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他不可能心动(71)
长喜不开口,那将来这件事在被抖出来,就能说是祁阑迫于莫太妃的压力不敢追究,只能拿到四皇子的亲笔保证书就算是不了了之。
所有人都知道祁阑怕莫太妃。
不会有人怀疑的。
长喜得令,领命而去。
祁阑回了太子府便直接去了姜意那边。
他过去的时候,福宝正在院子里吩咐人准备晚膳。
“姜侧妃呢?”祁阑问。
福宝行礼问安,“侧妃娘娘刚刚睡醒,说晚上小吃小羊排,殿下在这边用膳吗?”
祁阑嗯了一声,“去传崔世清。”
姜意刚刚换过药。
肩伤未好,又添脖子伤,脸上被甩巴掌的印子还未消散,整个一伤痕累累,瞧上去可怜的不行。
祁阑在椅子上坐了,瞥了她一眼,“为什么要假死?”
一天的喧嚣过去,夜幕降临,人也冷静下来。
姜意摸了摸脖子上的伤,朝祁阑笑道:“殿下说呢?当然是因为在这里活不下去,所以才想离开,又不能真死。”
祁阑搓着指腹,“因为莫太妃吗?她不敢要你的命。”
姜意忽然一笑,“原来在殿下眼里,不要命便是万事大吉啊,那对不住,在我眼里,挨打也很煎熬。”
祁阑皱眉,忽然不知道该接什么。
他这么多年的人生经验,只有两个字:活着。
或者换两个字:熬着。
可姜意的行事风格,明显和他不同。
看着姜意,祁阑沉默了须臾,道:“你在靖安伯府的时候...也这般反抗?”
这话很明显。
若是这样反抗,你为什么还被骗的那么惨。
姜意坦然道:“以前我相信亲情,但事实告诉我,不管什么情,不委屈才是真情。”
“不委屈?”祁阑吸了口气,换了个坐姿,“可有时候,委屈了,才能活着,不委屈,恣意了,却只能死,你怎么选?”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和姜意谈这个。
但就是很想听听姜意的意见。
姜意隐约猜得到祁阑的心。
他堂堂太子,过得不如意,不随心,甚至憋屈。
略作斟酌,姜意笑道:“我和殿下不同,做大事者不拘小节,而我不是做大事的。”
“孤想听真话。”祁阑嗓音略哑。
姜意和祁阑对视片刻,肩头略微垮了一下,抿唇,笑了笑,她一条九漏鱼,有朝一日,也能指点太子爷吗?
这种感觉还真新鲜。
不过姜意不是做作的人。
让说据说。
“在妾看来,殿下是正儿八经的太子爷,不管什么原因,您是太子爷就是太子爷,没必要委屈。若是因为某件事受到威胁受到钳制。
那殿下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这件威胁到您的事情,真的就那么严重吗?
如果您挑衅了这个威胁,后果真的比死都严重吗?会让您失去太子之位吗?会让您的亲人丧命吗?”
亲人,应该就是静妃吧。
姜意心想。
“静妃的心结,妾之前说过,妾未必有把握让她全部打开。但必能有所进展,但是殿下似乎不太信任妾,所以一直没有带妾去见静妃娘娘。
可莫太妃对妾的敌意很明显,妾不想毫无反击之力的硬生生的熬着这份敌意。
这次妾以死相逼,活着从宫里出来了。
下次呢?
下下次呢?纵然不要命,但是可能生不如死。”
姜意的思路有点乱,想到什么说什么,没有那么强的逻辑性。
但是祁阑听明白了。不要一味忍让。
他从小到大,这么多年,熬了这么多年,他所有的亲信都和他说,忍一忍,等到势力再强大些,忍一忍,等到羽翼再丰满些。
他忍了,九儿不在了。
他忍了,静妃的情况一年比一年差,今年她甚至不愿意走出风波庄。
姜意是唯一一个和他说:不要忍,毕竟,不忍也许也不会更差!
不忍,是不是真的不会更差?
“你真的喜欢孤吗?”祁阑忽然问。
姜意一愣。好家伙。这话题突变的。
“殿下觉得呢?”姜意不答反问。
“你不喜欢孤,孤只是你逃离靖安伯府的一个跳板,是吗?”
姜意心道:我只是穿了个越。
不过祁阑给她找的这个解释还算完美,姜意也就顺水推舟,“但我现在,和殿下同舟共济。”
正说话,外面传来通传的声音,“殿下,崔世清来了。”
第64章 旧缘
姜意顿时一脸意外的震惊。
祁阑笑了一下,“让他进来。”
崔世清正在家里盘账,猛地得到通传,吓了一大跳,以为姜意这边出事了,一路而来,急的冷汗浸透衣衫。
此时进门,眼见姜意好端端的坐在那里,屋里气氛也算平和,顿时大松一口气,满脸写着:吓死老子了。
祁阑莫名其妙就福至心灵的看懂了他那脸色。
没忍住,笑了一下,但心头又升起羡慕。
羡慕姜意。
有人真心实意的,如同长辈一般的关心她,在乎她。
祁阑以前算是一个冷心冷肺的,没什么感情起伏,现在不知怎么,竟然心头泛起丝丝缕缕的酸意。
自嘲一笑,祁阑朝崔世清道:“崔管事不必紧张,孤叫你来,是有件事情需要核实一下,坐吧,随意些。”
半斤捧茶,十分有心眼的站在了崔世清身后。
祁阑看了她一眼,倒也没赶她。
反正都是姜意跟前的人。
祁阑挑挑拣拣,将莫太妃今儿提起的有关徐青禾与箫家的关系和崔世清与姜意说了。