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军婚:一家子极品我最缺德(188)+番外

作者: 山顶的太阳 阅读记录

林向东忍不住替自已解释,“因为周同志是个很好的人。”

“反正你喜欢最重要。你乐意,妈就会乐意。”林向西双手抱胸,“你处对象了,我就不用再做情报工作了。”

“妈不一定乐意。”说到这里,林向东的表情也惆怅了起来。

“为啥?”林向西不解。

“周同志是独生女。周家的意思是,以后周同志生的孩子,要有一个随周姓。”

这么算下来,周抗美至少要生两个。

这也是周厂长催得急的原因。眼看着生育政策越收越紧,周厂长也挺慌的。

偏偏周抗美就看上了林向东,还那么久没拿下,所以他就直接找林向东表态,顺带逼婚。

林向西小心翼翼的打量了一眼林向东的脸色,“这算入赘吗?你同意了吗?妈会不会反对啊。”

现在吃软饭和入赘之类的名声不太好听,家里有点条件,能娶得起媳妇的,都不会打入赘的主意。

“只有一个孩子姓周,这不算入赘。但妈她……可能会反对。”林向东挽上小弟的肩膀,“所以我希望,你能在信里多帮我说说好话。”

林向西欲哭无泪,“妈是两句好话就能哄住的吗?到时候妈还会把我当成你的同谋,一起骂。”

他就说眼线这活不好干。

第170章 姓啥无所谓

老家寄来的信,林向南她们很快就收到了。

林向南对大哥的决定,很无所谓,胡美丽却看得火冒三丈。

“这孩子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快就改主意?”胡美丽忍不住在原地转了好几圈,骂骂咧咧的说道:“我要是在家,我直接抽死他。”

“妈,这不是很正常的吗?男人不都这样?”

林向南也不管在场的顾振华两兄弟,无差别攻击道:“一个家世优越,长相漂亮的女人跟着追,是个男人都会心动。基本没有例外。”

她这话,让顾振军都呆了两秒,他抱着孩子略微思索了一下。

好像不用家世优越,长相漂亮,只要是个年纪差不多的女孩子,真心喜欢他,不介意他的缺点,他也会超级感动,以身相许。

林向南好像真的没骂错。

顾振军羞愧的低头。

顾振华却昂首挺胸,给林向南表忠心。

“媳妇儿,我就不是这样的人。我的事你知道的,以前我都是避着那些女同志的,跟大哥可不一样……”

“别踩一捧一。你跟我大哥能一样吗?你们部队就是一窝光棍,全是男的,能有几个女同志?我大哥跟那周抗美可是同事,天天都得见,能禁得起磨才怪。”

顾振华也就是表个忠心,被怼了也笑嘻嘻的,并不介意。

这个场合不太方便,他准备晚上睡觉,他和林向南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再把自已那真诚的心,掏给林向南看。

保准林向南看了,更爱他!

想到这里,顾振华忍不住美滋滋的偷乐了起来。

胡美丽没心思关心其他人,她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儿,还是没想通林向东为什么这么快妥协。

“你大哥下乡五六年年,才跟那乡下的孙小蝶好上。他这回城才一年多……”

林向南撇了撇嘴,“刚从城里去农村的知青,能喜欢上乡下姑娘才怪了。现在不都觉得城里人高人一等吗?”

嘴上说着工农一家亲,但大家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刚去乡下的知青,心里还惦记着回城,基本不会在乡下谈对象。

林向东会和孙小蝶在一起,那是在下乡五六年之后了,这么长的时间,他们这批知青的意志,都已经被繁重的农活消磨得差不多了,大多都绝了回城的念头。

不回城,总不能一直在乡下孤身一人吧。他们下乡,亲人都不在身边,连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时间久了,知青点的人也陆陆续续和当地人结婚。

林向东坚持了五六年,算是坚持得久的了。

这个时代,不是谁都有当寡王的心理准备的。

大家都想按部就班的结婚生子。

总归都是要结婚的,周抗美人又不错,不嫌弃自已的过往,两人还有共同话题,林向东一直都觉得她很优秀。

但因为自已身上有不小的负担,林向东一直在拒绝周抗美的好意。

现在松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周厂长,周厂长说了,拖不得。

林向东以前的那些事,周厂长介意,但又拗不过女儿,只能妥协。

因为会有孩子随周姓,所以林向东不需要给聘礼。

林向东想攒钱补偿前妻,周厂长也不反对,就算结了婚,每个月林向东也能从工资里挪几块钱出来。

一共两百块钱,林向东需要攒很久,但对周厂长来来说,只不过是他两个月的工资,周家不觉得这是什么巨款。

林向东和孙小蝶已经没有联系了,只是他自已固执的想要赔偿。所以周厂长虽然不喜欢,但还是觉得林向东有担当。

现在这个时代,离过婚,无论是对男人还是对女人,都有影响,再婚都没有头婚好说亲。

他林向东的亲事高不成低不就,孙小蝶难道就能好到哪里去?凭孙小蝶的条件,以前可以在大队上随便挑,离婚后也只能将就。

不管以前的是非对错,他离婚回城的选择,终究是影响了孙小蝶的下半辈子。

孙小蝶不敢强留林向东回乡下,是不想背上心理负担,所以这个心理负担归了回城的林向东。

有了工作,每个月有了固定口粮,能吃饱穿暖,林向东肉体上解脱了,精神上却一直没有解脱。

“大哥回城之后,一直都省吃俭用,还一点也不介意自已的名声,对人说自已离过婚的事。一看就是故意的,不想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