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融雪(244)
崔鸿雪忽然感觉自己冰凉颤抖着的手被她握着。
她说:“你为了我做这些事情,为什么不早说呢?”
她对他的话信了一半,毕竟所有事情,都还能有另外一套解释。
就比如:崔波离开她就是为了回京做回崔鸿雪,因为他压根看不上她,后来叛军杀到她家门口又被平叛军打跑,可以用巧合解释,而她来了京城他又愿意娶她了,不过是因为陶金银成了会试榜首,陶采薇容貌又不差,陶家本来就勉强足够与崔鸿雪结亲了,他娶她不过是顺理成章而已。
不然为什么在溪川时他不强硬要求与她成婚,毕竟他们那份婚书的效力可远胜于她与全修杰的。
陶采薇现在没那么好哄。
崔鸿雪却不愿意多说了,某种程度上讲,他宁愿她脑海里的真相是她所想的那样。
顺理成章与她成婚的崔鸿雪,与顺着杆子往上爬的陶采薇,各取所需的夫妻,这样她不会有任何负担。
她进宫见蒋青妍的那一次,与皇帝还有一段对话,是她没有告诉崔鸿雪的。
庄时告诉她:“崔鸿雪当时从溪川离开后,直接就来找我了,说要帮我起势。”
这句话是庄时无意中说出的,但陶采薇却记在了心里,现在正好用来驳崔鸿雪话里的漏洞。
她却忽略了,皇帝现在是看不得他俩好的。
崔陶二人一旦分崩离析,这对崔鸿雪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帝王心竟难测至此。
崔鸿雪就算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当初还想撮合他们两人的庄时,现在却揣着拆散他们的心思。
帝王心再难以琢磨,但也有他的条理。
当初陶采薇是逼崔鸿雪出山的唯一筹码,现在陶采薇也是压垮崔鸿雪的利器,帝王只是将崔鸿雪软肋的这一套玩得好罢了。
但是庄时算不到,这两夫妻恰恰在互相没有真情的时候,合在一起才叫利器。
今天的谈话注定要让陶采薇失望,因为她再也没从崔鸿雪嘴里听到任何信息。
至于他说的,再也不想待在这里的话,怕只是一道攻心计而已。
她始终理智地揣摩着他的一切,最终还是更偏向于那个说法。
而崔鸿雪,终于还是没有求救成功。
崔相再次站上了新一日清晨的朝堂之上,崔陶夫妻,再次以一把无情利剑的形象,直指朝堂。
搞得庄时始终不懂,这两个人为何没能闹起来。
他俩在整个朝堂之中将钱权交易搞得风生水起,这从商和从政的两把利剑合在一起,威力无穷,偏生他们二人还极有默契,这所向披靡的凌厉气势令所有人胆颤心寒。
庄时便更是头疼不已,他咬着牙对崔鸿雪说:“你们现在便是藏也不藏着点了吗?非要让朕明说,朕容不得你们这么做吗?”
崔鸿雪直直立在一旁,冷冷说道:“皇上不妨看看户部的进账再说话。”
这一仗他们夫妻二人打得漂亮极了,皇帝即便再容不下他们,也只能看着那张列着黄金入账的单子咬牙切齿。
为国库添了一大笔进账,这事儿当然不止是让皇上知道就行了,他们夫妻的功劳得让全天下的人知道。
这个路子倒也好走,陶富贵第二天就找户部批了一项慈善项目,挖了一大笔银子出来,准备拿去救济贫困山区。
陶采薇对她爹这个做法还略有不满:“贫困山区那些人能有什么话语权,要将这个功劳扩大些,还得从文人士绅上入手。”
陶富贵挠了挠脑袋:“闺女,爹就是想实打实做些好事,你就别管了。”
崔鸿雪说:“我有一个办法,岳父,你救济哪些人不重要,只要你筹集物资时的声势够大就行,一样能达到效果。”
第097章 盛宴
对于陶采薇而言, 她赚的钱不是从老百姓身上掏的,自然也没有义务去捐献给不起眼的农民。
不过朝廷的慈善官要怎么做,她也管不着。
这夫妻两人一人一句话的, 把陶富贵绕得团团转。
他真就只是单纯想做点好事而已,只要把粮食物资送到父老乡亲手上就行, 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的想法。
可谁也没想到,这两夫妻就这么吵起来了, 就该如何将慈善做得更出名的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陶采薇说:“我不是说就不愿意往山区里做慈善, 我只是习惯了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到最大化利用,榨干每件事的剩余价值。”
崔鸿雪说:“没有事情能真正做到最大化,利益越大风险越大,你得找到中间的那个平衡点, 依我所言,岳父就还是按自己的心意去做,只要在筹集物资这方面把场面闹得热闹一点就行。”
陶采薇冷哼一声:“那你说,改变捐献对象这一点,能有什么风险?”
崔鸿雪说:“那照你说的,捐给文人士绅,他们的影响力是大不错, 可他们真的需要吗?历来造反的都是种地的, 那些贫困因素集合起来就等于风险!”
陶富贵听得头都大了。
陶采薇又说:“他们造反又关我何事?我只负责给户部赚钱,给朝廷造势, 至于朝廷最后会不会被造反, 这是皇上的事情, 与我何干。”
崔鸿雪说:“你可别忘了陶金银还在御前做侍卫,造反的来了他是第一个遭殃的。”
陶采薇彻底无语, 这该死的陶金银,把她的布局搅得稀烂,也怪她自己,好端端的让他去做什么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