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融雪(41)
陶采薇脸上绽起笑容:“全大人放心,我们家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陶采薇的个子又往上窜了一节,年前刚做的里衣,如今又穿不下了。
她胸脯愈发鼓鼓囊囊的,配上那张银盘脸,凝脂般的肌肤,要让安青说,她们小姐便是国色天香也是称得上的。
陶采薇簪着满头鲜艳夺目的绢花儿,衬得她花容月貌。
安青一进来,她又手忙脚乱地收起昨晚偷偷看的话本子,正襟危坐微笑。
“崔波呢?”
这段时间老见不到他,一想到昨晚从书里学到的知识,她就抬不起头。
什么“共赴巫山,云雨之欢”,原来是那个意思。
至于那个是哪个,她的理解还有些模糊不清,但是总归是一件让人感觉羞耻的事情。
书上说了,那是成了亲才能干的事情。
看来她的学习之路漫漫,还有很多不懂的。
她起身推开门,朝外面走去。
看到一只蝴蝶
飞一飞的,便掏出扇子追过去,非要把它扑到手里才行。
一路追到了池塘边,她扑得一个趔趄,抬眸一看,崔波正在此处喂鱼,冷冷看着她趴在地上,唇角似有裂痕,手负在身后,伸不出来一下。
陶采薇爬起身来,倒也没摔痛,拍了拍裙摆上的泥,凑过去看他:“你在做什么呢?”
她拿过他手上的鱼食,看着池子里那黄的花的争相抢食的金鱼,扔了两颗鱼食进去,看它们全都张着嘴往上蹦,咯咯笑了起来,又伸手下去捞,结果底下那鱼一哄而散,滑溜溜的从她手上滑过,一只也捉不着。
“你给我捉一只。”
崔鸿雪蹲下,伸手往池子里摸起来。
陶采薇看着他那只手在池子里叫来叫去,那鱼儿又在水里游来游去,嘴里不觉念叨其词来。
什么“鱼游春水”“搅弄一池春水”……她也记不清。
崔鸿雪抬头看她,听她念叨。
陶采薇突然想起在书里面看到的“鱼游春水”的意思,小脸儿一红,糟了,又说错话了。
崔鸿雪见她神情突变,整个人又扭捏起来,再仔细一琢磨,顿时也回过味来,一双眼露出一言难尽的神情,寻思她最近到底在看些什么书,他非得全给她没收了才行。
陶采薇背对着他在池边抱头蹲下,整个人做自闭态。
崔鸿雪无言,伸手拉她:“起来,别在这儿蹲着。”
陶采薇痴楞楞看着湖面发呆,见倒影里有大雁飞过,便好奇地抬头看。
崔鸿雪心道不好,他已在此地连日观察,如今已能确定,这一带怕是要起战事。
他伸手一把拎起陶采薇:“府里现有多少护卫。”
那小姑娘还红着脸做痴傻状,尚未反应过来。
愣了一会儿,她甩了甩脑袋,正经起来。
“府里共有大小护卫二十来个吧,怎么了?”
崔鸿雪无语。
“不够,你再多招点护卫进来,至少要两百个。”
陶采薇点了点头,又回过神来:“我为什么要听你的?那十来个护卫本来就有点多余,平日里都用来赶马车了。”
崔鸿雪不想纠结到底是十来个还是二十来个护卫,总之现在要让她赶紧招护卫。
他伸手扶住她的头,眼睛定定看着她,耐心温柔说道:“万一河首府起了战事,你们这么大的府里,一点自保能力也没有怎么行,那些打仗的可都是见到金子就满眼冒光的,你们陶府就是整个河首府内最大的靶子。”
按理说,陶采薇不会被他这几句话说服,但崔波的脸离她近极了,比那天还要近,他还微低了低头,为了向她准确的传达信息,眼睛里全是她。
“哦,好,听你的,那你,能不能让我再亲一口啊。”
崔波放开她的头,直起身子,拉开距离,掉过头走了。
走前留下一句:“那你便尽快开始招护卫。”
陶采薇回到鸠无院,琢磨起来,崔波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左右陶家银子多,便是再养几百个护卫也不是什么难事。
若是真的起了战事……她眼里亮起光来,陶家现在正缺点什么功绩,要不她把她爹和她哥推上去打仗立功?
不不不,这太冒险了。
俗话说,乱世机会多,农民逞英雄,这是个好机会,她得好好想想。
崔鸿雪在池边又站了一会儿,仅剩的两只黑嘴天鹅在那儿游得正欢,正好是一公一母,它们在池面上交颈起舞,用脚蹼轻拍水面,长颈优雅地昂起、垂下。
他现在活得淡然,实在没什么目标,不过是随世浮沉,命运将他推到了这里,他一开始并没什么感触,哪天若是感到厌烦了,换个身份,换个地方,重新开始就是了。
至于那个小姑娘,她现在思想上好像出了点问题,他毕竟大她那么多,不好不管。
这天,陶采薇挂着一脸餍足的微笑睡去,那些带图画的话本子就那样敞开放在身侧。
倒也不是什么露骨的画,那话本里也讲的也不过就是些与情郎私会的故事。
两个人抱在一起,或是亲嘴,或是调笑,都还端端正正穿着衣裳呢。
至于那真正的没穿衣裳的话本,蒋青妍还不敢拿来给陶采薇看的,她自己都还没研究透呢。
崔鸿雪偷偷摸过来的时候,那帐子里的小姑娘正睡的满身香汗,体态惺忪,还有那熟悉的鼾声。
他视线在屋子里搜寻了一圈,最后定在她枕边的书上。
果然就是看这东西把脑子看坏的。
他倾身靠过去,把那铺陈了一枕的青丝往旁边拢了拢,又把缠在那书上的几根发丝绕过去,怎奈还是惊动了一旁酣睡的小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