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融雪(254)
陶金银出事,是谁也不想看到的结果。
陶采薇注视了陶金银许久,看着一轮又一轮的太医轮番上前,她沉声道:“给家里送信了吗?”
崔鸿雪道:“还没有,要送吗?”
陶采薇道:“送吧,让父亲母亲过来,看看他。”
这句话的含义,无人敢深思,但陶采薇冷静地说出来了。
她想,现在还不是哭的时候,总要让父母亲过来看一看的。
陶金银嘴角开始往外渗出血来,这便是情况继续在恶化的表现。
庄时进来以后,竟无一人向他行礼,除了那跑来跑去,一轮又一轮的太医。
他有好长一番话想对崔鸿雪说,但是此时却不是说话的时候。
说到底,他好像也没真的对崔鸿雪做什么吧,反倒是崔鸿雪每日站在朝堂上,样样掣肘他,没有一个帝王会受得了的,他想。
可他现在也真心地希望,陶金银能好好的,否则,否则他可是真的不好向崔相交代了,好兄弟,他并不想真正失去崔鸿雪。
以前的那些不过是小打小闹,他真正做的,也只有那杯酒而已。
崔鸿雪见到他来了,也未行礼,他向来不怕庄时,便是知道庄时即便再怎么样,也不过是像刚刚那样,灌他一杯让他绝后的毒酒罢了。
庄时对上这两夫妻不善的目光,缓缓叹了口气。
崔鸿雪道:“庄时,你这次真的做得有些过了。”
庄时道:“皇宫里但凡有的珍稀药材,全都用上,崔鸿雪,你别生我的气,陶金银的事情,谁也没料到,你若是真的想替他报仇,不如好好帮我抓住这次的所有反贼。”
崔鸿雪冷哼了一声:“这次过后,我需要回去修养一番,这不是皇上你亲口下的旨意吗,这些事情,我恐怕没办法帮你做了。”
陶采薇拧着眉望向庄时:“你可真不是个好皇帝,幸好一开始我就没把虎头私印给你。”
说道虎头私印,难免又要牵扯出众人的更多心思,而崔鸿雪想起那枚闲置已久的虎头私印,沉思了起来。
不久之后,陶富贵和符秀兰赶了过来,他们二人这还是第一次进皇宫,一进来就见到了自己正奄奄一息的儿子。
对皇宫的印象,便不会再好了。
陶金银小时候一直都很乖,很听话,相反的是,陶采薇才是家里调皮捣蛋的那一个。
他们兄妹俩倒像是生反了一样。
陶采薇出生前,陶金银什么都听爹娘的,陶采薇出生后,陶金银便什么都听妹妹的。
只有入军营的那一次,陶金银没有听她的,只有这唯一一次。
陶金银觉得,自己如果能醒过来,以后还是一直听妹妹的吧,反正从小到大也听惯了。
妹妹一直带领着陶家往前走,一直都走得很好,一路都很顺利。
在陶采薇接手家里生意前,陶家每年家财的一大半恐怕都要拿去孝敬地方官员,方能求得一时平安,在陶采薇接手后,这些情况才逐渐好起来。
她总能知道该怎么四两拨千斤的吊着那些官员,既能让他们得到些好处,但又不敢太过分。
陶金银一直很崇拜她,他从小就比妹妹要笨,书也读不好,生意也没有妹妹做得好。
后来有一天,妹妹突然告诉他:“哥哥,你得读书,你要去考科举。”
他觉得自己对家里没多大用处,但他更不会读书啊。
可妹妹说:“你是家里唯一的男子,只有男子才能考科举,我现在做得再多也不如你考一个功名来得实在,所以我现在对你的安排是,现在就开始读书备考。”
就这样,无用的他肩负起了妹妹所说的,振兴家族的责任。
他便日复一日的开始读书,尽管那些知识从来也不进脑子,但他还是日日捧着书看。
陶富贵和符秀兰守在儿子床边待了好一会儿,脸上的神情倒也看不出多的来,无非就是:“还有一口气,就继续治治看。”
陶家一路往上,这是遇到的第一个挫折,但这个挫折让陶采薇意识到,她承受不起一点。
自己搞了这么多事出来,奔着山顶最尖的那个点走,一开始为的不过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的,不再受到官员欺压。
一向爱权势的她,忽然觉得,这皇宫不过也就那样,还会吃人。
做生意时也讲究一点,利益越大,风险越高,她在这一行里算是投机者,她自认为大多数的风险还是承受得起的,便也一直往利益最大的地方走去。
可是现在她忽然惊觉,在往京城顶尖儿上走的这条路上,风险不出现还好,一旦出现,是她绝对不能承受的。
别说陶金银如今躺在那儿生死未卜,他就是受到一点点的伤,她也是不允许的。
在陶金银嘴里再次冒出血的时候,她再也站不住。
她往外跑去,她找到最近的佛堂,宫里的佛堂有很多,总有后妃要拜佛。
她的愿力一向有效,崔鸿雪说得对,就像是她之前每次祈求菩萨保佑陶金银考上一样。
她希望这一次菩萨还会帮她。
她跪在佛前,心里不住地祈祷,她在忏悔。
“是我的野心太大了,我总是得到了一样什么,又盼着另一样,从我开始要求陶金银做武官开始,一切就已经不符合我的初心了。我该为我的野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付出代价,这个世道并不想我想的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