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对你野(49)+番外
“阿焰,你什么时候弄的?”训练时,吴景界问道。
“今天早上。”
“难怪你他妈今天这么早就奔去了学校。”原来就为了偷摸着做这事。
“你不也挺开心的?”
“什么?”
“你和江园晏。”他眼神意味深长。
“…………”
随之而至的期末考试结束后,万众期待的寒假终于到来。
九中学生的假期并不轻松,光是各科老师打印的试卷,整理起来,就有厚厚的一叠。
谢怀宁将资料收集好,放进书包里,然后整理出寒假需要完成的练习册,蓝色书包胀鼓鼓的。
她家距离九中大约一小时半的车程,坐着大巴车颠簸了许久,肚子翻搅得厉害。
好不容易挨到了家,她拖着厚重的行李,从拥挤的车站挤出来。
路边的一侧是遍地青菜田野,而另一边,便是参差不齐的楼房,新旧交杂,谢怀宁的家,便是其中一栋不起眼的两层半楼房。
她晕车,刚到家时 ,脸色苍白,肚子有些不舒服。
“回来了?”奶奶笑意不深不浅,“赶紧把行李搬上去,等一下下来一起帮你婶婶做晚饭。”
“知道了。”她应道。
奶奶走到另一个房间,面容顿时慈祥不少,“谢意啊,出来知道了,等一下再学习吧。”
“姐,你回来了。”谢意今年初二,胳膊细瘦,干爽平头,打了个哈欠。
“嗯,刚放寒假就在屋里学习,这么争分夺秒?”她觉得有些奇怪。
“我在玩手机……”说完,他裤兜里的手机消息提示音连响几下。
谢怀宁家里平时一共有,奶奶和母亲,一个叔叔,以及堂弟,一家人住在一间房,而她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
一般农村人都有好几个子女,她是少见的独生女,因为母亲朱秀音生她那年,村里计划生育抓得严,朱秀音被强制结扎,父亲和奶奶想让她再生个男孩的愿望落空。
为此,奶奶一直觉得这是一个遗憾,直到堂弟谢意出生,她才算放下了一个心结,但是,对待的两人的态度,差别很大。
这么多年,虽然谢怀宁自认为习惯了差别对待,但是有时候,心里还是会难受。
她唯一能做的,便是把自己份内之事做好。平时在家里,她会主动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包揽一大部分家务活。
晚饭时间到,桌上几样家常菜,一家人围在木制圆桌上,也有几分温馨。
“谢意,吃个鸡腿,你看看你胳膊都瘦成什么样了,上回我见你王叔叔儿子,比你壮好几倍。”奶奶一边说,一边夹了一只鸡腿放到谢意碗里。
“他那叫胖,不叫壮。”
“怀宁,要吃什么,自己夹。”朱秀音看着自家女儿的细胳膊道。
她扒着碗里的白米饭,点点头。
饭桌上很热闹,谢意是家里的宠儿,大部分时间,对话都是围绕着他进行展开,气氛好不活跃,谢怀宁插不上嘴,只是安静地听着。
婶婶突然提到她,“谢意,向你姐姐学习学习,寒假抓紧把成绩提上去,向她一样考上九中,听到没?”
“知道了妈,你这话说得我耳朵都起茧了。”
“他这个年纪,爱玩很正常嘛,”奶奶说,“也不能只是死读书,平时一句话都不说,想木墩一样,也要学做人,怀宁你说是吧?”
谢怀宁淡淡点头:“嗯。”
她知道奶奶说的是谁,她平时话少,难免给人刻板沉默——“书呆子”的印象。
“这个年纪,重心就应该是学习。”朱秀音不咸不淡插了句话。
奶奶撇嘴,“我看那刘大婶儿子,考上名牌大学不会做人,照样不是回来给他爸卖猪肉,一点出息都没有。”
谢意趁机对他妈说:“就是啊妈,考上名牌大学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好。
第二十八章 ...
吃完饭之后,她在洗碗, 心里没来由一阵委屈。
她深呼吸一口, 鼻子的酸涩很快被压下。
夜幕降临,月色浓深。
谢怀宁开了一盏台灯, 专心致志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朱秀音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两块西瓜, “怀宁,眼睛看累了就休息休息。”
“谢谢妈。”她笑道。
“怀宁啊,你别听你奶奶的, 努力读书, 考上重本, 总是没错的,以后找工作也好找, 对你自己很有好处。”她坐在谢怀宁床上。
母亲常年操劳, 年纪和婶婶差不多, 可是样貌却比婶婶看起来老了不少, 谢怀宁心疼。
“妈, 我都知道的,我心里很清楚。”她宽慰母亲。
朱秀音点头。一开始,对于自己只有一个女儿这件事, 她心里有憾, 有过不甘。但这些年来,谢怀宁懂事听话,学习上进, 没少让她省心。
“别怕一时的吃苦,把精力全部放在学习上,别去学那些谈恋爱的玩手机的,知道吗?”朱秀音摸着她的头。
“嗯,我不会想太多别的。”她心里暗暗许诺,将来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
假期没过多久,谢怀宁的生活比在学校简单,基本上是围绕着学习和干活展开。
只不过房间隔音效果很差,谢意房间同她的仅一墙之隔,偶尔,谢意和他朋友玩得嗨,有些吵闹。
假期,谢怀宁计划专攻自己的薄弱之处——数学,然而,她的思路时不时被迫打断。
谢意是接近中午起床,起来之后,他几个朋友在他房间打游戏,鬼哭狼嚎一直传至隔壁。
“谢意,谢意。”她在他门口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