿下,三皇子派的是谁?那个人也得抓过来让皇上泄愤。
老太监几下翻出了皇宫,在他年老的皮囊下, 是皇帝身边最强的暗卫。
皇帝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凸起的眼珠子上,冒出了滚滚泪珠,诉尽了一个父亲对他的长子的爱。
五皇子此时早已被吓得坐倒在地,神魂俱失,万不敢再想去捡大哥的漏了。
他捂住了嘴,当时大哥失势时, 朝堂上属他蹦跶得最欢, 那道和亲的建议,也是他说的。
父皇会不会往三哥身上撒完了气, 就要来找他了。
城外, 三皇子的大批气势昂昂的军队正在此地扎营, 从这里往下面看去,除了京城这片地方, 已经全是他庄时的拥护者。
皇帝现在如果要杀他,也得问问这些人愿不愿意,他现在可是平叛的大功臣。
崔鸿雪坐在一个土坡上,扯了根狗尾巴草夹在手里玩。
现在的庄时可谓是春风满面,若他不要名声,直接杀进京城里就完了,若他要名声,那就在这里一直等到皇帝死。
他的兵已经取代了京城四个城门的护卫,现在京城里的消息,只进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