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漂亮蠢货后[种田](155)
一听到这个话题,村里不少有孩子的人都围了过来。
他们也想让自家的孩子念个书,认个字。
以前打仗的时候他们看不出什么读书有什么好,不顶吃不顶穿。可自从天下太平了,他们越来越觉得读书是个好事了。
别的特权就不说了,光免税一项就很馋人啊!
谢猎户叹气,“我家虽然没有孙子要去上学,不过我也去劝过,他说担心善善没人照看,他不放心,拒绝了。”
一直一言不发的姚老头这时候眼睛倒是亮了,“这有什么要紧的?我家里有个老仆妇和小厮很会照顾人,让他把善善送到我这里,我保管给他养的又白又胖。”
方方面面都给姚瑜考虑到了,姚瑜被磨的实在没脾气,只好答应开班了,“说不准我什么时候就去酒楼上工了,我能教几天是几天”
村长满口答应下来,“都依你都依你,能教一个月也是好的,让孩子们多认几个字。等将来日子再好些,我花钱重新请个先生教书。”
于是姚瑜摇身一变,成了村里村塾的教书先生。
晚上宋凉回来,姚瑜将这一消息告诉他,宋凉觉得不错,很支持他去。
“这两日铺子没刚开张的时候那么忙了,等你开课那天我也去看看。”宋凉躺在他怀里,蹭了蹭他的小腹。
姚瑜被他蹭起了火,翻身将人压住,狠狠的疼爱了他一番。
放松过后,两个人身心舒畅,他们相拥躺在床上说了会儿话,宋凉算了算挣的钱,姚瑜说了说自己读的书,没一会儿就沉沉睡去,烛台燃尽都没发现。
自姚瑜打算要在村里教书,村里人见了他都客气极了,老远就喊他姚先生。
姚瑜不自在极了,要是他没记错的话,有几个人甚至还当着他的面骂过他。
骂他没出息,骂他败家子……
看来这几个人家里都是有在学龄的孩子。
姚瑜好笑的摇了摇头。
……
“陆先生,陆先生……”一个随从打扮的人喘着气敲开了书房门。
陆先生放下书看过去,“什么事这般慌忙?”
随从拱手给他报喜,“恭喜先生,贺喜先生,乡试舞弊案出结果了,先生可以继续去参加贡试了。”
陆先生从他这话里提取中关键信息,“那名考生洗脱嫌疑了?”
随从摇了摇头,“不是。他确实作弊了,不光功名被夺,还连累考官丢了乌纱帽。”
不管怎样,总算能去参加春闱了,陆先生心情松快起来,难得提了别人一嘴,“看来那个举报作弊的考生得偿所愿,榜上有名了。”
随从想了想,好像替补上榜的不是那个考生,那个考生发现替补的不是他,几乎哭晕在榜前,惹了笑话。他记得那个人的名字是两个字,叫什么来着……唉,一时想不起来了。
算了,算了,这都不重要了,反正陆先生的解元没跑掉就行。
第90章
得知中举,陆先生就没有再有任何迟疑,收拾好行囊动身去了京城。
进京之前,他给姚瑜和徐掌柜去了封信,告知他们自己中了解元之事,然后向他们辞了行。
姚瑜是他看好的小辈,徐掌柜是照顾自己的挚友,这两人都是他生命中相当重要的人。如今姚瑜落榜,徐掌柜待在这小县城,也不知道他们何时有再见的机会。。
等后来姚瑜接到陆先生的信时,村塾已经开课好几日了。这是后话。
此时的小小村塾里,挤满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而窗外门外,还站了不少村里的大人。
里里外外二百多号人,全都盯着姚瑜,等着姚瑜开讲。
不光如此,这消息都传到别的村里了,听说本县第二名的秀才开课了,别的村不少人带自己孩子来看热闹,顺便蹭一蹭课。
想着万一能识得一两个字,也算是占了便宜了。
那些人起先是站在门外面的,后来一点点的挤进来,挤到姚瑜旁边了。更夸张的是,挤来挤去,人群突然倒了一片,把正在翻书的姚瑜都扑倒了。
扑倒姚瑜的人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他嘿嘿一笑,后退一步害羞的跑了。
姚瑜:……
突然感觉自己像个耍猴戏的猴儿。
姚瑜干脆拉了个凳子过来,隔开人群,保护自己。
宋凉很支持姚瑜的事业,他大声道:“认真听课,都别喊了,要喊出去喊。”
光是维持秩序就是件让人头疼的事。
村长也了站出来。
许久,众人总算是静下来了。
姚瑜没正经上过学堂,不知道旁人是以什么启蒙的,他斟酌之后,选用村志做大家的启蒙。
所谓村志,即包含村名由来,村子占地面大小、居住环境、土壤、气候、作物,然后是村里的历史、常见的几家姓氏、人物传记……
“原来咱们青山村儿是这样写的啊!”窗外,以后大汉发出感叹,声音之大,把大家都吸引过去了。
姚瑜忍不住心中吐槽,怎么到处都是捣乱的。
为了把大家吸引过来,姚瑜讲了好几个故事,都是从村里老人那里听来的,这些孩子都还没听过。
“哇!”孩子们都不知道村子竟然发生过那许多故事,忍不住张大嘴惊叹。目光更是追逐着姚瑜,期盼他再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