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考状元(212)
“怎么了这是?”宁氏发现心腹妈妈赵嬷嬷有些魂不守舍的,出声问道。
赵嬷嬷却将左右伺候的丫鬟都给打发了出去,这才走到宁氏耳边低声说了句话。
宁氏瞬间脸色大变:“什么?你可瞧真了?”
赵嬷嬷神色凝重:“奴婢当时离得极近,瞧得真真的,那少女与夫人年轻时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夫人,您说那会不会就是那孩子?”
最后一句话赵嬷嬷的声音几乎淹没,只有宁氏听得到。
宁氏不由得神思恍惚,想起了多年前发生的事情。
她并非京城名门贵女,乃七品县令的女儿,二十多年前她父亲在谭桂府阳明县担任知县,时正在岭南镇守边关的永宁侯裴度遇刺受伤,恰被她遇到,她当时便看出永宁侯出身不一般,知晓这是自己能遇到的最好机会,便冒险将之救下,后永宁侯果然对她动情倾心,不顾家中父母的反对也要娶她为妻。
她如愿嫁入侯府,与永宁侯感情融洽,但奈何婆母不喜她,总想往永宁侯身边塞丫鬟小妾,也好在永宁侯是君子,答应了许她生无二色,便连通房都不要,她心里自是欢喜的,但无奈身子不争气,与永宁侯成亲多年都未曾有子,压力非常大。
好在在她嫁给永宁侯的第五年,终于有了身孕,她欣喜若狂,对这个孩子寄托了所有的感情和希望,她希望自己能够一举得男,这样就能够彻底的在裴家站稳脚跟了。
但她没想到的是,就在她将近临产的时候,大魏和南越爆发了战争,永宁侯不得不上战场,只那时候主帅还是老永宁侯,他指挥失误,导致大魏节节败退,不得已,永宁侯只好安排亲兵护送她离开边关,前往谭贵府待产。
谁知她的消息被泄露,途中遭遇伏击,他们不得不改道,最后还与亲兵们失散,在渔阳县一家寺庙发作,提前生产。
她拼尽全力伤了根本,不能再生育,却只得到一个女儿。
当时她整个人都绝望了。
她很清楚,她抱着女儿回去,永宁侯不会怪她,只会愧疚,但是老侯爷以及老侯夫人却不会同情她,到时候给丈夫纳妾必然提上日程,而她也没有办法阻止。
一旦妾室生下儿子,不得婆家欢心的她哪怕有丈夫的宠爱,也必然会一日复一日的失去丈夫的宠爱和地位。
最后的下场可想而知。
正当她绝望之际,寺庙里另一位孕妇也发作了。
她当时与赵嬷嬷对上一眼,心里便有了主意,因此赵嬷嬷带人去帮对方接生,在对方生下儿子之后,将她的女儿与之交换。
她抱着儿子匆匆离开,后来与前来寻找他们的永宁侯相逢。
而她也凭着这个儿子,彻底在永宁侯府站稳了脚跟。
她原本以为这个秘密会一辈子压在她心里,随着她一起埋进棺材里。
但她没想到当年被她交换的女儿竟然来到了京城,来到了她眼前。
宁氏心跳加剧,忽地抓住赵嬷嬷的手臂,眼圈都红了:“她还好吗?她过得怎么样?”
赵嬷嬷很能了解宁氏此时的心情:“老奴当时瞧着小小姐衣着虽不华贵,却也是体体面面的,后来又找小沙弥打听过,小小姐如今竟是今科状元韩大人的妹妹。”
宁氏惊讶:“竟是状元的妹妹?真是老天保佑,那孩子并未受苦。”
这些年她偶尔梦回,心里也是挂念得很,毕竟是从自己肚子里生下来的一块肉,可她也不敢去寻,就怕漏了痕迹被人发现,到时候她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却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那孩子居然自己来到了她面前。
“她现在在那里?”
她想见一见,她的亲骨肉。
第120章
宁氏带着赵嬷嬷两人来到了后山,看到站在梅树下的两个姑娘,一个穿着湖蓝色衣裙,一个穿着月白色衣裙,宁氏的目光一下子就落在穿着湖蓝色衣服的姑娘身上,那姑娘生得是真好看啊,脸儿小小的,五官几乎和她一模一样,就是眉宇要开阔些,眉毛要更粗更黑一些,使得姑娘相较于她的柔媚更添了几分英气大方。
宁氏不由得捂住了嘴巴,眼圈发红,眼泪打转,声音哽咽:“是我的姐儿,十七年过去,她已经长这么大了,这么好。”
赵嬷嬷也十分唏嘘,不过她更担心事情败露会给自家夫人和世子带来灾难,劝道:“夫人,我们该回了。”
宁氏仿佛没有听到一般:“她穿的都是棉衣吧?可怜的孩子,恐怕都没穿过一件好衣服,没戴过一件好首饰。都怪我,都怪我。”
宁氏泪眼朦胧的看着韩时萱,手锤着胸口,十分自责。
赵嬷嬷也叹息,当年事出突然,他们也不敢多打听韩家的情况,只见那妇人穿着半新不旧,家境看似不太好的样子,可他们那时候也怕人怀疑,也不敢留下金银,只能在孩子出生之后,匆匆把孩子调换了就走,后来更是不敢回头去打听,生怕漏了痕迹让人察觉,如今也是这孩子撞到他们眼前来,他们才敢偷偷摸摸出来瞧一眼。
宁氏又问:“嬷嬷,你说,这孩子定亲了吗?要是——”
宁氏没说完,赵嬷嬷却明白她的意思,顿时吓了一大跳:“夫人,可不敢如此。”
小小姐跟夫人生得这么像,让人一眼就看出不妥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