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漂亮蠢货后[种田](244)
游锦点了点头,“下官再想想办法。”
姚瑜点头,“有问题不要拖延,尽快找我。”
游锦称是,见姚瑜找了个凳子坐下喝了杯茶,不打算走了,他犹豫了一下,拱手道:“大人,李主簿汇报了个问题,下官去查实一下,就先告辞了。”
姚瑜放下茶杯,“我左右无事,跟你们一起看看。”
边走,李风帆便将这事说给姚瑜听,说完,还义愤填膺的发表个人意见,“府台大人,臣家里也有一个小孩儿,臣平日连饭都不舍得让孩子端。臣实在无法想象,怎么会有这样禽兽不如的父亲,竟逼着这么小的孩子出来赚钱。
可见,不是所有人都配当爹的。”
游锦在一旁满头大汗,“大人,此事是下官失察了。”
姚瑜一脸严肃,“此事本官会好好查一查的,到底是谁允许这么小的孩子来此做工的。”
李风帆一脸崇拜的看向姚瑜。
知府大人一心为民,他就知道,他想追随的人一定不会让他失望的。
说话间,李风帆带着姚瑜两人走到一个小土球跟前。
随着离那个小土球越来越近,姚瑜越来越沉默。
李风帆带自己来看的这个小土球似乎很像他家善善?
而那个禽兽不如的父亲,可能是他本人?
“大人,就是……”他字还没说完,就见善善扭过头来,一脸兴奋的扑过去要抱抱。
“爹爹快来看,善善干了很多活,叔叔们都夸善善很棒哦!善善今天可不可以多吃一颗糖?”
姚瑜眼疾手快,把小土球拎开,没让他往自己身上扑。
“是不是?”姚瑜拿出帕子给他擦脸。
善善眼巴巴的,“真哒。”
姚瑜忍笑,“看得出来你卖力干活了,一个时辰就把自己弄成这样了。”
李风帆直接傻眼了,“大,大人……”
怎么会?
小善善竟然是知府大人的公子。
游锦也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了,连忙替李风帆求情,“大人,李主簿他也是好心,他不知这位是小公子,才误会了大人,盼大人不要同他一般计较。”
李风帆更是惊慌的扑通一声跪下。
而堂堂一个知府的公子,又怎么可能会通过做苦力赚铜板呢?
姚瑜将善善外衣剥去,将他抱起,才将目光放到他二人身上,“既然是误会,就不用放在心上,二位不必紧张,快起来吧。”
善善丝毫感受不到紧张的气氛,被姚瑜抱在怀里,他突然来了尿意,“爹爹,善善想尿尿。”
姚瑜揉了揉他幼嫩的脸蛋,“爹带你去撒尿。”
看姚瑜走远了,李风帆才敢问游锦,“大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游锦最近常常见姚瑜带善善来,他也是知道内情的,“姚大人说,小公子娇生惯养,没见过人间疾苦,便带他出来见见世面吃吃苦。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是下官误会了,姚大人不会怪罪下官吧。”
游锦看笑话一般,“怪罪倒不会,但是姚大人记仇。你今日骂他禽兽不如,改天他说不定会骂回来。”
李风帆闻言放松下来,“只要不怪罪,别说骂回来,就是天天挨骂都行。”
游锦安抚的拍了拍他的肩,转身走了。
撒了尿,善善被姚瑜抱着喂了一个馒头,很快便睡了。
姚瑜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善善盖上,等晚上忙完,才抱着善善回了家。
…
晚上跟宋凉说起这事,宋凉都被逗乐了。
笑完之后,宋凉关心起河道修理进度。
姚瑜这些日子天天扑到河道的事上,晚上回来还要处理其他州县的公务,宋凉见了很心疼。
“再有两天就完工了,到时,便能将上游的水引入河道。”
“两天?那应该不会耽搁灌溉了。”
姚瑜点点头,“金洪县的百姓今年应当能过个丰收年了。”
宋凉靠在他肩头,“真好,这事忙完了你也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
两天后,金洪县引入上游河水,新修的河道正式启用,百姓一片欢呼。
同年,金洪县农桑兴盛,随处可见的庄稼长势喜人,秋天,所产粮食比去年多了三倍。
而多年苦于水灾的留州今年没有再发大水,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加上留州本就土地肥沃,到了秋天粮食竟比去年增产了五倍。
而刚刚收回来的图靼改善不大,因其并不是以农耕为本,百姓多从事畜牧业。但是局势稳定,河道也经过整改,一整年下来也算风调雨顺。
姚瑜去看过几次,牛羊成群,马匹健壮。
…
“陛下,陛下,耀州急报,耀州急报,耀州洪水泛滥,百姓死伤无数……”
皇帝坐在书房,看着折子,忍不住头疼了,“怎么每年一到这时节,就到处发大水呢?”
“陛下,如今恰逢雨季,这实为常事,陛下不必过于忧心。”
岭南三贤之一,今年新科状元方泽在一旁劝慰皇帝。
皇帝抬抬手,示意自己知道了,翻过这篇不提,问起了其他地方,“去年雨季好几个地方发大水,今年都有哪些?”
方泽闻言卡壳了。
旁边伺候笔墨的内侍见状忙上前救急,“回陛下,今年发大水的,有耀州,宾州……还有东南的黎县。”
皇帝按了按鼻梁,“这宾州怎么也会发大水,往年都没听说过。”
“回陛下,宾州内有条河,河堤年久失修,决堤了,这才出了意外。”本身降水量其实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