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军婚:一家子极品我最缺德(132)+番外
可去年开始,国内经济紧张,上头下了文件,要求严格控制职工总数的增长,政策刚下,没有哪个单位顶风作案,基本都不招工。
今年情况稍好了一点,但就业形势依旧很严峻。
家属院这边今年也有好几个年轻人下乡,厂里就更多了。
她们家家里今年没有下乡的困扰,所以林向南今年都不太关心这事儿了。
检查完胡美丽的信,林向南说道:“里面有好多错别字,我给你圈出来改好,你再重新誊抄一下?”
“啧~”胡美丽有些不想再写了,“能看懂不就行了吗?不用再抄了吧。”
林向南吐槽道:“关键是你把双胞胎写成双朋太,我倒是能看明白,小弟他们肯定看不懂。还有你那个毕业证,写成了毕业针,干啥呀?毕业了还要挨一针啊?”
林小弟按理来说是今年毕业,但他去年就没读书,上班去了。他有单位接收,不是无业游民,虽然他去年就没读书了,但学校还是会给他发毕业证。
胡美丽就是在信里面提醒林向西,让他记得去学校拿,别忘了。
虽然不知道初中毕业证有什么用,但好歹也是个证。
林向南一边帮胡美丽改错别字,一边跟胡美丽说道:“咱们厂招工的事情,你跟小弟说过没?你在信里再多写几句,让他多看点书,以后说不定还有其他机会。不然他想涨工资,还有的熬。”
77年年底就有一场高考。刚改革开放那几年,政策并不稳定,下海经商风险太大,还不如去个好学校镀金。
小弟已经有工作了,林向南就算想劝学,也只有拿工资来做借口。
林向西这两年如果想快点涨工资,就只有做主厨这条路,可胖叔离退休还有几年,另一个学徒工张勇,在饭店待的也比林向西久,林向西晋升的希望渺茫。
“你会读书。该读什么书,你跟你弟说。”胡美丽也想让孩子涨工资,所以无比赞成。
“也不用列书单了,他找那些书也不方便。我直接把书给他寄回去就行。但是小弟不爱看书,妈你写信的时候提一嘴,让大哥盯着他一点。”
想了想,林向南又说道:“我也给小弟寄一封信,单独说一下这事。”
家属院和军工厂这边,因为环境比较封闭,又有技术部门每年的招工考试,所以学习氛围浓厚。
外面那些学生,小学初中就辍学不读的比比皆是。
如果她们厂的情况能一直保持下去,哪怕高考的消息来得突然,也会有不少人考上大学。
不说别人,就今年新考进来的王淑华和吴忠厚两人,基础知识都非常的扎实,要是参加高考的话,肯定能考上。
这两人的学习态度,林向南还挺欣赏的,所以到了办公室之后,林向南就好奇的问道:“张总工怎么安排的?不是说等不忙的时候,找人来带她俩吗?”
老钱主动说道:“张总工昨天找过我了。”
“哦,原来归你了呀。”林向南夸道:“你脾气好,有耐心,交给你正合适。”
反正不能交给她,她肚子都这么大了。她只是得了个劳动模范的奖,又不是真的劳模。
老钱挑了挑眉,“不是我,我把这事推了。我爸住院,我忙不过来。张总工的意思是,王淑华他俩现在这样也挺好,谁有空就谁带他们。”
刚好待会儿老钱要下车间,走之前就去隔壁大办公室招呼了一声。
王淑华跟吴忠厚就屁颠屁颠的跟上了。
高考都已经停了这么多年了,现在这群年轻人努力学习,为的不是考好学校,而是为了升职加薪。
工资,才是她们学习最原始的动力。
这个月没之前那么忙,办公室里的人都有了空闲时间,王淑华她们问问题的时候,有了更多的人选。
林向南也松了口气,“可算是不缠着我了。上个月她俩跟在我身后,就跟左右护法似的。”
“那她俩缠着谁去了?孙毅?”老钱问道。
孙毅摊手,“没有啊。她们这两天没怎么往我跟前凑。”
办公室的几个人,对了一下口供,突然就觉得不对劲了起来。
孩子静悄悄,必定在作妖。
林向南回想了一下,王淑华两人前几天问的一些问题,说道:“他俩最近好像在研究航空机关炮。是不是去车间缠着李师傅他们去了?”
“有钻研的精神是好的。但我还是有点害怕了。”孙毅最先坐不住,“我现在就去找他俩去。”
第122章 会议继续
孙毅去车间找人的时候,吴忠厚还在哼歌呢。
“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小鸟说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孙毅一巴掌拍在吴忠厚的脑袋上,“干嘛呢你。胆子肥了,谁让你玩这些弹药的。”
“张总工不是天天说,让我们自主研发吗?有奖金,还升职。所以我们就想试试。”吴忠厚赶紧解释。
看得出来,他拥有一颗想要升职加薪的真诚的心。
“试试就逝世。”
孙毅忍不住白了他一眼,“你们两个的脑袋,加起来都比不过林向南的,还企图跟我们整个办公室的比?就你俩会创新是吧?”
“我爷爷说,自已动手,经验涨得快,所以我们就试了一下。”王淑华忍不住小声辩解。
“有想法还是值得表扬的。但搞事情之前,你们还是要通知一下领导,不然出了事怎么办?谁来担这个责任?”
而孙毅就是那个小领导,他是最怕王淑华他们出事的那个。
王淑华和吴忠厚两个老实的低头,不敢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