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军婚:一家子极品我最缺德(32)+番外
刘老黑还想推醒他问清楚,刘红山赶紧制止,“爸,先睡吧,明天再问他好了。”
本来刘红河看起来就不太正常,可不能再刺激他了。
他们放过了刘红河,但刘红河没放过他们,后半夜又说起了梦话,搞得两人一晚上没睡。
真让刘红河下毒,他也不敢。
但只是折腾人的话,他的招数就多了,本来就是最调皮的年纪,都不用人教,两天的功夫,刘家的人都被他给折腾蔫吧了。
林向南她们就住在隔壁,不花钱就看了一出大戏。
这几天正是中学的结业考试,考完出成绩了,就能拿到毕业证。
林向南现在的脑子非常好用,随便看看书,就考了个不错的成绩,拿到了毕业证,她就可以不用再去学校报到,彻底成了个无业的街溜子。
因为她没有报名下乡,所以拿到毕业证之后的第二天,街道办的徐大姐又来了,来做她跟胡美丽的思想工作。
当然,刘家也跑不掉。
胡美丽是顽固份子,说不通,徐大姐也习惯了。
但刘老黑上次明明还很好说话,这次话风突然就变了。
“怎么了这是。你家红河找到工作了?”
刘老黑说道:“暂时还没有。反正现在还没到最后的时间,我想缓两天给他报名。”
“看你说的。你要真疼孩子,就早点给他报名,他能去个好点的地方,你也能早点给他置办东西。”
刘老黑尴尬一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徐大姐苦口婆心的劝道:“家里孩子多,总要有人去乡下。孩子不能娇惯太过,总要让他们吃点苦。红河要是不愿意,你直接帮他报名得了,他还敢不听你的?”
除了本人能报名,父母也能帮忙报名。
这两年政策算是宽松的,最开始搞知青下乡那两年,各家都只能留一个孩子在身边。
普通工人很难给孩子安排工作,但领导可以,家里五六个孩子,都可以安排得妥妥当当,找的还都是好工作。
但正因为他们是领导,所以有更多眼睛盯着,哪怕他们能给孩子安排工作,最后也只能留一个孩子在身边,其余的孩子都得去乡下。
那个时候,留谁在身边,那都是父母说了算,年轻人只能听安排。
刘老黑倒是想赶紧把刘红河送走,但他不敢开这个口啊,只能勉强的对徐大姐笑了笑,“我再劝劝吧。”
“现在下乡政策这么好,你家红河还不知足。等后面政策变了,他就知道好歹了。”徐大姐摇了摇头,又劝了两句才走。
今天她劝不动,明天厂里的人也会找刘老黑跟胡美丽谈,那压力自然是不一样的。
等徐大姐一走,刘红河就推开门,从房间里出来了。
“爸,你要私下帮我报名?”
刘老黑心头一紧,赶紧回道:“瞎说。哪有的事。”
“那你帮我买到工作了吗?”
“爸这不是在帮你打听嘛。”刘老黑安抚道:“只要我听到有人卖,我砸锅卖铁也要帮你把工作买了。实在不行,就把你姐嫁出去,把彩礼钱凑一凑,应该也能行。”
刘红河心里正急着,问道:“那要是买不到工作呢?是大哥把工作让给我,还是爸你把工作让给我?”
“这……”刘老黑犹豫了,他之前从没想过这个问题。
他是钢厂的老员工,而且干的还是体力活,一个月能拿45元的工资,再加上刘红山一个月20的工资,家里四口人能吃饱穿暖,还能攒点钱下来。
如果把工作让给刘红河,他做学徒一个月拿18,工资少了一半还多,到时候别说还外头的债,家里的吃穿都成问题。
六十岁才是退休年纪,他今年才41,这个年纪退了,不是正常的退休,他暂时还领不了退休工资。
这笔账,怎么算都是不划算的。
刘老黑试探的说道:“如果你去了乡下,爸肯定会每个月都给你寄钱寄票,日子不会难过。”
“我不信。我一走,你肯定就把我给忘了。”刘红河直白的说道:“大姐在乡下那么多年,你连问都没问过。”
也就是他在城里,还能有点威慑力,他去了乡下,谁还管他。
想到这个,刘红河提醒道:“反正我是不会去乡下的。爸你就算给我报了名,我也不去,我就去棚户区那边躲着,等你的接济。到时候厂里领导找你谈话,你可别把我交代出去。”
这哪是儿子,这就是前世的债。刘老黑听完只觉得胸口一闷。
“爸,你应该会帮我的吧?爸?”
刘老黑咬牙切齿,“别叫了,我不是你爸,你才是我爸。我真是上辈子欠了你的。”
第33章 顿顿玉米面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刘红河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就让家里人不敢惹他。
他下乡的事没定下来,别说刘老黑,胡美丽的心也是提着的。
之前胡美丽对建房的事都不算上心,刘红河这么一闹,她晚上睡觉都睡不踏实了。
林向南一毕业,她就赶紧催着林向南去找同学打探情报,赶紧把建房的手续办下来。
杜爱红已经接了她妈的班,打入了房管所内部,听林向南问起这事,她就直接说道:“你放心,问题不大。昨天我们内部才开了会,说的就是这个月找上门来,闹着要建房子的情况。你姥爷都来房管所蹲了一个多星期的人了,这事儿少不了他的。”
“这么快。”林向南兴奋的说道:“我还以为至少要折腾半个月呢。”
说起这个,杜爱红就来了兴致,八卦道:“你是不知道。昨天有个老头才厉害,又哭又闹,一大把年纪了,还要给我们所长跪下磕头,求我们所长行行好,给批个条子建房子,家里实在是住不下了,把我们所长吓得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