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军婚:一家子极品我最缺德(234)+番外
花大娘连着奔波了两个多月,才捞出一个好朋友。
去车站接人,看到老友满头白发,一脸沧桑的样子,花大娘的眼泪当场就下来了。
“老郭,这几年你可是吃了大苦了。”花大娘辛酸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以前的事过去了就过去了,能回家就好。”
郭洪波强笑道:“是啊,都过去了。”
“这是林向南,我小徒弟。你叫她小林就行。”花大娘安排道:“你把行李绑她车上,咱们一起回去。”
许政委和陈秀兰两口子工作忙,抽不出空来,能鞍前马后的,就只有林向南这个摸鱼达人。
郭洪波的资料,是林向南帮忙写的,她不止知道郭洪波的生平,还知道他下乡改造的大概经历。
他们家以前是地主,郭洪波还去国外留学过,战乱期间,他二叔一家去了国外避难。
因为他们家有海外关系,并且特殊时期还有信件联系,哪怕信件的内容非常健康,郭洪波也被人举报了。
他的家庭原本幸福美满,但现在,被拆得七零八碎。
他老婆陪他下乡,两年前去世。大女儿和二儿子去乡下做知青,大女儿落水淹死了,二儿子和家里划清关系,在乡下成了家。留在城里的老爷子和小儿子相依为命,日子也过得艰难,落下了病根。
而郭洪涛自已,看起来也形容枯槁。
一家子人,都惨得很。
等把人送到郭家,花大娘就识趣的离开,把空间留给了郭洪波和他的家里人。
出门之后,花大娘就对林向南提醒道:“你不是说你最近工作上老遇到瓶颈吗?没事可以来找老郭请教,他学经济的,数学好得很。”
“我数学也不差的。我不会的,郭叔也不一定会。”林向南无所谓的说道:“回头试试看吧。”
“小兔崽子,你知道什么叫山中无老虎,猴子当大王吗?”花大娘嫌弃的叮嘱道:“你就是那猴子。机会来了,你还不给我抓紧了。”
“你当我的那些书是白看的啊。”林向南高深的说道:“你对我的能力,简直是一无所知。”
虽然郭洪波有点水平,但不一定能教得了她。
花大娘看了林向南一眼,“我不信。而且郭洪波如果教不了你,他老师肯定能教你。”
“那他老师呢。”林向南追问。
“也还在乡下。”
花大娘头疼的说道:“郭洪波以前是立过功的,事情还比较好办,他老师就难了。”
林向南搂着花大娘的胳膊安慰,“怕什么。都已经开了个口子了,全部回来,也都是早晚得事。”
花大娘和林向南的来回奔波,也不是没有好处。
恢复高考的新闻,在77年的十月才登上人民日报,六月的时候,林向南就已经接收到了隐晦的提醒。
林向南平时就住家属院,日子过得滋润,除了家里闹下乡那一出,她就没吃过什么亏,受过什么挫折。
她最开始期待高考,也只是想考个好学校,说出去名声好听,因为她有点爱面子。
工作上遇到的难题多了之后,她想去读大学的原因又多了一个,那就是学点真东西,以后工作能顺手一点。
哪怕没有高考,她的日子也照常过,没有任何影响。
而且林向南的基础太厚实了,所以听到了高考的消息,她的生活依旧照常。
只有花大娘,皇帝不急太监急,“你这孩子怎么回事。没事去逛什么街啊,还真是闲的,赶紧回去。有那功夫,你也不知道多看几本书。”
“花大娘,你变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第212章 买东西
花大娘可是陪她吃喝玩乐的小伙伴,怎么还忽然劝学上了呢。
林向南一脸正经的说道:“咱们玩就是了。劝学我另有人选。”
家里有个胡美丽念叨,就已经够了,再多就扛不住了。
“你以为我稀罕说你啊。现在各行各业都缺人才,要不然上头也不会有重启高考的想法,你要是上个大学,前途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道理我都懂。但我这人,真不需要头悬梁锥刺股的复习。”
别人都是严以律已宽以律人,林向南则是相反,自已不努力,只盯着家里人努力。
尤其是顾振军,还有老家的林向西两兄弟。
高考的事,还没定下来,只是猜测。
所以林向南写回家的信,也不敢说得太明白,没有利诱,全是威胁。
除了信,林向南还寄了一大堆的资料。
“小弟,你别急着出去,再做一套卷子。”林向东笑着提醒道:“你二姐特意给你邮寄来的卷子。你要是不做,你二姐揍你的时候,我可不会拦。”
林向西欲哭无泪,“那我也没必要天天做卷子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今年中考呢。”
“没办法。小南寄太多了。你现在如果不抓紧,总不能接到小南要回来的信,才开始补。那时候就真来不及了。”
那么厚的资料呢,几天可写不完,熬夜都不行。
林向东也不只念叨小弟,他还会陪着林向西一起学。他的基础更好,小弟有不懂的,现场就可以问他。
连着高强度学了一个月,林向西觉得自已的小脸都黄了,仿佛精气被试卷吸干了。
“要是我们努力了几个月,没等来高考……”
林向西都不敢想象,那个时候的自已会有多崩溃。
“没有就没有。”林向东一脸淡定,“反正你闲着也是闲着。多学点书也是好的。读书使人明智。”
“说得冠冕堂皇。其实你也不敢惹二姐跟妈。”林向西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