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他不可能心动(199)
刚刚若非这小内侍突然跳起来袭击向莫太妃,现在的局面也许也未必能这么快被控制。
看到小内侍,皇上这才想起最先的功臣。
“刑部尚书呢?”皇上问了一句。
外面立刻有小内侍回禀,“启禀陛下,刑部尚书大人刚刚醒来。”
“让他进来。”
不过须臾,刑部尚书扶着胸口,一瘸一拐从外面进了御书房,嘴角还带着血迹。
“罪臣该死。”一进来,刑部尚书便跪地认罪。
皇上几乎是同时从桌案后起身,绕出桌案,直接大步走向刑部尚书,弯腰亲自双手将他扶起,“爱卿起身,今夜...爱卿救了朕!”
如果不是刑部尚书袭击了四皇子,同时这小内侍又袭击了莫太妃,那么自己就是莫太妃和四皇子捏在手里的人质。
外面哪怕有镇国军在,也枉然。
更何况,还有文武百官要声讨他的罪名,镇国军也未必会站在他这边。
皇上对刑部尚书的感激之情,浓烈到几乎想要和他结拜为兄弟!
重重在刑部尚书肩膀拍了一下,皇上道:“朕这一条命,这江山基业,都是你救下的!”
“罪臣不敢!”刑部尚书连忙低头。
皇上笑:“爱卿无需自谦,朕心里什么都清楚,你先回去养伤瞧病,朕的重赏在后面。”
“罪臣不敢!”刑部尚书惶恐不安,“方才,罪臣质问的那话,陛下息怒,罪臣着实是为了...”
皇上摁了刑部尚书的手,“朕知道,朕都知道,你无需解释!”
“来人,拟旨,刑部尚书救驾有功,德才兼备,敕封为荣恩侯,世代享封。”
刑部尚书一下满目惊喜看向皇上,跟着扑通跪下,“臣谢陛下恩典。”
皇上又看向那个瑟瑟发抖的小内侍,“你也表现不错,朕就...”
不且皇上说完,那小内侍不知是被吓得神志不清还是如何,竟然直接打断了皇上,“奴才...奴才师傅日日教导,不能保护陛下的奴才不是好奴才。”
搬出了内侍总管。
皇上眉梢微扬。
第181章 心冷
一夜腥风血雨。
或者说,一夜荒唐。
总算在天明时分,一切结束。
叛乱结束,镇远军统帅已经带兵回到驻军地。
小内侍们打扫院子里宫道上的大片大片血迹。
早朝是不必早朝了。
那些被莫太妃威胁而来的文武百官,此时一个个噤若寒蝉的跪在御书房院子里冰凉的地面上。
寒风凌冽肆虐,吹得人脑袋都是木得。
可这些人,一个个全都汗流浃背,懊悔垂丧,自己昨天夜里,怎么就没有刑部尚书那个勇气。但凡有那么一丁点勇气,此时也不至于这样煎熬的跪在这里。
就在所有人胆战心惊间,祁阑带着一身萧杀冷气大步流星从外面进来,穿过跪了一院子的文武百官,直奔御书房。
他身后,内侍总管亦步亦趋。
抵达大门口的时候,祁阑顿步,内侍总管进去回禀。
祁阑这才回头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那些朝臣。
有保皇党,有四皇子党,也有一些其他四六不沾或者偷摸沾了哪一派的,无一不是噤若寒蝉。
御书房的大门咯吱打开,一个小内侍探头出来,“殿下,陛下请您进去。”
祁阑收了目光,面无表情,抬脚进去。
御书房里,小内侍虽然已经收拾干净,但是因为门窗紧闭,血腥味还是很浓。
祁阑略皱了一下眉,大步流星上前,“父皇,我来迟了。”
依旧不提儿臣二字。
皇上坐在宽大的椅子上,隔着一张桌案,看着祁阑。
就在昨夜他把内侍总管派出去传祁阑回宫的时候,他其实心里是已经怀疑了内侍总管,怀疑这老东西背叛了自己,和祁阑搅合到一起去了。
可那小内侍奋起击杀莫太妃之后,却说他做的事,都是内侍总管教的。
后来皇上想了很多,点点滴滴,自己心头的那一层怀疑,他又有些动摇了。
直到刚刚见到内侍总管。
不过半夜不见的人,却看上去比平时苍老了十倍不止。
从外面一进来,不过是通传一句,“陛下,太子殿下回来了。”声音哽咽的兜不住。
那份哽咽,他听得出来,拼命压抑了,但是没有克制住。
再抬眼,一双老眼泛着红光,眼窝黑青,嘴皮干裂,衣裳也不那么整齐,哪有一副大总管的样子,昨儿连夜直奔定州传话,又急急的赶回来,心头又焦灼他这里的事...一句回禀落下,内侍总管咕咚倒头栽在地上,痉挛两下,口吐白沫。
吓得那小内侍扑过去就喊师傅,连这里是御前都忘了,哭着喊,“传太医,传太医。”
喊完,才警觉,背后还有帝王。
那小内侍战战兢兢回头,砰砰的磕头,“陛下救救我师父,我师父这一辈子,只活了一个陛下,昨儿他去定州传话,临走之前交待奴才。若是这里有个三长两短,让奴才们豁出一条命保陛下平安。
师父在京都有一处宅子,临走之前把钥匙给了奴才们,就怕有个万一,奴才们好带陛下过去。”
小内侍哭的说话,含糊不清。
把皇上一颗心说的又酸又软又涩又疼。
他的这么多年,何尝不是内侍总管一路陪过来的。
内侍总管已经被小内侍带着去了里屋。
皇上坐在这里,看着祁阑,祁阑脸上风尘仆仆,脖颈处一向系的板板正正的衣领散乱着,衣摆处甚至还带着泥水,没干透,没冻实,滴滴答答往下滴落泥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