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他宠妻无度(25)
楚昕郑重点头:“我听姐姐的。”
楚悦:“你收拾一下,我去给你缝个书袋。”
当天夜里,楚悦连夜给楚昕缝制书袋,走神的时候忍不住想,景璃那样的人,看起来冷漠又疏离,一副断情绝爱的样子,怎么会在意女子是否怕他呢。
这会不会是故意让她心软啊?!
*
第二日是个艳阳天,这是时隔多年后楚昕第一次正式出门接受先生的教导,老少几人都很重视。
用过早饭,楚悦领着老两口将楚昕的一应用具又清点了一遍,然后等景璃在约定是时辰出现。
卯时过半,景璃准时出现在姜家门口。
简短打完招呼后,景璃沉默着从楚悦手中接过书袋,领着拎着束脩的楚昕离开。
延贤坊乃平民居住之所,而兴义坊世家贵族遍地,但两坊之前只需要一刻多钟的脚程。
天还早,路上的行人不多,景璃看向身侧与楚悦有五分相像的楚昕:“会骑马么?”
楚昕:“会一点。”
他身体弱,骑马也学得慢,刚敢由爹爹牵着坐在马上,爹爹离开了霖州,他答应回去后教他的,可惜他们都再也没能回去。
不愿当着别人想从前的事,楚昕重新绽出笑容:“景大哥为何对我们这样好?”
楚昕还小,景璃不好说他是想守护楚悦和她的家人,看着前方开口:“之前受王爷指点,不忍见你们遭遇不公。”
楚昕没有怀疑。
刚开始那两年景大哥并没有格外关照他们,家中刚出事不久那一阵,所有人都顾着避嫌,离他们远远的。有一次在门口偶遇景大哥,景大哥私底下交待他要听姐姐的话,莫要丢开学业。
他一直默默记着,景大哥如日中天,他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楚昕用崇拜的目光看着景璃:“景大哥今后不用这么麻烦来接我,我认得路,自己去府上吧,景大哥放心,我会尽量避开旁人的目光。”
景璃好奇:“为何要避开旁人?”
楚昕往四周看了看:“姐姐说,爹爹的案子悬而未决,在外还是得注意些,不能连累府上。”
景璃一怔,这傻姑娘。
还是他醒悟地太迟,以至于从前无忧无虑地姑娘竟然谨小慎微到这一步。
他随即开口:“你放心,王爷清清白白,你们自然可以大大方方地,放心与任何人来往。”
楚昕喜笑颜开:“真的?”
景璃点头:“千真万确。”
说起来,今日的荒谬局面源于一件隐秘的往事。
十七年前,还是太子的圣上在湘王等大臣的支持下艰难杀到京城,为得到中立的清流支持,太子决定与左丞相晏通的孙女联姻。在与晏姑娘来往的过程中,太子看上了晏姑娘的好友,也就是阿悦的母亲,孤女姜菱。
姜菱不愿掺和他人的情感,更不愿意入宫,但这并不能打消太子的念头。
太子登基第一年,醉酒之后强要了姜菱。
在姜菱万念俱灰之际,湘王向姜菱表明了一直藏在心底的心意。皇后不知用了什么方法,令圣上误以为宠幸的是别人,并向太后请了懿旨,赐婚湘王与姜菱。
两人成亲后,湘王带着王妃就藩,同年冬天,湘王妃早产生下阿悦,三年后诞下楚昕。
夫妻俩一心驻守大晋西南边境,再也没有回过京城。
直到熙和十三年春,湘王彻底平定百部之乱,赴上京述职。
哪一年恰逢太后七十大寿,湘王妃应皇后之邀为太后贺寿。
有人嫉妒湘王立下的不世之功,状告湘王受贿,而年纪越大越昏聩的圣上见湘王妃风采不减当年,以湘王的安危要挟王妃入宫,以圆当年的念想。
圣上低估了湘王妃的烈性。
湘王妃仓皇逃出宫后,她不肯令湘王蒙羞,自尽以全名节;在狱中得知王妃去世真相后的湘王,绝食反抗无道昏君。
圣上震怒于湘王夫妻的决绝,查抄湘王府,重赏诬告之人。
在皇后与太后的周旋下,勉强放姐弟俩一条生路。
这是景璃派人暗中查了一年多的结果,姐弟俩迄今都不知道父母去世的真正原因。
知晓的细节越多,越是对真相感到愤怒,这也导致他想换一片天,改一改所有人的结局。
*
一刻多钟后,就到了定国公府。
国公府很大,但人不多,还是如记忆中一般冷清。
景璃将楚昕带到前院的东晖堂,两人到时,邵先生已经到了,干劲十足的样子。
寒暄完,楚昕听到小心翼翼地催促声:“今日楚公子会来学堂,
第1回 见面,公子上点心吧,迟到多不好看。”
回答的声音很无赖:“他请的人,与我何干,为何要给他面子。我说常叔,你可真是越活越回去,怕是忘了当初谁给爹爹说情,将这管家之位给你的吧。”
常管家头都大了,但他面对的是无法无天的主子,只能尽力劝:“我说公子,小的求求您了,别一口一个他他他了,世子爷好歹是您兄长,是这个国公府的当家人。”
一不小心听了国公府的家事,楚昕眼观鼻鼻观心。
这么些年过去,这国公府的二公子与景大哥的关系还是那么僵。
邵先生沉着脸走出学堂,先开口了:“二公子。”
景琮神情一顿,笑嘻嘻拱了拱手:“先生今日怎么这么早?”
话刚落音,他透过开着的窗户看到了景璃,以及景璃身侧的楚昕。
景琮勾起唇角,毫不掩饰眼底浓浓的讽刺,挑衅地看向景璃。
楚昕默默比较,相对景琮而言,他真的算是个好弟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