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漂亮蠢货后[种田](102)
“没有啊,师傅。我提早在心中打好腹稿了,不用涂改。”
陆先生松了口气,“没有涂改就好。
是我没有提前跟你说清楚,一般正式考试不同于平常,要先打好草稿,确保文章不会修改了才会抄到考卷上。这样能避免涂改,更显美观,考官见你卷面整齐,对你也会有好印象的。”
“懊,懂了。”姚瑜点点头。
他懂了他陆先生的担忧之处,但不懂的是,以前他师傅教过他,文章都在心里先写好了,怎么会需要修改呢?
不过姚瑜不打算问出来了。
师傅觉得打草稿好,他觉得打不打都一样,那就不打了。
“一般三天以内就有结果了,如果没有覆试,就可以进入府试了。不要耽搁了,快回去继续复习吧。”陆先生道。
姚瑜点点头,“师傅,我先回家了,你也快回去吧。”
师徒二人就此分开。
徐掌柜是盼着姚瑜能尽快来酒楼干活的,但是他不想姚瑜现在就来。
考完的第二天,徐掌柜看到姚瑜跑来上工,一口茶险些没喷出来。
“你你你,试不是还没考完吗?怎么来上工了?”
姚瑜笑道:“听我师傅说下一场可能还得三天或更久,我反正没事,就先来了。”
徐掌柜将他撵到一旁,“去去去,看你的书去。”
姚瑜还想说什么,却瞧见两个熟人走了进来。
“秦将军,万东家。”姚瑜打了声招呼,就打算自行找个地方看书去,就见那两个人朝他走来。
“小姚先生,许久不见啊。”见到姚瑜,秦征也很意外。
姚瑜不明所以,这是要找他聊起来了?
“我还以为秦将军回京去了,怎么将军又回来了?”
秦征找了个凳子坐下,“遇到点事,朝廷又派我来了。”
姚瑜坐下看着他,没主动问。
秦征竟主动告诉他,“也不是什么秘密,很多人都知道。”
秦征看了他一眼,见他没反应接着道:“朝廷基本上已经统一了天下,还剩几个小地方没打下来。其中距此百里的风高县是其中的硬骨头。
风高县迟迟攻不下来,这个风高县易守难攻,竟引得许多前朝残兵聚拢过去,长此以往,恐怕会形成一股势力。”
姚瑜随口问道:“风高县兵力很多吗?”
秦征摇摇头,“兵不多,但是那里百姓生活富庶,人口众多,还不缺粮物资,全民皆兵。”
姚瑜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我们这里的人都听说过风高县,那里的县令可是个难得的好官,他在那里任职十数年,那里的百姓因此过了十数年的好日子。如今要改朝换代了,必然是要换掉县令的,那百姓的好日子也就没了。
换我我也不愿意。”
“哦?”秦征来了兴趣,他以往只听人分析过地势和兵力财力,然后得到一个不好打的结论,却不想还有这等关系。
“小姚先生对风高县了解颇多啊,如今要攻下这座城,小姚先生可有什么好建议?”
“咳咳。”姚瑜尴尬笑了笑,他就是随口一说啊,他说的附近人都知道啊,“我了解的和大家了解的都一样,谈不上多,只是听说只是听说……”
姚瑜连忙摆手。
开玩笑,这事那么多人都摆不平,他一个小账房还是不要掺合进去了。
而且他根本什么都不懂啊!
指望他,再来个七八十年也打不下来!
姚瑜这模样在万东家眼里却成了遮遮掩掩不愿多说。
秦征看了一眼自己的岳父万东家,万东家了然,跟姚瑜说:“秦将军只是问一问大家的意见,小姚你只管说,说错了无妨嘛!
大家都是朋友,坐在一起随意聊,就不要藏着掖着了。
来来来,小姚说完,老徐也说说。”
“大家都说吗?”
万东家点点头,“你最小,就当抛砖引玉了,你说完轮其他人。”
既然大家都说,那姚瑜也就没了压力。
姚瑜其实什么好主意,他又没什么打仗经验。但如果不从打仗的层面出发,他倒是有个小想法。
“只是个小小想法,既然风高县的关键是县令,将军何不试着劝降县令,对他晓之以情动人以理。县令是个好官,他又多年待在小小一个县城没有升迁,想必他对前朝官场的风气也有所领略。
再者……”
姚瑜喝了口茶。
“再者什么,你快说呀!”徐掌柜替自己东家催他。
“如今天下大部分都被新朝取了,只留下他一个小小的风高县,他心里应当是恐惧的,将军先利诱许诺他官职,再威逼之,我感觉应该可行吧。
只要将军保证风高县降后不更换县令,那么县里的百姓谁又会愿意打仗呢?他们不关心前朝皇帝多昏庸,那只要县令不换,改朝换代又与他们何干?”
秦征眼前一亮。
“我感觉应该是这样的。
这位县令也是可怜,现在多少前朝的残将都往他那儿跑,他一个小小县令,随便一个官都能压他一头,这段时间他估计过得不会太舒坦。”姚瑜吐槽道。
想到了什么似的,姚瑜又道:“说不定他们正窝里斗呢,离间说不定也行啊。”
说完,姚瑜小心翼翼的看着秦征和东家。
他说的点大部分人应该都能想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