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崽后,世子妃名满天下(60)
秦朝颜在原地站了很久很久,她收回纷杂的思绪,往淮王的方向走去,她的脚步,是那么地坚定。
淮王坐在一个刚支起的帐篷内,听着底下人的来报,眉毛皱得都快能夹死一只苍蝇了。
情况不容乐观,斑疮啊,一开始,是手脚生疮,到后来四肢、口舌也生烂疮,整个人因疮口溃烂,活活折磨致死。
郭通是负责看守这批流民的人,在了解到可能有疫病传播时,郭通当时就劝淮王回城了。
而在粗略统计了下疑似患了斑疮的人有将近五十人时,郭通的脸色霎时苍白,他知道,他们这些在城外守着的人,还有这一批流民,怕是活不成了。
斑疮极易传染,且是不治之症,现有的医术也只是能减轻一点痛苦。
现在是五十人,但那些已经染上疫病,还没被发现的人,更是不知有多少。
郭通满脸都是自责和懊悔,是他,他作为统领,居然没有仔细检查后两批来的流民,就这样让他们混在一起。
郭通迈着沉重的脚步往淮王的营帐走去,他一走进去,在帐门口处就扑通一声跪下了。
“郭通,你这是干什么!”
“殿下,是属下没有做好防范,殿下!这儿不安全,您还是快些回城里去,属下在这守着,到了不得已的境地,属下绝不会让任何一人进城的。”
郭通已有了死志,只守在城外是他的差事,他会拼尽全力守好外城的,绝不让这斑疮之症进了内城。
但,他可以死,淮王却不能留在这里。在朝中,淮王的声名极好,郭通也与他见过几次,淮王殿下是心系百姓、会为百姓做实事的好王爷啊。
这么好的人,绝不能待在这白白丢了性命!他郭通,一条贱命,死不足惜。
“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本王既已知晓这的情况,就不会回城去。”淮王走上前,想搀扶起他。
“殿下,郭通这条贱命死不足惜,您的贵体,绝不能在此有恙!”
郭通又往后退了几步,不让淮王离他太近。
“小的与那些人皆有接触,说不准已染上了斑疮,殿下不要与我太近!”
淮王看着他,不容置喙道:“什么贱命,又哪来的贵体,本王只知道,我们同样都是爹生娘养的血肉之躯。”
他上前,一把拉起了跪在地上的郭通。
“来,和我说说具体的情况,接下来,还得烦你们与我一同共进退。”
郭通一个大老爷们,生生被淮王这番话说红了眼眶。
“殿下!”
“来,具体有多少人患上了疫病,可另找了一处让他们待着?”
郭通伸手一抹眼睛,开始一五一十地和淮王汇报他派人下去探查来的结果。
营帐入口处,秦朝颜看着他们,体内,似也燃起了一腔热血。
在淮王和郭通等人商讨如何处理好这从陇东来的流民和疫病,秦朝颜也打开了425,开始上下翻找有用的东西。
第55章 救治
宫内,祁帝在看到淮王递进宫的消息后,气到将桌上的茶杯摔了个稀碎。
洪公公弯下腰,道:“圣上息怒啊!”
“呵,这怒气朕可息不了!”祁帝道,“传裴相和六部侍郎进宫,还有,朝中一品以上的官员,还有朕那几个儿子,全都喊过来。”
“老奴领命。”洪公公急急迈着小步出了御书房,也不知是出了什么大事,又是哪个糟心玩意不好好做事。
被传召的人在听闻祁帝发了大怒,不敢有所耽误,急匆匆地进了宫。
在宫道上相遇,有人喊住荣亲王,“荣亲王,您可知,圣上唤我们进宫,是所为何事啊?”
荣亲王看了身边的人一眼,道:“夏大人啊,圣上的心思,哪里是本王能揣摩得了。”
不等夏尚书再言,荣亲王加快几步,追上前方的裴相。
“裴相大人!”
“荣亲王。”
两人喊出称谓后,互点了下头,也就算打过招呼了。这时,他们一行人也已来到了宣政殿前。
洪公公早已候在大殿前,他几步上前迎接众人。
“老奴见过各位大人,圣上已等候多时了。”
看着洪公公的笑脸,能混到如今地位的,可不是什么官场白痴,众人各对了眼神,快步进殿。
一进殿门,走在前头的裴相等人就觉察到有东西迎面砸过来。
他们不敢躲,掉落在他们脚前的,是散落一地的奏折。
洪公公在身后领着几个小太监快步上前,把散落一地的奏折捡了起来,重新摆在祁帝的案桌上,然后退后半步,沉默地站着。
裴相等人此时也上前来了,扑通,大臣们跪地的声音比之平时要清脆响亮得多。
“臣拜见圣上,圣上万康。”
群臣拜见后,久久未听见祁帝的声音,有胆子小的,内心已在打边鼓了。
这是,发生了何事?
“起吧,”上首终于传来了声音,却引得人心无端发慌。
“洪钊,把那纸条拿给朕的大臣们看看。”祁帝的声音和平日里一般,只是细听就会发现他的声线里压着怒意。
“老奴遵命。”洪公公颤巍巍地把淮王递进宫的纸条拿到裴相的面前,“裴相,各位大人们,请。”
裴相看了眼洪公公,又不着痕迹地瞄了眼祁帝,接过纸条。
待看到纸上的内容时,他瞳孔一缩,顿时明了祁帝暗藏着的怒火。他把纸条传给了身侧的荣亲王。
待到殿内的所有人皆看过了纸上的内容,祁帝道:“诸位爱卿,不知对此事,你们有何看法?”
“陇东都督和刺史简直是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