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考状元(151)
韩时遇将试卷纸铺开,开始研墨,然后在前面的素纸上写下自己的三代履历,不过他接下来他并没有直接在试卷纸上写题,和会试乡试一样,殿试的正卷也是不容许涂改的,所以要先在草稿纸上写好了,再誊抄到试卷纸上。
待墨汁干透,韩时遇将试卷纸收起放到一旁,铺开草稿纸开始破题。
韩时遇很快进入忘我状态,丝毫不知道上面皇帝的目光落在了他身上。
“这便是今科会元?”皇帝问旁边的大臣。
一个五十岁左右,样貌清癯,眼底颇有几分倨傲的绯衣大臣看了一眼韩时遇,正要开口,另一位六七十岁头发都花白,瞧着颇为慈眉善目的绯衣大臣抢了先,笑着回道:“回皇上,那正是今科会元韩时遇,来自岭南省西宁府,也是去年乡试的解元。您一定不知晓,这位会元身上还有一件趣事。”
“哦,是甚趣事?”嘉定帝起了几分兴致:“庞卿家不若说来听听。”
刚刚开口的正是当今次辅庞宽,被抢了先的乃是首辅周重观。
庞宽笑道:“这位韩会元乃是个少年英才,五年前便中了秀才,三年前丙子科乡试他也参加了,只不过他时运不济,竟被分配到了臭号,因此在第二场考试时,晕厥倒在了考场,未能参加第三场考试,于是落第。”
“臭号?”作为皇帝自然也是了解过乡试等流程的,号室他也知晓,但对于老号,臭号之类的说法,却是不知。
庞宽露出懊恼的神色,“微臣有罪,竟有污圣听。”
嘉定帝摆摆手;“这有甚,只管说。”
庞宽这才给嘉定帝介绍了几种号室。
嘉定帝一听韩时遇竟然抽中了厕所旁边的号室,脸色顿时露出几分微妙,再看韩时遇,仿佛也能闻到他身上的臭味一般。
周重观见状不由得皱了皱眉头,淡淡出声道:“如今正值国运昌隆,百姓供读者众,而每科录取人数有限,自然便有越来越多的考生参加乡试,会试,而各地贡院乃是多年前修建,彼时未能预料到如今文教之发达,莫说是臭号小号,有时考生过多,号室不够,便只能临时修建席号,一把茅草遮盖,难挡风雨,便是有甚意外,也是正常。”
第84章
庞宽被反驳也不恼,依旧笑呵呵:“周首辅所言极是。本官也是慨叹一番而已。”
周重观冷哼一声。
慨叹一番又何须特别说明此事?
无论是因体弱病倒还是因臭号病倒,此时道出皆不会嘉定帝面前留下好印象。
这庞宽很明显是想将韩时遇打压下去。
至于为何,周重观也懂,他目光看向第四名王桦,同时也是庞宽的外孙。
庞宽如今身为次辅,深得皇帝宠信,自然是想让自己的外孙做状元的。
哪怕状元不行,做个榜眼和探花也行啊。
也幸得李秉城不是他的党羽,要不然就是这会元,只怕也早就落入王桦的手中了。
周重观看向韩时遇,青年面容极俊,少有人能出其右,但他身上坚毅自信,淡定从容的气质却更叫人眼前一亮。
不过周重观更为欣赏的是韩时遇的才华。
他看过韩时遇的会试答卷,八股文做得极好,不论是破题还是行文,皆如行云流水,叫人读了酣畅淋漓,但周重观更为欣赏的是他时务策。
其实无论是乡试还是会试甚至是如今殿试的时务策,考生们写得再好,也很少有可行性,这俱都是因为考生们并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是以很多东西基本上都是想当然,实际上很多建议都是行不通的。
但韩时遇的时务策不一样。
他的时务策不像其他人那样夸夸其谈,而是喜欢列举数据来佐证,让人一目了然,提出的建议也很有建设性,周重观觉得韩时遇成长起来,必定是个能吏,是以他不会让庞宽破坏掉韩时遇的状元。
念及此,周重观微微颔首:“否极泰来,此子确实有福运。”
周重观此话一出,庞宽脸色微微一变,嘉定帝是倒是眼睛一亮。
作为日日参禅念佛求长生的皇帝,最喜欢的便是福运二字了。
旁边另有一四十多岁,白净儒雅的绯衣官员笑道:“周首辅所言极是。此子三年前未中,三年后却连中解元,会元,直指状元,如今看来,倒像是上天故意打磨此子,待通过考验之后,再送到陛下面前来哪。”
嘉定帝顿时龙心大悦。
周重观朝裴先英看了一眼,裴先英微微笑,两人对视一眼很快又分开。
二人关系虽一般,但都不喜欢庞宽,偶尔合作一下也是可以的。
庞宽冷冷的看了两人一眼,很快又露出慈善的笑容。
到底是殿试,嘉定帝再不理会朝事,也知晓这是朝廷大事,后一辈的人才便是从中出。
再加上方才提起韩时遇,嘉定帝对他起了些兴趣,当下起了身,往下走去。
周重观,庞宽,裴先英三人紧随其后,其余人便没有跟着下去了。
毕竟这是殿试,人家皇帝和阁老们下去看看也就罢了,你还跟着去,那不是妨碍考生吗?
嘉定帝先来到韩时遇面前,韩时遇瞬间便感觉到眼前宣纸落下一片阴影,他当即便知晓这是皇帝下来巡考了。
要问韩时遇紧张不?
韩时遇还真不是很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