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难藏暗夏(193)

作者: 月萤 阅读记录

好到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嗯!”于夏重重点头:“一直都这么好。”

-

除夕前一天,刑肆正式上门拜访。

他们小区是之前单位分配的房子,原来的住户大多都搬走了或者把房子租出去,很久没这么热闹过了。

鞭炮响了十里地,烟花不断,不知道的还以为谁家要娶亲呢。

许际洲给人拎着大包小包,黎书葵穿了一身喜庆的衣服跟在后面,他们不仅是刑肆小时候的玩伴,也是她大学最好的朋友。

刑肆进去的时候,七大姑八大姨都坐在了那,见人进来都一个个的打量。

于夏跟在后面差点吓一跳,平时过年都没这么热闹。

荣女士一本正经地给他介绍,刑肆神情不卑不亢,挨个地问好。

于夏紧紧牵着他的手,比当事人还紧张。

问起家庭情况和职业的时候,荣女士没说话,刑肆倒是坦然,如实回答,一干亲戚觉得惋惜的同时觉得这孩子怪可怜的。

吃饭的地点定在了一家酒店。

大伯母拉着荣女士的手,隐隐有些担心:“元香啊,这孩子的家庭情况还怪复杂的,虽然孩子他爸有钱,但给不了什么帮助,以后两个人连个倚仗都没有。”

要知道,在这个社会上,没有父母的帮助和托举,每一步都会走的很艰难。

更何况他工作不过一年多,到底是靠运气还是实力,一切都是未知。

“还有他哥,以后老了,不还得让他俩照顾?小孩也没人带,你和老于压力大哦。”

荣元香面无表情,想到了两个月前,刑肆突然上门拜访。

第171章 “阿肆,你是不是准备很久了?”

大伯父听到这话有些不满,连忙拉住人:“好了秀莲,你就少说两句吧,这大喜庆的日子。”

“行吧。”秦秀莲欲言又止:“反正夏夏不是还没毕业么,这次就当是见个面,结不结婚还不一定呢!”

到了地方,杜宗明和刑屹等在门口。

荣元香立马上去握住老人的手:“杜老师,好久不见,身体还好吗?”

于自忠也跟着点头招呼,荣元香对于刑肆的好感大多源于他外公,当年她家里条件不好,还有两个弟弟,其实高二的时候家里就不让读书了。

那时候闹到学校,是杜老师出面,承诺只要让荣元香继续读下去,学费由他来出,并且提议让她大学报考免费师范类学校,学费生活费全免,完全不需要家里人负担。

就这么好说歹说了几次,荣父荣母才勉强同意她继续上学。

这份恩情荣元香一直记到现在。

杜宗明笑了笑:“也就那样,年纪大了,只要不出什么毛病,能看到孩子们成家立业,就心满意足了。”

老人的语气有些犀利。

秦秀莲有些心虚,当年他们容县就一所高中,她和荣元香是同一届的,印象里杜宗明在退休前提了副校长,在他们县的威望很高。

可以说,县中的一半大学生都是从他手里带出来的。

她和她们家老于也是。

几个人又寒暄了一阵,秦秀莲立马找补:“您一手带出来的小孩,差也不会差到哪去,这位是小肆的哥哥吧,长得一表人才,一看就是名牌大学毕业的。”

男人依旧坐在轮椅上,神色淡漠疏离,似乎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场合,礼貌性的点点头:“伯母好,本科是在复旦,硕士就读于美国斯坦福大学金融系。”

说着向身边的助理抬了抬手,一群服务生推着展示台过来。

为首的是一副复刻清初的一套金累丝镶珍珠红宝石头面。

正午时分,天空出了点太阳,莹莹照下来,上面的花叶,鸟兽,虫蝶熠熠生辉,仿佛下一秒就要飞出来。

这是一年前他在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看到的,展出的时候跟一众近代珠宝和王冠放在一起,瞬间艳压群芳。

他当时就找了最好的匠人打造,虽然复刻的没有原件那么完美,但也算是精益求精。

一群姑姨站在那,差点被闪瞎眼。

刑屹目光淡淡看向被刑肆揽在怀里的人,眼底浮起一点笑意:“上次见面来的匆忙,外公既然送了你镯子,那我就送你一份首饰,算是作为哥哥的一点心意。”

何止是一点,会不会太贵重了?

于夏忍不住抬头看刑肆,金晃晃的多看一眼都会觉得头晕,正要拒绝,刑肆捏了捏她的脸颊,眼尾微挑:“这点钱我哥来说不算什么。”

当年刑屹带着杜芸去美国的时候,刑文山除了支付他的学费和杜芸的治疗费用,还额外给了他一千万。

说好听点是资助,说难听点就是用这笔钱买断他们的父子情谊。

他就拿着那一千万,从兼职、入股,到成立工作室,建立第一个上市公司,三年时间将那笔钱翻了10倍。

众人却抓住了他话里的关键词,杜老师还送了镯子?

杜老师的妻子是当时有名的布商老板的女儿,听说他们原本是江南那一带的宗室分支,后来逃难来了这边。

县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知道,他们当时来容县,几乎是一边赶路一边撒钱,说是来济世救人也不为过。

那镯子,是他们家历代相传的。

所以,杜老师是认定这个孙媳妇了。

荣元香想起小时候村子里口耳相传的这些八卦,不由得抹了把汗。

还没完,刑肆站在人群里,朝许际洲的方向看了一眼,接到他的信号,许际洲拍拍手,一群穿着职业服装的女性接着走上来。

“这些是我们阿肆给大家的见面礼,他这人吧从小没感受过家庭的温暖,有些事情上可能做的不够好,希望大家给他成长的机会。”

上一篇: 明争暗恋 下一篇: 穿成农家老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