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绣良缘之北地王妃(233)

作者:懒语 阅读记录

“众位爱卿,你们可还有其他的看法?”上座的鞑子可汗问。

众位大臣顿时各抒已见,不过更多的人却是赞成大皇子,赞成二皇子的人并不多。

“国师大人在哪里?”可汗找了半天,没有看到自己所信任的人。

“可汗。”正找着,就看到国师穿着一身长袍进来,“大皇子和二皇子的争论我都听到了。”

阿尔哈图听到国师的开言,心里就开始苦笑起来。国师支持大皇子在意料之中,因为国师是大皇子的师父,而皇上十分对他十分信任。

“北地的气候并不适应种植庄稼,失去朝廷的支持,加上楚随风此举必然惹怒丰城的贵族,到了秋季以后,楚随风一定会自食恶果。北地的贵族可是真正的本地人,又怎么能任由着楚随风摆布,他们现在不动,必然等待时机给楚随风一个最有利的打击。”国师身上没有儒雅之风,反而带着一股狠劲,“我训练的火牛阵已经初有成效,到了冬季去攻打边城,到时候楚随风后又朝廷虎视眈眈,内有贵族的忧患,外有我们北国的勇士们的夹击,足够他喝上一壶的。只要打开北地,可汗的大军就可以长驱南下,不怕大秦不向我们进贡。”

“国师,如果我们大军全去攻城,到时候常春国趁火打劫该何如?”阿尔哈图冷声问。

“二皇子太多心了。”国师冷笑着说,“常春国力并不强,他们善于打水仗,这么多年来,他们安分守己,并没有和我们发生任何冲突。而且到了冬季天气寒冷,水上结冰,他们又怎么会主动出兵呢?”

可汗点点头,觉得国师说得十分有道理。常春国这么多年自守,从未和北国发生过任何的冲突,而且常春善于打水仗,根本不会主动过来挑衅

“二皇弟胆子怎么越来越小呢?这么缩头缩脑,根本不像我北国的勇士了。”大皇子讥笑地看着阿尔哈图。

大臣们看到两位皇子掐起来,个个全都聪明地不再说话,不过很多大臣们看着阿尔哈图的眼神中却带着淡淡的鄙夷。

阿尔哈图心里苦笑,北国崇尚武力,他这种曲线救国的想法并不为朝臣们接受。北地在楚随风的治理下,虽然谈不上铜墙铁壁,可也算是牢固。加上楚随风十分得军心,要想一鼓作气拿下北地,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从楚随风拥有兵权开始,还在幼年的他已经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北国这么多年的偷袭,都没有在楚随风手上占到过多少便宜,反而北国自己因为年年征战,百姓的生活有些过得艰难。

可大皇子和国师等人却罔顾百姓,将这种艰难全都算在了楚随风的头上,他一个人的谏言又有何用呢?

即使朝中现在也有支持自己的人,但拥有军权的人却大多数是站在大皇子那边的。他过得何其窝囊!

五月的到来,将南方的温暖毫不吝啬地带到了北地。北地天气转暖,地里四月份种植下去的豆子玉米已经发芽,整整齐齐的排着,让人看了心里就充满了喜悦。

林子吟新开垦的土地大多种植的都是豆子和玉米,到了五月份新开垦的土地,则忙着栽了很多的甜菜,蔬菜那边也是多多种植,特别是西红柿、辣椒等,土豆等更是大面积种植了。

“大伙儿看好了,要怎么栽种。”林子吟这会儿站在低头,指挥村民们怎么插秧。

三月底育苗的稻秧苗已经长得有一巴掌长,看起来十分水嫩。

“一米六行,一眼中放入二到三株,不能插得太深。”林子吟站在岸上指导一会儿,然后又让村民们看着吓人插秧。

“还成队了。”

“可不是。”

“多长了一个半月,应该有收成。”

“看啊,又有机子下地了。”这边人工干活,那边插秧机也在忙碌。村民们看到插秧机突突一会儿,留下的就是一片绿色,个个羡慕极了。

“东家,要是能多做制造几台就好了。”

“是啊。”

所有人都眼巴巴看着。

“赶紧干活,帮忙早点儿做完。”里正吆喝。从四月开始,林家给大伙放了开垦荒地的假,不少人都耽搁半天上工时间,最近一段时间,林家作坊里生产的货都不够外卖的,每个作坊里的订单也压得厚厚的,里正担心长期下去的话,林家还会买人进来。

要是再买人,大伙失去上工的机会,有大伙哭的。

很多有眼力的村民也都想到了,所以栽植水稻的时候,大多数都请了家里的亲朋好友过来。

这些外村的人看到十里村一年来发生的变化,羡慕得眼睛都红了。有住在隔壁村子里的人就托自家亲戚过来问问,看能不能也到作坊里来上工。

但林家一律谢绝了。

这些人没有办法,退而求次,希望能到田里上工。林子吟想想,最后找了一些老实的农人过来做长工留下了。

好在林家仁义,就是能过来做长工照顾庄稼,大伙儿该的工钱也不少,而且他们的孩子也可以过来上私塾。

隔壁几个村的村民为了争取上工的名额,简直使出了十八般的武艺,托亲友说情,自己毛遂自荐的,崔大等人考察一些人,留下了十几个人。

到了五月中旬,无论是楚随风的庄子,还是十里村、定安寺,到处都是翠绿一片。

插秧季节总算结束了,作坊里又开始恢复到正常的上班状态。

“呸,老娘看他们折腾。”严氏冲着黑土地那边吐口水,“北地从来没有长好过水稻,老娘就等着林家倒霉,其他人跟着他们一起哭好了。”

上一篇: 官妞奋斗史 下一篇: 锦绣良缘之绣娘王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