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军婚:一家子极品我最缺德(481)+番外

作者:山顶的太阳 阅读记录

前倨后恭得明明白白。

林向南拿眼神瞄他一眼,神气的说道:“知道就好。”

“你不是一直在国内吗?怎么在香港的名气也挺大的?连香港的学生,都乐意卖你的面子。你前阵子发表的论文,真那么厉害?”谢明朗好奇的打听。

“说了你也不懂。”不是林向南敷衍,是谢明朗确实不懂行,解释再多也没用。

但就是因为不懂,谢明朗才好奇,非要追问,林向南现在的实力和名气,在什么档次。

看在合伙人的面子上,林向南说道:“跟我老师一个档次。我要是没实力,年纪轻轻就跟那群老教授呛声的话,别说学校领导,连我老师都会骂死我。但我不止敢跟人呛声,还敢在全国人民都能看到的节目里跟人争,这档次已经很明显了吧。”

争吵完,她最多被唠叨几句,连重话都没几句。

跟林向南吵架吵输了的黄教授,下节目也没找林向南什么麻烦,反倒是默默待在实验室搞研究去了。最近知道林向南这边出了成果,黄教授那边更是疯狂加班,就怕落后太多,没面子。

在国内的年轻一辈中,林向南独占鳌头。在国际上的地位,林向南也不差。

王教授他们老实谨慎惯了,怕枪打出头鸟,干啥都保密,落后的技术也保密。

对比起来,林向南就像个显眼包似的,时不时的发表几篇论文,刷刷自已的国际声望。发表了几篇高质量论文后,她就被邀请成了某本一流期刊的审稿人。

投稿审稿多了,林向南和国外的一些同行大佬们的交流也多了。她每个月收到的国外来信件,比某些老师一年收到的信件数量都多。

除了英美,香港那边的同行,林向南也有保持交流。她只是留在了大陆,又不是被关了小黑屋,并不影响她刷声望。

她现在算不上整个科学界的大佬,但在他们这个行业,绝对算有名气。香港那边有学生愿意因为她的名气加入实验室,在林向南看来,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别管大陆的条件是否艰苦,只要跟着林向南能学到真东西,他们就愿意来。而且去做科研大佬的助手,绝对是一条捷径。哪怕以后想去国外名校深造,大佬推荐的学校档次都不一样。

细数一下,自已身上真的全是优点,简直闪闪发光。

林向南越说,表情越膨胀,对谢明朗指指点点的说道:“跟我合作。你就偷着乐吧。”

第432章 待遇差别

这世上存在美而不自知、聪明而不自知的人,但这人绝对不是林向南。

知道自已有几分本事,她做事就能有几分狂。

要不是现在来大陆的投资商少,她还真不一定要跟谢明朗合作。

不过两人接触了这么一段时间,相处还挺愉快,林向南也就没挑他的理了,准备接着合作下去。

实验室招牌的助手,虽然是谢明朗的人张罗的,但跟他们签合同的,却是黄小刚名下的公司。

工资待遇什么的,都给得很好,但保密条款也不少。

签完了合同,黄小刚才敢把他们往实验楼领。

一共有五个人,林向南每个都认真谈话,试了试他们的水平,结果发现都挺一般的,跟苏旺旺差不多。

苏旺旺还只是她们实验室的小师妹,实力很普通,全靠运气来凑。

“算了算了,师弟师妹们也是我教出来旳。这群助手好好调教之后也能用。”林向南自我安慰。

在学校这么多年,又是当师姐又是当老师的,她都快习惯了。等把第一批教出来了,旧人带新人,她就能解脱。

这五个新助手,林向南都一视同仁,头一周也没安排他们干什么事,只让他们熟悉环境和阅读资料。

为了方便林向南,公司的实验楼离学校很近,林向南不用在交通上浪费时间,但也方便了学校同学的八卦,这五个助手一出现,苏旺旺他们就知道了。

“师姐,院里有好多同学都想到实验楼来干活。咱们实验楼今年招新人吗?”

“外头的那个实验楼,跟学校这个,布局是不是一样的啊?外表都差不多的。”

“师姐,你外头养的那五个,是什么来头啊。看着油头粉面的,好像不太正经。”

这话,让林向南产生了一种她在养外室的诡异错觉。

林向南被自已脑海里的想法雷住了,还没回过神呢,就听苏旺旺他们开始自荐了。

学校里有个实验楼,学校外还有一个,但学校内的助手,是正经的师弟师妹,关系更加亲近。苏旺旺他们也自觉高外头的人一等。

“师姐你要是缺人,怎么不让其他师弟师妹们帮忙。他们肯定特别乐意,哪怕没补贴,他们也乐意。”

“也就是学校实验室这边忙不过来。要不然我也跟师姐去外头的实验室干活。”

林向南无奈的笑了笑,解释道:“我在外头研究的项目,和学校的项目没有太多关系。你们去了也得抓瞎。”

学校里研究的是雷达相关的项目,但在外头的实验室,她研究的是一款耐腐蚀、耐高温高压的涂料。

两者虽然看起来牛马不相及,但那个涂料的想法,是林向南在研究雷达的时候产生的灵感。

这类灵感多了去了,和谢明朗合作,林向南就选了一个能最快出成果,拿出去不是特别显眼,但经济效益又高的来做。𝔁ᒑ

重点是这两个项目看起来没什么相干,免得被人怀疑审查,带来麻烦。

林向南两个实验室跑,两边的人肯定会有接触的机会,有些东西让他们打听出来,还不如自已亲口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